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鎮政府是上接國家,下連鄉村的紐帶與橋梁,它的地位沒有其它機關能夠替代。鄉鎮財政管理體現了鄉鎮政府在其職能方面的轉變,一方面體現了鄉鎮政府當局對社會整體的管理從強制性到人性化的轉變,另一方面體現了鄉鎮政府當局對經濟發展的管理逐漸實現和諧化。鄉鎮財政收入、支出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鄉鎮經濟的發展狀況,決定著鄉鎮政局的穩定性,決定著鄉鎮乃至整個社會的提高性。
1鄉鎮財政收支運行現狀
鄉鎮財政是我國最基層的財政。鄉鎮財政主要承擔著收、支、監、管等方面的職責。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鄉鎮經濟也獲得了持續的、快速的發展。鄉鎮的財力也越來越大。但我國鄉鎮財政在收支運行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
2鄉鎮財政收支運行存在的問題
2.1鄉鎮財政在收入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主要依靠廣大農民的收入是我國鄉鎮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這種現象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存在。然而隨著我國農村的稅費制度的改革的不斷進行,這種鄉鎮財政的收入來源被阻斷了。雖然有著很多原因導致鄉鎮的財政收入的困難,但這其中的主要原因為稅費數量上的不足以及稅源形式上的單一。國家雖然對稅費不斷進行改革,但從體制上還有政策上都對廣大農民收取費用的數量以及種類。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是在鄉鎮財政事權上的保持,但這使得鄉鎮的財政陷入到嚴重的財權危機之中。不斷的財權危機導致了鄉鎮的負債越來越嚴重。除此之外,制約著鄉鎮財政的重要因素還包括沒有可靠穩定的稅源,整個財政體制上劃了收入多的稅種以及一些相對比較容易征收的稅種,剩下的征稅難度很大,并且數額也相對較低,鄉鎮的財政很難做到依靠這些稅種得到足夠的支持。所以,鄉鎮財政政府只有尋找穩定可靠的稅源才能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長。
2.2鄉鎮財政在支出方面面臨的問題
不僅在收入方面鄉鎮財政面臨著較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支出方面同樣面臨著很多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鄉鎮的采購工作首當其沖,這要從推行鄉鎮政府采購的最初目的談起,之所以最初推出鄉鎮政府采購,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節約鄉鎮的財政資金,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鄉鎮的資金的使用效率。可見這項措施的推出起初目標是好的,但是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與當初的目標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主要存在的問題有:采購過程透明度低,采購計劃編制混亂,采購過程很不合理。由于缺乏必要的外部監管,使的形象工程以及公款吃喝現象屢見不鮮。這種事情的發生嚴重損壞了領導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同時也使鄉鎮財政蒙受了很大的損失。造成鄉鎮財政收支的不平衡。
3鄉鎮財政收支運行對策及建議
3.1對鄉鎮政府的自利動機進行嚴格的約束
從制度經濟學角度講,鄉鎮政府的地方自利動機又叫做機會主義動機。而要克服機會主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制度的創新和完善。鄉鎮政府距離中央政府較遠,所以中央的控制力較弱,而要減少鄉鎮的地方自利行為就要加強鄉鎮人大的監督作用。一旦鄉鎮政府出現問題,鄉鎮的人大應該果斷提出異議,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對鄉鎮財政的不正確政策予以糾正。
3.2鄉鎮財政預算要科學,形成上下聯動效應
收支預算工作是鄉鎮財政收支運行的重中之重,因此,鄉鎮財政的領導要親自抓,落實領導責任制,確保預算工作編制的真實可靠性。同時,要嚴格控制預算與決算數的比例,防止決算超預算嚴重現象的發生。領導要到第一線進行調查,針對個人或者單位的預算收入權重,預測其給財政帶來收入的多少。
3.3鄉鎮財政應該強化支出管理
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財務規章的要求,建立健全鄉鎮財政財務管理制度,根據預算支出指標統籌安排、節約使用各項資金,控制監督鄉鎮經費預算收支,嚴格執行鄉鎮財政的內部經費審批程序和審報制度,嚴格控制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不得超范圍、超標準開支。加強鄉鎮干部各項考核獎懲管理!獎金津貼發放必須有依據、標準、額度,從嚴控制。
3.4加大對高級技術人員的招收力度,提高整體人員素質
21世紀人才最重要。我國一貫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國策,加強鄉鎮財務工作者的人才隊伍建設符合我國用科學武裝財政管理工作的理念。鄉鎮的財政所要改變落后的辦公條件,增加對相關配套設施的投入力度,在傳統的會計核算基礎上努力做到網絡化、信息化。為了提高核算的質量,可以引進無紙化的會計核算方法。
除此之外,鄉鎮財政應該積極引進更多的專業技術人員,切實做好人才的儲備工作,定期舉辦一些講座、經驗交流活動以促進專業人員的學習,提升專業人員的技能。同時,工作人員自身也要不斷學習,努力進取,提高自身的各方面素質。
4結束語
本文介紹了鄉鎮財政的收支運行現狀,在收入方面和支出方面介紹了我國鄉鎮財政面臨的主要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以上問題的建議和對策,例如對鄉鎮政府的自利動機進行嚴格的約束;鄉鎮財政預算要科學,形成上下聯動效應;強化支出管理;加大對高級技術人員的招收力度,提高整體人員素質。
參考文獻:
[1]馬戎,劉世定,邱澤奇.中國鄉鎮組織變遷研究.華夏出版社,2000年.
[2]宋洪遠等.中國鄉村財政與公共管理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3]國務院農村稅費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農村稅費改革手冊.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4]浙江省財政廳課題組.浙江省鄉鎮財政赤字問題研究.財經論從,2000(3).
[5]盧洪有,張軍.中國公共品供給制度變遷與制度創新.財政研究,2003.
[6]吳仲斌.從農村公共商品供給機制看減輕農民負擔.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2.[7]吳士健,薛興利.試論農村公共品供給體制的改革與完善.農業經濟問題,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