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黨中央、國務院對“三農”工作高度重視,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支農惠農政策。各級財政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在持續加大農業投入力度的同時,不斷從體制上、機制上探索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監管的新思路和新舉措,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規范部門預算管理、探索財政支農資金整合試點、開展財政支農資金管理年活動等方式,有力地提高了財政支農資金使用效益。但是,目前財政支農資金使用和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筆者結合本縣實際情況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關鍵詞】
財政支農;資金管理
行唐縣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太行山東麓淺山區,山區、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傳統農業為主,屬于革命老區,國家級貧困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縣。近幾年來,各級財政對行唐的農業開發工作給予了很大的關心和支持,財政支農資金的投放力度不斷加大。為了切實管好用好財政支農資金,提高使用效益,筆者認為必須探索建立符合基層項目管理的操作流程,使財政支農資金的管理步入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1 對財政支農資金實行項目管理,明確相關單位的責任
項目過程的控制與項目資金的控制,是實施項目管理的兩個重要方面,缺一不可。實行項目管理,首先要加強過程控制,這是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的“龍頭”。
1.1 明確項目管理的基本內容
簡而言之,就是對項目的招標、立項、實施、反饋、驗收等資金運行所進行全過程的計劃、控制和監督,確保項目管理上不出現盲點,細節上不出現空檔。
1.2 明確項目管理的操作方式
采取主管和委托兩種不同的項目管理方式,即可由財政部門主管,也由財政部門可委托同級農口主管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負責。這樣既有利于實際工作操作,也便于發揮部門的工作主動性。
1.3 明確立項單位的監管程序
財政部門及其所委托的主管部門為立項單位。按照“誰立項、誰管理”的原則,由財政部門確立的項目,其立項、評估、論證和項目實施中的檢查、竣工驗收等,由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吸收同級有關主管部門參加;財政部門委托同級主管部門確定的項目,其立項、評估論證和竣工驗收,以主管部門為主,財政部門參加,并向財政部門備案。
1.4明確項目管理的處罰責任
財政部門和項目主管部門要依法對項目建設資金進行監督檢查,并配合審計等有關部門做好審計、檢查、稽查工作。對騙取、套取、挪用、貪污專項資金的行為,除責令退還資金,彌補項目建設外,并依法對單位和直接責任人員進行處罰,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 加強支農項目資金監督檢查,嚴把支農資金撥付關口
實行項目管理,其次要加強資金控制,這是加強財政支農資金管理的“橋頭堡”。在資金撥付前,要前移監督關口,將管理的環節做細,將項目的責任落實,確保資金撥付到位、使用有效、監管有力。
2.1竣工之后承包單位要初驗自查
項目承包單位在每年末或項目全部完成以后,首先要自行初驗,并寫出驗收報告和財務決算,請求立項單位檢查驗收。
2.2 竣工之后立項單位要全面驗收
由立項單位組織有關部門成立臨時檢查驗收小組,根據立項單位或項目承包單位簽訂的合同或協議,對完成的項目、資金使用進行全面檢查驗收,并向立項單位提出檢查驗收報告,做為報帳付款依據。
2.3工程物料要實行政府招標采購
凡是較大項目工程及所用物料,要實行招標或政府采購,由招標辦或政府采購部門結合財政資金管理主管科室及項目主管部門組織實施,要簽訂合同,明確責權利;對于較小項目或不適合政府采購的,要由財政部門和項目建設單位共同考察、共同確定生產或供貨廠家。
2.4 項目資金要統一實行報帳制
凡實行政府招標采購的項目,一般都要實行報帳制,較大項目可實行分階段報帳,較小項目可完工后一次性報帳。報帳時,項目實施單位可根項目實施責任書(合同書)、項目實施計劃成本和項目施工進度,向財政部門提出用款計劃,并附報帳憑據。
2.5嚴格項目資金自籌配套使用順序
凡是要求項目建設單位匹配自籌資金的,項目建設單位要按規定,籌足配套資金,在使用資金時,必須首先使用自籌資金,然后才能使用國家資金,確保做到自籌資金不得減少,技術質量合乎要求,建設工期如期完成。
【參考文獻】
[1]完善縣級財政支農資金整合機制研究[J].農村財政與財務. 2013(02)
[2]張曉彩,張貴益,沈軍,趙蕾. 金融支農資金與財政支農資金整合研究[J].農村金融研究. 2012(11)
[3]萬志剛,雷少鵬.強化財政支農資金監管的對策思考[J].農村財政與財務. 2012(11)
[4]邵淑娥.淺談新時期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管理問題[J].科技創新與應用. 2012(27)
作者:康爭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