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審計2001.7
德國的內部審計
何亦健
根據德國內部審計研究所制定的內審準則,內部審計的任務是通過全面系統的檢查監督來判斷:企業領導制定的發展目標是否按要求被貫徹實施,執行時是否合乎規范;內部監督系統以及企業信息系統、生產流程系統是否建立毫無缺陷并且能安全正常運轉;業務部門負責人是否合乎規范地承擔領導責任;經濟行為的基本準則是否被重視,資產價值是否受到充分保護;法規條例是否被遵守。內部審計的任務還包括提供咨詢、引導業務部門引進改善的合理化措施以及幫助業務部門解決問題等。
企業內審業務范圍分為五大塊:規章制度符合性審計;安全可靠性審計;經濟性審計;風險審計;目的性審計。目的性審計,是要在符合目的性的原則下審計企業所有層面的領導任務以及企業中所有系統相互作用的情況。近年來規章制度符合性審計在減少,而企業內部方針和指示是否能保證達到一個足夠的安全可靠水平(制度層面),各種方針指示是否起作用,是否得到遵守(實現層面)的審計越來越得到重視。企業內市的具體業務包括:財務會計方面的審計,可以理解為對已經過去的財務和會計方面程式上的和經濟上的審計,這種審計用于確定財務和會計是否符合規章制度,保護企業物品以及檢驗以往各種審計的可靠性;組織機制即運作審計,是對管理中不同層次的組織機制方面的活動進行的獨立和系統的評估,它能達到完善整個體系的目的。在財務審計的基礎上,運作審計包括系統審計和組織審計兩方面的內容,這些審計就其功能而言是針對現在和未來的;系統審計可以理解為審定結算體系中各個要素被納入和被處理時的可靠性以及完整性;組織審計的對象是企業的結構組織和過程組織,也即審計企業任務的制定,任務的分發以及權限分配和實現任務的過程;管理審計是在運作審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企業決策監控的工具,管理審計包括對過去導向的原因以及對未來導向的薄弱環節研究,它探討諸如企業成長、未來機會、風險因素和預警系統等課題。未來發展會增加咨詢方面的內容,轉到現在和未來導向的審計上。
企業內部審計是企業自己的事,不象民間審計那樣受法律制約。集團企業內審由董事長下達任務,并向董事長負責。內審不能審計董事長,跟監督委員會也沒有直接關系,在企業中有重要的地位。在PREUSSAG公司(德國旅游業巨頭),內部審計的內容包括兩個方面:對財務會計部門的審計;對日常業務執行情況的審計。發展趨勢是對管理進行審計,為領導咨詢服務。對財務部門審計的內容主要有:確定財務和會計是否符合規章制度;保護企業財產物品安全以及檢驗以往各種檢查的可靠性;下屬部門的年終報表;財務管理特別是外匯管理情況;投資回收情況;企業價值評估和風險預測,由于企業重組,此項業務顯得特別重要。對日常業務執行情況的審計即經營管理情況審計的主要內容有:對銷售部門的審計,合工作和效率;對人事部門的審計,含工資待遇的支付情況;對材料和物流的審計,比較重要,合采購的賄賂;對維修部門的審計,含費用預算和是否進行;對生產、技術部門的審計,含對材料的利用情況;對項目管理與執行情況的審計,含市場定位和價格定位;對計算機中心的審計,含對集團公司全部計算機系統的管理情況,如保密情況、使用情況是否按規定執行。在德國,大企業有很強大的計算機庫,很多工作是由計算機來完成的,因此內審人員必須有計算機知識。對下屬公司,計算機庫有一套完整的資料,審計時由審計人員帶下去。審計人員同下屬公司的關系是伙伴關系,否則是職業道德所不允許的。目前,民間審計想介入內審業務,大多數人認為還是分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