
預算績效管理是我國財政支出管理改革實踐中的一次重大創新,是財政支出管理精細化、科學化的重要體現。近年來,西湖區財政部門和預算單位按照上級財政部門的統一部署,積極探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西湖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實踐
(一)績效評價工作日臻成熟西湖區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起端于2007 年的績效評價工作,即從它的第三環節,也是事后監督環節起步。每年自主選擇1~2 個重點評價項目,如社區衛生服務專項、殘疾人保障經費專項、公益性服務崗位補貼專項、城鄉一體化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項等,這些項目密切關注民生資金,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1.不斷完善評價指標體系。績效評價指標是考核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衡量工具,是做好績效評價工作的基礎。在設計評價指標時注重個性指標的細化量化,使其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例如在城鄉一體化養老項目中,居家養老照料中心部分主要側重考察建設標準、服務功能、功能發揮、入住率和工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指標。2.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主動與公安局協調,調取人口登記信息與財政補助資金發放對象信息進行比對,及時糾正財政支出中的違法、違規支付。例如,在城鄉一體化養老項目評價中,抽取兩個街道的高齡津貼數據進行比對,發現有21 位老人發放情況不符合規定,要求街道限期收回,并加強高齡津貼的審核、發放工作。3.側重群眾滿意度問卷調查。充分考慮受益群體的現實感受,保證項目實施效果的真實體現。例如,在城鄉一體化養老項目評價中,取得有效調查問卷285份,其中基層老齡干部55 份,受益老人230份。對于滿意度低的項目,要求項目單位查找原因,并考慮取消項目或減少資金投入。4援建立“政策問題”建議機制。績效評價功能之一是考察項目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可行性,通過檢查、座談、數據分析、調查問卷等調研手段,揭示政策缺陷,進而改進預算管理,完善政策制度。5援積極推動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應用。評價工作結束后,重視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應用,要求評價項目所在單位規范資金的使用與核算,健全項目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并對一些大型民生項目,如城鄉一體化養老項目,將評價報告上報區四套班子主要領導,在11 個鎮街進行通報,收到較好的效果。
(二)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運行跟蹤監控開始試點2014年西湖區啟動了績效目標管理和績效運行跟蹤監控管理的試點工作,標志著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又邁出了一大步,預算績效管理環節向事前、事中延伸。根據穩步推進、做精做細、積累經驗的原則,選擇績效目標管理試點的主要是民生類項目,包含西湖龍井茶產業發展、垃圾分類、就業再就業、食品藥品監督、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等14 個民生項目。績效目標申報包含:總體目標描述,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或公共服務的數量、質量、時間進度,預期實現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可持續發展影響、服務對象或受益者滿意度等。項目預算績效目標不僅要求項目產出結果細化量化,還強調產出結果與投入資金的匹配,拿多少錢就要干多少事。對于申請的預算資金也要求寫明有關測算依據,無依據不予安排預算。績效目標的設定為細化預算、科學預算、剛性預算提供了有利條件,是財政管理精細化、科學化的重要實現途徑。2014 年年中開始,對照年初下達的預算績效目標,就部分預算績效目標管理項目進行重點績效運行跟蹤監控,從結果來看,部門能夠按照時間進度提供預期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預算執行情況良好。
(三)科技扶持經費三年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2014 年對科技扶持經費實行為期三年(2014~2016 年)的預算績效全過程管理。對指定的科技項目設定績效目標指標,如預計實現收入、增加稅收、解決就業、新增知識產權、企業存活率等,各受扶持企業于每年度終了上報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財政部門組織中介機構進行審核和重點抽查。三年計劃完成后,由財政部門組織中介機構進行整體績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相應調整專項資金規模,對績效顯著項目加大扶持力度,對績效不明顯項目調整資金安排。
二、西湖區預算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1援預算績效目標設定與預算編制同步實行尚未實現目前西湖區績效目標的編制沒有與預算編制同步實行,沒有達到與預算編制的有機融合。這既容易造成項目預算編制缺乏科學依據和績效目標設定“走過場”,也不符合財政部《關于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指導意見》的要求。
2援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職責分工尚不科學目前西湖區開展的績效目標管理試點的做法是績效管理部門不僅負責預算執行的監控、項目績效的評價和結果反饋工作,還包括績效目標的審批,這不僅不符合財政部門內部控制的要求,也不利于預算編制部門高效編制項目預算,同樣容易造成績效目標設定“走過場”和績效目標評價工作的“走過場”。
3援績效評價結果應用不充分首先,績效評價報告最后形成往往在每年年末,而此時部門項目預算編制已經完成,績效評價報告的意見建議對來年的預算編制影響甚微。其次,評價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反饋單位,并報區領導及各相關單位,但是對于問題的整改缺乏后續的監督和回訪,評價結果應用的剛性尚顯不足。
三、推進西湖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建議
(一)宣傳改革,樹立理念。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是財政管理精細化、科學化的主要表現和實現途徑,同時也是預算單位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提升為民辦實事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新《預算法》提出的必須要求。但是,現階段西湖區各級領導、財會人員及財政業務科室,對預算績效管理的概念還不夠了解、不夠熟悉,認識更待提高。為此,要加強宣傳和培訓,樹立政府績效管理理念,做到上下步調一致、部門密切配合,使其與預算單位自身管理的要求結合起來。
(二)審時度勢,推進改革。隨著八項規定等制度的執行,部門工作經費大幅消減,項目更加純粹明確,編報績效目標的工作量相應減輕,是適時擴大預算績效管理的良好時機。財政部門應廣泛征求各業務主管部門意見,設定改革目標和時間進度表,穩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三)健全制度,規范流程。隨著財政支出管理改革的推進,要不斷完善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跟蹤監控和結果反饋應用等各個環節的制度建設,全過程規范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流程,全方位體現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內在要求,將預算績效管理有機嵌入到預算編制、執行、監督各個環節,從制度上保障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理順分工,注重協調。在外部,預算單位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主體,財政部門是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主體,預算單位和財政部門應密切配合。在內部,財政部門要進一步理順關系,明確職責分工和建立協調機制。績效目標的審批應與預算編制同步進行,由財政資金分配部門負責,這將有利于預算編制的精細化和科學化程度的提高。績效評價部門是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并負責對預算執行的跟蹤監控、預算完成的評價及評價結果的反饋。(五)強化反饋與應用,切實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效率。注重評價結果的反饋與應用是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關鍵性的一步,換而言之,這一步不到位,無異于前功盡棄。為此,應建立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整改制度、預算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相結合制度、預算績效評價結果與項目績效目標申報相結合制度、預算績效報告與績效評價結果公開制度和預算績效獎勵與責任追究制。做到結果有反饋、結果有應用;結果有約束、結果有激勵,從而真正實現有限的社會資源的效用最大化。作者單位院杭州市西湖區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