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農村信用社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各項管理機制的健全,農村信用社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和規范,會計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會計人員結構有了較大改善。但隨著改革的深入,各項業務的發展,內控制度執行上出現一定偏差,導致農村信用社會計控制系統出現不嚴密這一實際。這迫切需要推行會計主管委派制,以解決業務發展和內控制度執行間的矛盾。針對這一問題,近日,筆者就某縣信用社會計主管委派制實施的必要性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了調研。
一、 會計主管委派制實施的必要性
一是適應內控體系建設的需要。為加強農村信用社的內控體系建設,完善各項內控制度,各級管理部門結合信用社實際提出了“十一條、四十二個控制點”的要求,將內控重點進行細化,進一步明確,這需要強有力的執行者和實施者。但在工作中,往往出現重業務發展輕內控建設的情況,在重點監控點會計主管監督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如該縣某信用社前幾年出現重要空白憑證管理不到位的現象,重要空白憑證由主任領出后長期不交回,會計主管存在主任領重要憑證是發展業務的思想,長期不監督過問,致使出現假存單現象。因此,推行會計主管委派制有利于解決這些問題。委派的會計主管不受所在信用社左右,從而消除了依附關系,排除了各種干擾,能依據農村信用社財務會計各項管理制度依法依規開展工作,對違反內控制度的人和事進行抵制,并向聯社直接負責,從而能有效堵塞會計漏洞,規范經營行為,避免或減少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
二是適應農村信用社會計責、權、利相結合的需要。農村信用社內控制度完善的標志之一是達到責、權、利相結合,但目前的體制很難達到這一點。其一現行信用社的會計主管雖由聯社聘任,但參加信用社評比考核,切身利益都是信用社說了算,在這種情況下,部分會計主管可能迫于某些領導的權威,違背財務會計制度,對一些違規違紀和違法行為不能或不敢有效抵制,如,該縣某信用社會計主管在主任的強制指派下,違規將資金存入其他商業銀行,不能堅決抵制,直致被查處處理。其二該縣信用社目前實行的考核制度是會計主管隨所在信用社考核,效益工資隨所在信用社發放,這使一部分會計主管為了自身利益,違背內控制度取得好的考核成績。因此,推行會計主管委派制有利于實現信用社會計管理責、權、利結合的要求,使會計主管明確責任,敢于抵制違規現象,促進信用社健康發展。
三是提高農村信用社經營效益的需要。當前農村信用社在支持農村經濟發展中正日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然而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中,農村信用社自身經營中的一些問題也正日益暴露出來,最為突出的是個別信用社不良貸款占比較大,導致收入萎縮。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會計監督信貸管理方面的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導致“三查”制度流于形式,會計監督職能作為信貸資產管理內控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得不到真正意義上執行,導致監控管理失控,結果貸款審查失實、評估失真,決策失誤,最終造成資產損失;二是財務管理不力,費用支出增加。這些情況的出現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信用社的會計主管為了本社的利益或迫于本社主任的壓力沒有履行監督職責所造成的。若推行會計主管委派制度后,會計主管從借款憑證要素到貸款審批程序等都認真進行審核,發現不符合信貸管理制度要求的,能及時予以糾正或制止,有效遏制違規貸款的發生,以提高信貸資產質量。在費用管理上,委派的會計主管能夠依法依規對所在信用社的會計行為進行監督,規范費用開支,從嚴治社,堵住不合理的財務開支,促進增收節支,以實現良好的經營效益。
二、推行會計主管委派制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
一是解決委派會計主管受同級領導制約的問題。會計監督是否有效,關鍵在于會計監督的獨立性,如果缺乏這種獨立性,則會計監督就會形同虛設。因此,推行會計主管委派制首要就是解決好會計主管受同級領導制約的矛盾。當前可選擇的有效途徑之一就是將委派的會計主管上收一級管理,實行垂直領導,解除同級信用社的依附關系,代表上一級聯社履行工作職責。這種管理模式能夠排除干擾,消除會計主管顧慮,依法、依規行使監督權,抵制一些違法、違紀事件的發生。
二是要解決好委派會計主管的管理考核問題。首先要實行工作目標責任制。受委派的會計主管與聯社簽訂工作目標責任書,結合該縣信用社實施的等級營業室創建活動,由會計部門負責檢查落實。其次要實行會計主管責任追究制。如果會計主管失職,要追究其責任,若該上報而未上報,隱瞞真實情況和歪曲情況者,要從嚴懲處。第三,要建立委派會計主管考評制。縣聯社要根據委派會計主管的工作實績、職工評議和領導評定以及歷次的檢查,對其進行年終考核,對嚴格把關,認真執行財務會計制度,勇于抵制和糾正違背財務會計制度行為的,要給予一定的獎勵。對工作不稱職的,要及時更換。第四,聯社要加強對會計主管業務培訓和思想教育。當前,隨著信用社業務的不斷發展,新業務種類的增多,需要會計主管及時了解和熟悉新業務知識和會計監督知識,因此,聯社應經常組織會計主管的培訓和業務技能考核,并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以不斷增強會計主管的綜合素質。
三是要解決好監督和服務相互促進的問題。會計主管行使職權的最終目的是加強內控建設,搞好經營管理,提高經營效益,因此受委派的會計主管要在加強會計監督的同時,按照規范發展的要求,努力做好所在信用社內部核算、預測、控制經營風險,參與重大經營決策,為信用社實現良好經濟效益服務。
四是要解決好委派會計主管的工資、福利等利益問題。要使委派會計主管能盡心盡責地為委派信用社工作,必須使委派會計主管利益與受派單位脫鉤。按照責、權、利統一和權力相互制約的原則,其工資、福利等由聯社統一管理、統一考核、統一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