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前言
為深入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完善公共財政管理機制,使預算單位財政授權支付業務規范化,使公務支出透明化。當下,公務卡制度改革從執行狀況來看,進度怠慢,在貫徹該制度的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完善公務卡制度改革。
二、公務卡結算制度存在的漏洞
(一)公務卡使用率偏低
1.改變消費觀念。大部分單位習慣直接和購銷貨單位現金交易或短期賒賬后再進行統一結賬;大多數單位沒有充分認識公務卡的特點,不夠重視對公務卡的使用,不積極使用公務卡結算方式;大多數單位只為中層干部和少數職工辦卡,有些人辦了卡卻不開通,有些人開通了但不使用,造成大量的公務卡處在休眠狀態。
2.個人信用記錄對使用公務卡的影響。如果持卡人過去曾經發生過信用上的不良行為,則無法辦理使用公務卡。公務卡有一定的免息期期限,若超過了免息期還沒有及時還款,那么持卡人就要承擔由此產生的利息費,并且,個人的信用評分也會收到影響[1]。
3.無法保障持卡人的信用。在公務消費方面和個人消費均可以使用公務卡,所以,當持卡人在個人消費以后,如果沒有按照規定還款期限內還款,那么預算單位有義務配合代理銀行對持卡人進行追償。倘若持卡人因為工作調動、或者離職等原因離開了本單位,但并沒有及時將這一情況告知代理銀行,從而致使代理銀行未能及時地更改持卡人的相關信息,這類持卡人如果在消費時透支公務卡后沒有及時還款,那么,該持卡人的單位就要承擔一部分連帶責任,同時還會對該單位在銀行方面的聲譽產生負面影響,這個原因導致單位在推進使用公務卡時瞻前顧后,便影響推進使用公務卡的進程。
(二)公務卡的受理環境遭限制
1.公務卡消費環境不成熟。有些供銷政府采購方式確定的材料、辦公用品和服務的商家沒有安裝POS機刷卡設備,這時,公務卡就無法派上用場。大多數小商場和偏遠地區也沒有安裝刷卡機設備,此外,有些商家認為刷卡要交手續費不劃算,為了減小成本就盡量避開使用公務卡、提高價錢把手續費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增加購買者的成本,回避使用公務卡,這極大拖延了推進公務卡的進程。另外,公務卡的后續服務跟不上,比如,銀行對公務卡的新辦、查詢、注銷等業務沒有專門設置相關的受理窗口,致使出現問題時不能及時解決。
2.公務卡制度對反腐影響不大。持卡消費在一定程度上使公務支出透明化,使過去發生的湊票報銷等違規行為有所收斂,卻未完全扼制公務消費時有意多刷卡、開假發票而受益的行為。由此可見,單憑公務卡無法從源頭扼制腐敗行為,需完善對公務卡持有人和商家的監管檢查制度,促進公務卡制度的實施。
(三)公務卡結算管理辦法落后
大部分預算單位還尚未對公務卡的使用做出統一的規定,實施方案還不具體不完善,利用公務卡報銷的流程也不完整,責任尚不清晰,對于出現問題由誰負責的規定尚不明確。比如說,如果財務部門發生了延遲支付的情形,那么由此造成的利息費到底由誰來支付?這一問題并沒有明確的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公務卡的推廣。公務卡結算雖然有要求事業單位建立完整的有關管理、審核、報銷等內容的內控制度,但是許多預算單位沒有重視公務卡結算內控制度,或者是因為種種原因而將此事擱置一邊,所以,目前沒有制定出完善的、合理的制度。并且國內有關于公務卡的相關法律制度也不夠完善,所以對公務卡的各項管理力度和約束力較小。
(四)公務卡實時監控不力
可以將現有的財政預算看作是一種軟約束,預算一旦被批準下來,就不監督和約束預算的執行過程,對于預算的審查大多數只是停留于表面工作,導致許多單位會隨意開支財政劃撥的經費。雖然采用公務卡方式進行消費使得公務消費的透明度得到了提高,開發票等腐敗現象有所減少,卻無法從根本上消除“吃回扣”的腐敗行為。信用卡畢竟是由人控制的,很難避免一些利欲熏心的人個人消費之后卻卻由“單位買單”的現象。所以,建立配套的監督機制是形勢所需。
三、健全公務卡結算制度的對策
(一)強化公務卡的管理,培養用卡意識,擴大使用范圍
預算單位可以通過舉辦講座、發放宣傳單等方式,向職工進行理論滲透,使其加深對公務卡的了解,使職工認識公務卡的好處,改變員工的消費觀念,激發使用公務卡的積極性。另外,財務部門的財會人員在平時的審核報銷工作中不僅要審核報銷人員的單據,還應核實每筆消費的刷卡日期,再準確地給予辦理轉賬,保證在還款期限之前可以到賬,使持卡人的利益得到保護。
(二)改善公務卡消費環境
1.增多POS機的布設。公務卡結算的范圍波及到城市和鄉鎮的各個地方,具體行業領域涉及到交通、餐飲、零售和酒店等。但是,目前這些領域的環境無法滿足刷卡條件,這對公務卡的推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所以,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地和銀行協商,擴大POS機的安裝范圍。金融機構和財政部門則可以通過稅收優惠、手續費減免等方式來激發商家刷卡交易的積極性,促使其接受安裝POS機。財政部門強調公務卡代理銀行在公共消費領域多安設POS機[2]。
2.完善電子支付系統。在加快推進公務卡制度改革的時期,銀聯應緊密配合,強化相關信息系統建設,做好維護公務卡專用BIN號碼段工作,當代理銀行成功申請號碼段時,要及時告知全國各收單機構,保證公務卡刷卡消費暢通,保證預算單位能夠準時、精準地使用公務消費信息。
3.加強監督公務卡支付。為防患于未然,防止出現新的財務管理漏洞,應加大預算單位執行預算編制制度、預算審查、監督制度的力度,認真記錄所有項目的具體開支,使公務財政支出預算透明化。利用審計、稅務檢查的手段加強對定點刷卡商戶的監督,防止商家與刷卡人串通多報,從根源上嚴厲扼制公務消費鋪張浪費的行為。
(三)使公務卡結算業務流程規范化
完善的機制保障和有效的內部管理制度對監督和控制公務消費具有重要的意義。要建立合理的、約束力強的配套制度,利用制度代理銀行的業務服務行為,約束和糾正違紀違章行為。另外,預算單位應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對公務卡結算制度改革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定期檢查,并制定預算單位現金庫存審核制度,嚴格控制預算范圍。
(四)促進公務卡結算與國庫管理信息系統的銜接
1.健全公務卡機制。將公務卡納入國庫單一賬戶體制進行管理,公務卡結算賬戶設置在預算單位零余額賬戶下,并且與其直接進行資金清算。
2.改進支付功能。公務卡代理銀行要積極配合預算單位,增強公務卡使用功能,有效傳遞對賬、消費、還款信息,把督促與結算工作做到位。
(五)完善內部財務制度,實施財政動態監控
1.加強預算單位財務管理。預算單位要完善與公務卡有關的內部報銷財務管理制度,規范報銷操作程序,要制定備用金審核登記制度,對于超范圍、超額度的現金提取須填制現金支付情況說明書并上報財政部門審批。
2.加強監管。對財政預算收支和國庫集中支付的進展情況進行有效溝通,建立有序的應急處理制度,跟蹤監督預算單位公務卡結算制度改革的執行狀況,進行定期檢查和日常管理。預算單位要協助代理銀行追償惡意透支卻不準時還款的持卡人。
3.設立財政動態監控查詢系統。將公務卡公務消費的時間、地點、消費金額、商戶名稱等信息納入監控系統,加密網絡傳遞信息文件。財政局和銀聯進行網絡連接,增強查詢和確認公務卡消費信息功能,實時監控公務支出刷卡交易和還款信息中的不合理現象,第一時間反饋到預算單位。
總之,執行公務卡制度是中國財政預算制度的重大突破,而公務卡制度還存在一些漏洞,還不能起到徹底杜絕遏制腐敗行為的作用。所以,健全完善公務卡制度的任務任重而道遠,要不斷健全規章制度,強化監督公務卡的力度。
參考文獻
[1]陳文娟.推行公務卡結算制度的思考[J].現代經濟信息.2012,09(22):36-37.
[2]許彩玲.淺談推行公務卡對國庫集中支付制度的改進[J].西部財會.2011,12(05):45-46.
作者:林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