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能源集團審計部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集團”)審計部緊緊圍繞“大能源”戰略、“十二五”發展規劃和現階段的中心工作,積極倡導以控制為主線、以治理為目標、以增值為導向的內審工作新模式,不斷拓展工作思路,加大審計力度并提升審計質量,助力審計轉型。通過兩年多的實踐和探索,集團系統內審工作已逐漸成為企業嚴肅財經紀律、把控風險和促進規范經營的一個重要手段,得到了集團領導和所屬企業的認同,為浙能特色企業發展之路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理念領先,“五個必審”引方向
浙能集團成立十余年來,所屬企業分布在全省各地乃至省外、境外,經營領域涉及電力、煤炭、天然氣、石油、可再生能源及與能源相關的服務領域。隨著企業資產規模不斷擴大,管理鏈條不斷變長、層級變多,浙能集團的管控面臨新的挑戰,內審工作發展也遇到了新的瓶頸。
“思路決定出路”。為進一步適應集團內外部環境變化和內審工作自身的發展要求,集團領導審時度勢,吸收國際先進審計理念,總結內審工作經驗,提出了“五個必審”的重要理念。即“離任必審、三年必審、集團重大決策決定的執行必審、發現問題苗頭的必審、上級有要求的必審”,并要求努力實現“陽光普照”的目標。據此,浙能集團在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
(一)完善內審組織機構和人員配備,提高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和權威性。2012年1月,集團對內審工作做出了新的規劃和調整,將審計部從原監察審計部中分立出來獨立開展內審工作,并逐步建立了集團統一管理、各級所屬企業有序聯動的審計工作體系。同時,從系統內抽調青年骨干充實力量,現審計部共有專職審計人員11人,其中中高級職稱9人,基本實現了機構設置、職責履行和人員配備“三到位”,為強化總部審計管控、整合系統內審計資源奠定了基礎。各板塊分公司、所屬企業也紛紛設立監察審計部門,配備專、兼職內審工作人員,逐步健全內審工作網絡。
(二)改進內審工作組織方式,確保審計工作效率。2012年初,審計部在學習借鑒外部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分析集團內審工作現狀,著眼未來發展趨勢,撰寫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內部審計工作意見的報告》,對審計計劃的編制、審計目標的確定、審計路徑的選擇、審計重點的把握等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并在審計工作實踐中予以嘗試。2013年初,為進一步統籌浙能集團內審工作,發揮集團審計部、板塊分公司和運營企業的協同作用,集團審計部首次制定并下發了《2013年度內審工作要點》,指導所屬企業結合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審計工作。經過兩年的努力和積累,目前已經形成較為有效的內審工作體系,即集團審計部主要開展集團公司直接管理的板塊分公司、發電企業和其他二級企業主要領導的經濟責任審計并延伸到下屬各級企業,根據需要開展專項審計調查和基建項目審計;板塊分公司根據集團指引,結合運營特點統籌業務部門力量開展務實有效的專項審計調查;運營企業針對主要業務、關鍵點和管理薄弱環節等實施業務檢查。
(三)領導重視,擴大審計工作影響力。隨著集團治理環境的復雜化,經營領域的不斷拓展,審計工作成為集團公司促進健全內部控制,加強風險管理,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管理手段之一。董事長非常重視內審工作,每年都親自參加紀檢監察審計工作會議并對審計人員提出要求,親自審定審計項目計劃,多次對審計工作做出指示、批示,使審計工作始終圍繞并服務于浙能集團中心工作。總經理多次親自召開會議,布置落實審計整改工作,確保審計發現的問題整改到位。此外,內審工作成果也越來越被企業管理層所重視,各項成果已運用于經營決策、業務活動和價值創造的整個過程,在查處違規、堵塞漏洞、服務管理、支持決策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例如集團審計部參與有關集團重大決策事項的分析,對臺州第二發電公司“上大壓小”新建項目替代關停容量費支付、北侖發電公司通流改造項目、香港興源投資公司對外投資等重大事項,提出相關意見和建議,為領導決策提供參考。
二、創新推動,內審工作新發展
浙能集團始終圍繞促進企業加強風險管理、規范經營和提升管理的根本目標,努力踐行“五個必審”要求,在審計覆蓋面、審計質量上下功夫,突出“精品審計”主題,帶動內審工作不斷向前發展。
(一)不斷拓寬審計覆蓋面。按照“五個必審”的總體要求,審計部近兩年安排并實施的審計項目30余項,覆蓋了科服、電力、油氣、煤炭、可再生能源5個板塊22家營運企業,并延伸審計到三級及以下企業,審計面約占浙能集團所屬企業的60%;重點關注新設單位、未經審計單位和管理層級低的單位;審計領域在經濟責任和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增加了專項審計調查、基建項目概算執行情況審計等,通過不同類型的審計項目的實施,逐漸使審計工作開始超越賬薄、深入業務,關注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逐步向管理審計轉變;審計重點基本涵蓋了集團決策及制度貫徹執行,對所屬企業的管控、重大并購、壞賬及投資損失情況、招投標及合同管理、固定資產及存貨管理、四項費用使用,各級人員執行國家財經紀律、有無侵犯國家集體利益和鋪張浪費等方面,努力覆蓋企業主要業務、關鍵點和管理薄弱環節等。
(二)努力提升審計質量。一是加強制度建設,按照浙能集團“強總部”建設方案的要求,借鑒新的審計理念、方法,新增、修訂7項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審計工作。二是抓好審計項目實施,進一步優化審前調查、審計實施、審計報告、審計整改等工作流程,做實審前有關案頭準備工作,抓好信息、資料的收集、分析和研究等;邀請相關業務部門對審計過程中發現的有關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提高審計報告的嚴謹、嚴密性;提高對審計發現與建議的歸納提煉能力,著力提升審計報告的深度和價值;三是突出“精品審計”主題,集中力量找好點、選準題、嚴要求、細審查、抓整改等,查深查透審計項目,并督促相關單位認真整改,實現閉環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2013年9月,集團審計部實施的集團系統參股企業經營情況專項調查項目得到了浙江省內部審計協會表彰。
(三)強化審計整改落實效果。在審計過程中,審計部通過現場教育、審計查實和審計意見或建議反饋給被審計單位,把審計問題梳理提供給相關職能部門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宣講,努力發揮審計“以點帶面”、“審計一個,促進一片”的效果,促進所屬企業規范經營。通過召開座談會、編寫案例等方式及時通報審計情況、公開審計成果,加強審計成果的轉化。2012年底會同監察部、建設管理部編寫建設項目審計案例24個,取得較好的警示教育效果。為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浙能集團及所屬企業針對審計提出的有關意見或建議,研究制定相關措施及管理辦法,并加強執行及監督,確保審計整改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三、真抓實干,內審工作有突破
進一步扎實推進審計項目實施,做深經濟責任審計、有針對性地實施專項審計調查、協同外部審計力量做好基建項目審計。
(一)全面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浙能集團審計部準確把握“離任必審”、“三年必審” 兩個時點,通過全面開展離任經濟責任審計,合理安排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實現對所屬企業的主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全方位審計監督。在審計過程中,按照《內部審計操作規程》規定的內容進行審計檢查,并努力嘗試將各類審計內容納入經濟責任審計的范疇。一是開展內部控制檢查,從基礎性工作入手,通過對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檢查,找準問題,分析緣由,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做出評價。二是加強經營風險排查,特別針對市場化程度較高、對外投資較多和有下屬管理單位的企業加強了壞賬風險、對外投資損失和對下屬單位管控風險的審計,幫助所屬企業提高風險防控水平。三是實行基礎管理工作抽查,對固定資產、物資、印章、會計基礎、合同及招投標管理等進行審計,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
(二)有的放矢開展專項審計調查。為保障浙能集團及所屬企業在參股企業的股東利益,集團審計部實施了集團系統參股企業經營狀況的專項調查,并提交專題報告。此后,集團相關部門研究出臺了《外派參股企業高級管理人員報告制度》,進一步規范了外派高管的履職行為,促進參股企業信息的暢通,更好地維護了集團利益。所屬天達環保公司針對其主要業務,實施粉煤灰銷售內控情況檢查,關注了影響管理風險和效率的主要環節,查找管理方面存在的缺失,提出了加強監控數據管理和強化銷售合同執行考核等建議,為企業進一步規范管理提供參考。所屬嘉興發電公司結合降本增效的實際需求,實施燃料管理專項審計調查,以燃料采購、驗收、計量、接卸、存儲和摻燒等各個環節控制為切入點,通過查閱臺帳、燃料結算等資料,多次深入燃料管理現場了解各環節業務流程及管理細節,抽查校驗到廠煤驗收計量等一系列措施,提出了進一步優化到廠煤輪水尺驗收、減少皮帶秤校驗數據偏差和降低燃煤損耗等精細化管理建議。
(三)借力做好跟蹤審計。為加強過程性監督,浙能集團借助中介機構的力量,組織對12個重點基建項目實施了跟蹤審計。中介機構主要協助項目公司編制工程量清單、預算及招標控制價,對送審的工程結算材料進行復核并出具單項工程結算審核報告,駐點現場參與項目招投標、合同談判、設計變更并審核相關單據等,在過程中減少基建項目的浪費和損失。同時,為進一步發揮跟蹤審計的價值,審計部通過對跟蹤審計報告的質量管理,督促項目公司加強對中介機構的日常管理;會同建設管理部對審計問題細化分析,對審計的質量及效果實施 “再跟蹤”,進一步完善跟蹤審計工作聯動機制;對部分跟蹤審計項目進行走訪和實地調研,并形成專題報告,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跟蹤審計工作及促進基建項目管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四、良性互動,內審工作顯成效
通過近兩年來審計項目的實施,集團系統內逐漸形成了“重視審計、自覺接受審計、主動支持審計”的良好氛圍,使內審工作“鏡子”和“利劍”的作用充分發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以控制為主線,努力發揮審計“免疫”作用。近兩年,浙能集團審計部完成各類審計項目30余項,所屬企業共實施合同、內控等單項業務審計200余項,提出審計意見或建議400余條,基本得到采納、落實,有效改進了經營管理上的一些不足。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審計部會同相關業務部門,對浙能集團費用開支的規范情況進行“大體檢”,并組織“節約增效、反對浪費”大排查活動,集團先后兩次出臺了規范費用開支的有關規定,嚴肅了財經紀律。此外,浙能集團所屬企業也統籌內部各業務部門的力量,加強對制度執行情況及合同的專項審計或檢查,提高了基層單位的風險意識。
(二)以治理為目標,努力發揮審計“強管理”作用。通過審計項目的實施,促進集團公司及所屬企業新增、修訂《生產、綜合類項目施工及服務外包管理辦法》、《發票查驗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企業會計核算等,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同時通過實施基建項目跟蹤審計,近兩年由跟蹤審計參與審核招標文件191個、合同691個、工程聯系單200個等,提出審計建議152條,一定程度地彌補了項目公司有關人員專業能力的不足,并將一些審計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保障了投資資金的安全和使用效益。
(三)以增值為目的,努力發揮審計“增效益”作用。通過審計,加強事中監督,在過程中抓好降本增效工作。2012年累計核減投資及促進節約資金約1.95億元;2013年,核減工程款約943萬元,促進節約資金509萬元。內部審計為企業節支增值作用得到充分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