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高新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杜榮華
資本市場下的企業財務價值觀,表現形式是對資本的追逐,獲取價值最大化。資本是運動中的財富,是能不斷增長財富的財富,資本有一定的表現形式,如資金、資產、貨幣、房屋、設備、土地、知識產權、商標等等,但其本質又不是物,應該是體現在物上的生產關系;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是能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是財富中最具生命活力的靈魂,能讓財富不斷升華、擴大和提升。資本趨利性,意味著資本的擁有者,會盡可能地去實現資本價值的最大化。
資本市場下的企業財務價值觀,本質上是信息披露的質量問題。中國社會經濟總體的急功近利慣性,也缺失逐利中的“道義”,在功利性價值觀驅使下不少公司重操縱性的近期業績,不顧及可持續的利潤增長。這也是一些公司變臉或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長期以來,在IPO和再融資、并購的監管財務指標要求下,上市和融資成為稀缺性的機會,不少企業通過改制重整“優化”企業財務結構,一些企業采取種種有意無意的成本、資產和資源操縱和財務報表粉飾。這已成為長期困惑資本市場的習慣性難題。
從理論上講,公司財務的真實性是一種理想。公司財務的真實只是相對的,求真不易,這不僅是信息披露規則實施的問題,不僅是一種強制性披露的誠信道德問題,而且是公司當事人的人性修養問題,也是公司結構性專業性問題。虛假不僅是一個簡單的是與否、偽與善的問題,道德層面的真實可以通過懲罰公司、中介機構的公德和法律體系建設得以控制。公司結構性的真實,卻需要合理的改制和調整結構來完成,如公司股權關系和控制人體系的規范,業務和資產的獨立完整,人員機構財務的分開,這種規范改制的規則應得到社會的共識。否則,公司結構的上梁不正,必須導致財務反映的下梁歪。公司對于財務會計反映原則和政策的運用,對于報表的編制,公司盈余管理和財務控制性技術技巧的運用,反映公司人格的穩健性和審慎風格。在功利性價值的驅使下,公司操縱業績有時打著貌似真實的外衣,利用為滿足監管財務指標標準而進行的讓人不易看透的各種關聯交易和“關系交易”,利用潛在的利益輸送,這些財務手法與鋌而走險的道德風險相結合,必然造成公司價值的巨大危機。
用積極的財務價值觀影響和推動企業和社會的發展。作為會計領軍人才,我們是企業中能最近距離接觸資本市場的管理者,我們不僅要成為公司股東財富的創造者,而且還要成為企業財務價值觀的倡導者,在為社會創造物資財富的同時,在當今整個中國經濟社會轉型過程中充斥著的各種不良道德和商業倫理面前,我們會計領軍人才更需要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遵守職業道德,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企業倫理,履行好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用積極的財務價值觀影響和推動企業和社會的發展。
一是要形成尊重價值、涵養價值、鼓勵價值創造的市場環境,形成科學理性的價值觀導向,杜絕竭澤而漁的急功近利的反價值行為,倡導促進價值保持和涵養的資本運作觀。
二是注重公司文化的建設,倡導形成超越資本市場功利型價值和單純的短期逐利的迷霧,注重公司長期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型發展。公司應當不斷致力于為公司股東、員工和利益相關者創造持久的文化魅力,形成公司綜合影響力,公司的功利目標應當寓于其中。為此,需要改變長期以來注重即期功利和是非判斷的監管形式。
三是構建由價值觀指導的公司戰略和治理模式,強化公司的戰略導向和文化導向,形成合格的公司公民理念及合格的股東、董事高管和員工隊伍,形成一個對投資者負責的公司運營體,形成著眼公司穩定和諧長期持續發展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公司的利益相關者關系,保障公司財務的真實性、長期可依賴性和道德文化屬性。公司保持更高程度的透明度,不斷提升信息披露質量和規范合規運營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