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什么是全面預算
《醫院財務制度》第八條指出:預算是指醫院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目標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醫院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醫院的預算主要是根據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它是為醫院的發展戰略目標服務的。
不管是醫院預算還是企業預算,它均是一種未來規劃,即通過對單位各部門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來實現醫院或企業的戰略目標。
二、預算編制過程
1. 明白了醫院全面預算是醫院的發展規劃,預算目標值、參考值就要細化,如果不能細化,就無法控制,因為過程不完美,結果是很難完美的。支持全面預算的一大體系即ERP系統,該系統中的每個人都主動執行作業,通過完成自己的小目標,最后實現醫院的大目標。
2. 成立醫院預算管理領導小組及明確管理職責,醫院預算管理領導體系分領導小組成員、預算管理機構、預算執行單位。醫院預算管理領導體系是以醫院主要負責人簽頭,全員參與,在全院范圍內宣講,形成全面預算氛圍,做好技術層面、人文方面的準備工作。
3. 預算編制的方式。預算編制啟動工作一般在當年10月份,首先召開院預算管理領導小組會議,分解指標,重點對收入、支出、現金流、工作量、工作效率、患者負擔、資產運營指標值進行細化,根據醫院前三年實際發生數,計算平均增幅,再考慮來年醫改醫保等相關政策影響來確定,預算編制數據分類、分工,由財務部門印制統一表格將過去三年實際發生數分發給各科室。
4. 預算上報方式。各科室按財務部門上述統一表格,具體情況分自上而下,即預算目標由上級領導作出,不需要下級的意見。如醫院第二年總業務收入預算,院領導為了醫院發展的需要,增加專科特色科室,引進特殊人才,擴建病房,決策拍板總收入情況,總預算目標確定后,通過預算管理領導小組的評審來約束院長的行為,使預算目標具有較強的可實現性,從而保證預算目標與階段性的預算相銜接;自下而上式,即預算目標由下級制定,領導對預算目標持審批權,充分調動每個部門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集思廣益,如科室門診、住院人次、手術人次量,每個醫生對第二年的上述工作量制定目標,科主任集中審批;上下結合式,即領導與下級員工共同制定預算目標,先自下而上、后自上而下,反復討論,綜合平衡后形成預算目標,如全院綜合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比,全院購置設備臺件數、總額,人員進修培訓人次、費用等。
三、預算編制審批及執行
預算審批是支付內容為預算內項目,支付金額為預算內額度。通常情況下,只要不超過額度,都可以支付,甚至對預算內支付項目,審核程序非常簡單,只要不超過預算指標的,則不需要特別關注支付內容是否真實。預算審批程序設計得越復雜,可操作性越差。
四、預算的調整
預算調整的原則是:不隨意調整原則、內部挖潛原則、積極調整原則。年度預算方案一經批準,就應保持較高的剛性,在非客觀情況下不得隨意調整預算。預算編制是一個復雜過程,綜合考慮了各種人的利益,隨便地調整預算,不但工作量大,而且會產生利益糾葛,不利于績效考核,更不利于醫院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但當外部環境或內部條件發生重大變化時,如國家醫改政策變動、部門或科室整合、外部不可抗力等事件,應主動提出預算調整申請,以保證預算方案符合客觀實際情況。
五、預算決算、分析和考核
每個月預算執行完畢后,要進行執行決算,進行分析、考核。其目的就是要強調過程控制,如果每個月的預算指標都能按時完成,全年的目標也就能順利完成了。如果實際執行結果與預算標準差異過大,則應重點予以調整,找出差距,并分析其發生的原因,對醫院未來管理提出改進意見。
預算考核是整個全面預算的最后一個環節,每季度預算與目標完成情況分析結果,應將之納入醫院績效獎懲機制,作為醫院內部考核的重要指標之一,將預算與每個科室每個崗位乃至每名員工的績效工資聯系起來,真正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全面預算管理。○
【作 者】
王亮葵(高級會計師)
【作者單位】
(湖北隨州市中心醫院 湖北隨州 441300 湖北醫藥學院附屬隨州醫院 湖北隨州 44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