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關于發布<電信企業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26號),明確“營改增”后電信企業總分機構繳納增值稅的相關問題。
《電信企業增值稅征收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電信企業,是指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所屬提供電信服務的企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電信企業(以下簡稱總機構)應當匯總計算總機構及其所屬電信企業(以下簡稱分支機構)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的增值稅應納稅額,抵減分支機構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已繳納(包括預繳和查補,下同)的增值稅額后,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倷C構發生除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以外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按照增值稅條例及相關規定就地申報納稅。總機構匯總的銷售額,為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的銷售額。
《辦法》指出,總機構匯總的進項稅額,是指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而購進貨物、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勞務和應稅服務,支付或者負擔的增值稅額??倷C構及其分支機構取得的與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相關的固定資產、專利技術、非專利技術、商譽、商標、著作權、有形動產租賃的進項稅額,由總機構匯總繳納增值稅時抵扣??倷C構及其分支機構用于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以外的進項稅額不得匯總。分支機構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按照銷售額和預征率計算應預繳稅額,按月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不得抵扣進項稅額。計算公式為:應預繳稅額=(銷售額+預收款)×預征率。
《辦法》還規定,銷售額為分支機構對外(包括向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接受方和本總機構、分支機構外的其他電信企業)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取得的收入;預收款為分支機構以銷售電信充值卡(儲值卡)、預存話費等方式收取的預收性質的款項。銷售額不包括免稅項目的銷售額;預收款不包括免稅項目的預收款。分支機構發生除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以外的增值稅應稅行為,按照增值稅條例及相關規定就地申報納稅。
《辦法》強調,分支機構應按月將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的銷售額、預收款、進項稅額和已繳納增值稅額歸集匯總,填寫《電信企業分支機構增值稅匯總納稅信息傳遞單》,報送主管稅務機關簽章確認后,于次月10日前傳遞給總機構。匯總的銷售額包括免稅項目的銷售額,匯總的進項稅額包括用于免稅項目的進項稅額,總機構的納稅期限為一個季度。
《辦法》還強調,總機構應當依據《電信企業分支機構增值稅匯總納稅信息傳遞單》,匯總計算當期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的應納稅額,抵減分支機構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當期已繳納的增值稅額后,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納稅。抵減不完的,可以結轉下期繼續抵減。計算公式為:總機構當期匯總應納稅額=當期匯總銷項稅額-當期匯總的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總機構當期應補(退)稅額=總機構當期匯總應納稅額-分支機構當期已繳納稅額。
《辦法》明確,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一律由主管稅務機關認定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總機構應當在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次月申報期結束前向主管稅務機關報稅。總機構及其分支機構取得的增值稅扣稅憑證,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認證或者申請稽核比對??倷C構匯總的允許抵扣的進項稅額,應當在季度終了后的第一個申報期內申報抵扣。電信企業通過手機短信公益特服號為公益機構接受捐款提供服務,如果捐款人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應按照捐款人支付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扣除支付給公益性機構捐款后的余額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
《辦法》還明確,總機構和分支機構所在地主管稅務機關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其納稅情況進行檢查。分支機構提供電信服務及其他應稅服務申報不實的,由其主管稅務機關按適用稅率全額補征增值稅。
本《辦法》自2014年6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