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話說:“你不理財,財不理你”。
目前,雖說“理財”這個詞已家喻戶曉,但并非都真正理解“家庭理財”的涵義,特別是非財務專業人士。
家庭理財,指的是對家庭財務的管理,目的是使家庭財產保值、增值。那么,家庭財務是指什么?家庭財產從何而來?你是否了解家庭的收支及節余情況?家里此時的財務狀況如何?家庭財務報表作為理財工具之一,成了理清頭緒的關鍵,也自然成了理財人士的必備武器。
家庭財務報表主要有二,即家庭資產負債表和家庭收支結余表。
家庭資產負債表是一種靜態報表,表達的是在某一時點(財務習慣通常按月末、季末或年末來劃分)時家庭的資產、債務及凈資產狀況,用公式概括便是:資產總額=債務總額+凈資產總額。可以理解為:等式的左邊是各種資產形式,右邊是各種形式資產的資金來源,即舉債或自己積累。也就是說,所有的資產都有其來源,要么靠外,即舉債;要么靠內,即自己積累。而且所有的資金來源都會以一種或多種資產形式而存在。
家庭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按主要持有目的可分為四類:流動性貨幣資產、投資性資產、自用資產、其他債權性資產。
家庭資產負債表中的負債對應以上資產分類也可分為四類:流動性負債、投資性負債、自用資產的負債和其他債務。
家庭收支結余表是一張動態報表,表達的是在某一段期間(通常指月度、季度或年度即某個月、某個季度或某個年度)家庭的收支及結余情況。表中各項目關系:某一時段內總收入-總支出=總結余。即某一期間所有家庭收入減掉所有家庭支出后的部分就是當期結余。
家庭收支結余表中的收入可分為工作收入和理財收入。家庭收支結余表中的支出可分為生活支出和理財支出。
用公式概括家庭資產負債表與家庭收支結余表之間的關聯關系:期末凈資產總額=期初凈資產總額+本期結余,即某一期間家庭收支的結余(或透支)將在上期末基礎上相應等額增加(或減少)家庭凈資產,也就是說家庭這期間有多少收支節余,在不考慮外部贈予等特殊情況下,這期末家庭所擁有的權益額度就等額增加多少。將此公式擴大化:期末凈資產總額=期初凈資產總額+本期總收入-本期總支出,也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入可以用于支出,也可以用來增加家庭積累。
家庭理財的前提是全面掌握家庭財務狀況及其變化,而掌握家庭財務狀況及變化情況的途徑就是及時準確編制家庭財務報表。掌握了家庭財務狀況及運動趨勢才能更好地把握好理財的方向,制定理財目標,最后達到家庭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家庭的任一項經濟活動,都會引起家庭財務報表中的相關項目內容增減變化。從理財的角度來說,為了達到資產保值增值的終極目標,我們需要盡可能增加收入,減少支出,即開源節流。另一方面,在資產的形式方面,合理安排各項資產和債務的比例,也是理財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