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中,財務管理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科學嚴謹的財務管理不僅能規范企業財務流程、優化數據模型、使企業財務建設清晰、合理而且從根本上講能通過對數據模型的深入分析提出建設性意見,以最適合企業本身的方式促使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不斷快速發展,本文就是對企業財務管理的作用及強化措施做一論述。
關鍵詞:財務管理 作用 措施
1.財務管理對企業的影響
1.1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內部管理構成核心之一,是連接企業管理各環節最重要的一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基礎, 人們一般認為企業財務管理就是對會計賬目的處理和對現金等資產的管理即對企業資金運動全過程的管理,這是錯誤的,整體來講財務管理是一種綜合管理,其對管理對象的影響覆蓋企業運營各方面。從現代企業的管理目標來看,就是追求企業運轉健康、發展動力強勁,這樣企業才能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下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企業所有的活動都應圍繞在這個主題周圍運轉,把這個目標作為各項工作的基本出發點,而良好的財務管理能發揮其不可動搖的重要作用。
1.2在市場經濟的前提下,企業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在滿足社會需求的基礎上追求利潤最大化,即企業存在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以追求價值為主要目標,企業價值追求的結果造就了社會財富最大化。而企業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并不能單純的以全面發展生產來完成,這也是市場經濟環境下財務管理區別于傳統計劃經濟環境下的主要特征之一,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要求科學、嚴謹,實時反映企業的運營狀況,通過合法、靈活的管理手段使企業財務管理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堅持預算管理使企業發展有章可循,通過有效的財務分析及建議提出使企業始終保持最優發展狀態,優秀的現代企業財務管理能使企業所有工作都處于可控狀態。所以,財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手段,強化財務管理控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存在、健康發展和實現企業自身價值需求的客觀要求。
2.強化財務管理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提高企業管理效率
概括來說財務管理在企業管理中作用的主線是成本管理和資產管理兩方面,而這兩種管理通過引申又深入到企業日常運作的方方面面是企業管理的基石。
2.1 成本管理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之一
企業運營成本控制的優劣是直接影響企業發展前景的主要因素和檢驗企業財務管理手段科學與否的重要指標,企業運營成本狀況不僅決定了企業的經濟效率質量,也決定了企業后續發展動力和競爭力。因此,成本管理是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決定它正確實施的主要因素就是符合企業自身的現代財務管理。它體現企業的基本財務管理工作是否科學;生產成本管理是否質優、價廉。充分挖掘企業內部潛力,建立準確高效的企業成本核算制度是企業成本管理的重要手段。企業成本管理的實質就是通過科學的企業財務管理,實現各項工作和流程標準化、合理化從而達到以最優的成本創造最大的經濟價值,實現企業有效控制自身經濟活動。企業要在殘酷得市場競爭中生存并謀求發展,只有努力降低各項成本,這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客觀因素。成本控制是企業經濟效益綜合評價和衡量企業生產、管理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因此企業成本管理的范圍不應單純局限于生產活動,而是應包含后勤管理、生產制造、材料采購、儲存、物流、供應、勞動力分配等各個領域,通過財務管理手段形成企業全成本管理,使成本概念深入企業運營的方方面面。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環節,通過檢查各環節成本標準的執行情況,達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促進成本優化的根本目的。成本核算要求盡量精細化,即最大限度的化小核算單元,并利用行之有效的辦法計算核算單元的直接成本、分攤成本,隨著成本分析報告的出具能從根本上發現企業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改進,同時成本核算還可作為運營考核指標用于管理的各個領域,所以說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
2.2 資產管理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企業實際資產包括固定資產與流動資產,流動資產管理中的資金管理更是企業健康發展的根本性因素,因為在現代企業經營過程中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都是資金流動的表現,資金即是維持企業生命的血液。資金管理完善、投資項目健康、投入方向準確,則企業會在市場經濟中處在不敗地位;資金運轉混亂,管理失控,則往往會造成資金短缺和資金鏈條斷裂使企業陷入破產的境地。所以資金管理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部分,而要加強資金管理,首先要強化制度與監控,使資金的流轉始終在合法與可控狀態之下。其次要使資金運行合理,即資金的使用必須貼合企業發展規劃,使有限的資金流向最優化的項目,從而促進企業持續發展。企業流動資產必須加強集中管理,如果一個企業的資金管理過于分散、權責不明,不僅會造成企業管理和運營混亂而且大量的資金會因流動性不足或流動性過強造成庫存浪費和局部短缺,這樣最終會導致整個企業發展陷入停滯。只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們才能更好的運用財務管理規范加強企業流動資產調控,必須做到事前預測、完善計劃、加強控制、注重考核和評價工作,根據企業不同時期發展需要科學安排流動資產運轉方向,并也還要處理好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構成比例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滿足企業不同時期發展需要。企業在安排資金計劃時,要有輕重緩急之分,必須以主營業務為主,避免因資金安排補償導致企業生產陷入停頓,防止擠占營運資金或超負荷舉債購置、建造固定資產,尤其是在企業管理成本大幅增加時,企業財務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安排和適時控制,減少和杜絕因財務管理不到位而帶來的發展阻礙。再者,企業必須著力加強資金流動性,避免資金大量積壓,企業資金只有在合理得流動中才能創造最大價值,積壓資金不僅自身存在著損失和貶值的風險,而且不利于企業擴大生產和發展業務。同時也要注意存貨管理,企業在正常生產經營中存儲一定的存貨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有計劃有限制的進行,否則不僅購買存貨占用大量資金而且還要承擔可能毀損、貶值等風險。尤其是在企業運營資金短缺的情況下,由于存貨變現能力差,這會成為企業運作沉重得包袱。
上一頁1 2 下一頁 余下全文 共 2 頁
3.如何改進和完善企業財務管理
3.1 充分認識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性,這包含企業層面和國家層面兩方面問題
在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已經形成成熟的競爭機制和和企業責任制,每個企業在市場中應該有一個清晰的責任即必須能夠獨立運作,自我約束,實時發展平等參與市場競爭。應始終在滿足社會需要的前提下努力擴大生產,優化企業配置使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并充滿活力。從國家層面講在理論建設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過程中,也要以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建設開放、競爭、有序、統一的市場體系為主要目標,而要實現這一切也必須有科學的財務管理作保證。總的來說,無論國家還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都要通過市場、通過財務管理來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實現市場環境中企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要求。
3.2 強化財務管理應以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為約束
企業財務管理必須以國家出具的總體規范為依據,以企業發展目標與經營狀況為準則來統籌制定,任何情況下都不能違背國家法律準則主觀意愿,同時必須加強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使企業財務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綜合管理體系,避免各種形式違法違紀現象的發生,擾亂國家和企業的正常發展秩序。從根本意義上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的健康發展,要以強化財務管理為基礎保障,應借鑒學習西方先進的經濟理念,轉變思想盡最大努力轉變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忽視財務管理重要性的落后思想,這就要求我們始終堅持財務管理在企業中的主導地位,并堅決貫徹執行來維護制度的有效性和權威性,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各項工作都緊緊圍繞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這個根本宗旨有序開展。
3.3強化財務管理職能,使之覆蓋企業管理各領域
市場經濟中現代企業中財務管理已有原來單純記賬保證企業賬目準確、合理轉變為企業管理的重要構成方式,這也是記賬會計向管理會計的轉變,事實證明任何一個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并不斷發展壯大,除努力創新、增加業務范圍、擴大生產外,還必須根據注重管理,善于規劃企業資金配置和充分利用社會閑散的資金,科學擴大生產并能通過財務管理發現生產經營中的不足加以改正,促使企業良性發展;其次在我國現代企業財務管理是由被動執行型向主動參與型轉變。
總之,財務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管理,它始終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的全過程,做好企業的財務管理,是搞好經營管理的主要手段和必要前提。在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必須確立以財務管理為中心地位的管理體系,扎實做好這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使企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逐步走向快速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葛家澍,余緒纓.會計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8
[2]吳水澎.財務會計基本理論研究[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 企業會計準則:2003[S].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
作者:于謹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