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以“專業服務業發展與專業人才成長”為主題,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第三屆京交會會計服務貿易板塊活動,活動包括舉辦第六屆注冊會計師論壇,組織會計專業服務項目簽約,發布2014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等。
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出席論壇并講話。中注協副會長兼秘書長陳毓圭主持了注冊會計師論壇,中注協副秘書長楊志國主持會計專業服務項目簽約和新聞發布活動。來自政府部門、企業、院校、注冊會計師行業、各會計服務示范基地和試點項目單位代表,共150余人出席了會計服務板塊活動。
注會論壇:為專業服務業發展及人才培養出謀劃策
在本屆京交會會計服務貿易板塊活動中,第六屆注冊會計師論壇是一大亮點。
財政部部長助理胡靜林在論壇上講話時,介紹了目前注冊會計師行業發展的現狀,并就專業服務業的發展和建設提出了四點建議及希望。
胡靜林介紹,截至目前,全國有注冊會計師98 207人,非執業會員98 162人,從業人員超過30萬人;會計師事務所8 238家,其中證券期貨資格事務所40家,H股資格事務所11家;為全國350萬家以上的企業、行政事業單位提供專業服務,為2 500余家上市公司提供審計鑒證等專業服務。2013年度,全行業實現業務收入563億元,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的快速增長,并領先于全球會計行業的增長水平。
胡靜林在講話中表示,要充分發揮專業服務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認識專業服務業的價值和作用,加大對專業服務業發展的政策研究和扶持力度;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加大專業服務的政府購買力度,積極倚重專業服務業的市場功能和專業作用,支持引導專業服務業拓寬業務領域;要尊重專業服務業的內在規律和專業服務的價值特征,規范市場秩序和專業服務的招投標,努力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要進一步加強對專業服務業的經濟功能、專業能力與服務價值的宣傳力度,深化各部門和全社會對專業服務價值的認識,不斷激發和釋放市場對專業服務的內在需求。
胡靜林強調,專業服務業的發展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發展。而人才是專業服務業的“核心資產”,專業人才的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能水平決定了專業服務的廣度和深度。要加強職業道德約束和社會公眾監督,建立完善專業服務業職業道德體系,以職業自信塑造人,以職業自立培養人,以職業自律約束人,提升專業品質和誠信道德,以人才為基石,打造一批專業服務的“百年老店”。
胡靜林同時提出,要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加強專業服務業在專業人才培養、專業標準制定、專業市場開發等方面的國際合作;要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專業服務機構增強專業服務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國際化發展的步伐,在機構的國際網絡建設和國際項目開發上取得突破和進展,提升我國專業服務業在國際市場的品牌聲譽和影響力;積極參與專業服務領域的國際治理,促進專業服務業在全球的發展。
此外,胡靜林還認為,應該著力加強專業服務業的行業組織建設。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治理功能,將行業管理的主要職責交給社會組織辦理,實現政府監督與行業組織管理相得益彰、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
作為專業服務業的一支重要力量,注冊會計師行業歷經30余年的發展,在監督會計信息質量、提供管理和戰略咨詢服務等方面,為資本市場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以及公眾利益和市場經濟秩序的維護等,發揮了重要作用,并發展成為我國專業服務業中標準化、專業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
胡靜林要求,注冊會計師行業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深入推進行業五大發展戰略的實施,努力成為專業服務業中的“排頭兵”,實現行業轉型升級與服務國家建設的有益互動。
在論壇上,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司副巡視員李元作了支持專業服務業的演講。
他在演講中指出,專業服務業是服務業中的高端服務,大力發展專業服務業對于調整我國經濟結構,促進產業轉型具有重要作用。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商品、技術、資本的跨國界流動對注冊會計師專業服務的依賴程度日益加深,會計服務為企業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專業服務支撐。在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注冊會計師為企業積極提供戰略規劃、兼并重組、會計核算、風險控制等專業服務,有力支持了企業在經營管理上與國際接軌,在更高程度和更廣領域參與國際競爭。
李元強調,一直以來,商務部十分重視包括注冊會計師行業在內的專業服務業的發展,把專業服務貿易作為優化我國服務貿易結構的重要領域和工作方向,深入推動專業服務貿易發展的各項支持政策,積極搭建和利用好包括京交會在內的國際平臺和貿易交流渠道,支持提升專業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有效擴大專業服務的出口規模。商務部將把注冊會計師專業服務作為長期重點培育的服務貿易領域之一,納入服務貿易優惠政策實施范疇,支持并推動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國際化發展,為中國服務貿易結構的優化升級貢獻力量。
中國行政管理學會執行副會長高小平在論壇上表示,影響和制約現代專業服務業發展的瓶頸主要是人才問題,而我國現代專業服務業人才資源存在著供給不足、市場缺口較大的問題。在工程、金融、會計、醫生、生命科學等領域,中國的求職者的合格率不到10%。
高小平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在現代服務業領域已經集聚了一批優秀人才,具備了一定競爭優勢。但在一些專業服務業務和項目方面仍存在著缺乏高素質人才的問題,特別是在本行業中有重要影響的領軍人才更是稀缺。
項目簽約:兩家事務所簽署三項合約
近年來,注冊會計師行業緊緊圍繞服務國家建設和中國企業“走出去”戰略,積極推進行業的國際化發展,會計服務貿易水平穩步提升。2013年度,全行業國際業務收入達到64億元人民幣,占全行業總收入的比例為11.36%。
在本屆“京交會”會計專業服務項目簽約儀式上,共涉及兩家會計師事務所的三項簽約。
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在京交會上簽署了兩項合作協議,一項是與北京展騰渤潤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澳洲資本市場———澳洲證券交易所及亞洲證券交易所中國公司IPO項目一攬子合作協議》,另一項是與BPI中國海盟機械有限公司簽署《BPI中國區年度審計服務協議》。
瑞華是由原中瑞岳華和原國富浩華在平等協商基礎上于2013年4月聯合成立的一家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現有員工9 000多人,設有境內分所40家,在香港、新加坡設有3家境外機構。
前述北京展騰渤潤是一家集金融投資、境外上市、基金管理、資產運營等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跨國金融服務集團,所投資的領域涉及金融行業、房地產行業、礦產資源、文化傳媒、消費行業、現代服務業等。
BPI中國海盟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100余年歷史的美國公司,以生產汽車制動系列產品為主,是全球最大汽車剎車配件生產商。
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在京交會上與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
信永中和現有員工近5 000人,設有境內分所19家,在香港、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亞設有4家境外機構。在《國際會計公報(IAB)》公布的2014年全球會計師事務所排名中,信永中和名列第19位,這也是中國境內會計師事務所首次進入全球會計公司排名前20位。
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重大裝備制造業的核心骨干企業、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變壓器、電線電纜研發、制造和出口企業、最大的高壓電子鋁箔新材料生產基地和最大的太陽能核心控制部件組裝基地。
品牌推介:瑞華發布文化體系架構
本屆京交會會計服務板塊的另一大亮點是,瑞華在京交會上正式發布了其文化體系架構。
大會播放了瑞華品牌宣傳片《文化如水:征程與夢想》,展示了瑞華文化體系架構的核心內涵。同時,瑞華品牌與技術管理合伙人張連起受大會組委會邀請,對瑞華文化體系架構進行詮釋。
張連起介紹,瑞華致力于實現“規模化、多元化、國際化、信息化、品牌化”五化融合發展目標。
據了解,瑞華文化奉行“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惟其不爭,而莫之與能爭”的品格,生聚一個文化品牌組;激蕩“文化催生、品牌驅動、技術支撐”三條河流;固化《琢木鳥》期刊、微博、微信、客戶端四重載體;涵蓋專業支持、人文品讀、電子《微訊》、品牌視頻、主題壁紙、瑞華故事等六種文化形象;匯成品牌表述語、發展愿景、技術定位、核心價值觀、事務所精神、執業理念、使命、行為信條、人文環境、執業吉祥物等十大維度。
記者了解到,瑞華在中注協公布的2013、2014年綜合評價百家信息中,位居第三名,繼續保持內資所第一。
新聞發布:2014年事務所百強榜新鮮出爐
在本次“京交會”上,中注協發布了“2014年會計師事務所綜合評價前百家信息”。
其中,普華永道中天、德勤華永、瑞華、立信、安永華明、畢馬威華振分列前六位。
2013年,注冊會計師行業實現業務收入563.2億元,其中,前百家會計師事務所業務收入達347.56億元,占全行業總收入的61.81%。在前百家事務所中,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的事務所有46家,較上年增加3家。其中,超過5億元的15家,超過10億元的11家,超過20億元的6家。注冊會計師行業做強做大效應進一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