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有色金屬研究院現有三個控股公司,6個二級研究所,形成了以科技創新為支撐、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經營貿易為補充的格局。隨著科研單位體制的轉型,我們圍繞進一步完善財務管理職能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一、提高服務意識,為基層排憂解難。隨著科技經費撥款制度和科技體制的改革,我院被推向了市場,內部機制由原來的單純科研型轉向經營開拓型,在以科研項目開發、研究為主的同時,逐步開發新產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產品生產和銷售,既創造經濟效益又創造社會效益。在這種新的形勢下,財務管理工作必須以經濟效益為中心。我院財務部不斷完善、優化考核激勵管理制度,切實提高為一線科研人員服務的水平。在平常報賬時,耐心解答科研人員提出的問題;對于新進的財會人員,及時組織學習有關財務制度,制定培養計劃;對于國家和上級主管部門新的政策和精神,及時向業務部門進行宣傳。今年還組織了稅收管理及專項經費、營業稅改增值稅學習交流會,結合現行稅收政策和單位業務實際情況,針對我院縱向科研項目經費管理執行過程中存在的一些需要明確和解決的問題進行探討,特別是營業稅改增值稅對我院稅賦的影響,以及科研項目合同訂立如何注意涉稅問題進行了分析等,收效良好。
二、加強預算管理,厲行節約。院財務部年初以謹慎性原則為前提制定當年財務預算,以收定支,在保證正常科研業務開展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細化預算項目,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為了保證預算的順利推行,我們重點加強了會務、接待、通訊、差旅、車輛、津補貼等費用的管理,增強約束力,杜絕超預算支出;我們嚴格按預算使用資金,不允許資金在不同的預算項目之間進行調劑,嚴禁將預算資金用于預算之外的其他用途;為確保經費支出不超過年初預算數,我們將項目預算指標在賬務處理系統中進行初始化設置,一旦達到預算數,系統即發出警報。預算管理的加強使財務管理實現了從事后反映走向事中控制和事前預測。
三、加強專項經費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我院的縱向科研課題較多,為切實做到專項經費管理規范、安全、有效,我們依據《會計法》、《預算法》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建立和完善了配套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包括縱向課題經費管理制度、內部控制制度、項目經費管理責任制、項目負責人制度;加強了對專項經費的監督和管理,對專項經費及自籌經費分別進行單獨核算,嚴格按照課題經費預算中的開支范圍和標準辦理支出;對經費使用中涉及政府采購的,按照政府采購有關規定執行。年度末和項目完成后及時會同課題負責人,編制專項經費年度財務決算報告、整理相關資料,向主管部門提出財務驗收申請,切實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四、重視績效評價,規范使用財政撥款。我院屬差額撥款單位,2001年改制成科技型企業后,原有事業費繼續保留。隨著湖南省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出臺,財政資金績效評價將全面推行,我院是評價對象,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都屬于評價范圍,績效評價以項目支出為重點,一定金額以上、具有明顯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的項目是重中之重。對于財政撥付的項目資金,即使未達到納入績效評價的金額,我們也嚴格做到專款專用,不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不虛列項目支出。對于不合規、超標準的費用,堅決不予報銷。把資金用在刀刃上,使財政資金發揮出了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