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以來,儀征地稅局切實落實“項目為王”戰略,將服務重大項目建設作為稅收工作的第一要務,著力打造“特定項目、特別服務”的“雙特”服務品牌,助推了重大項目的快速發展。
一、圍繞重大項目落實的服務舉措和初步成效
2013年,我局將56個總投資532億元的“重大、民生、上市和技改項目”列為支持發展的“特定項目”,通過建立項目“首席聯絡員責任制”,為其提供“一對一、一站式、全方位、實打實”的“特別服務”,努力當好“聯絡員、宣傳員、服務員”,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定項目”企業全年累計貢獻地方稅收7.16億元,占同期總體入庫稅收28%,為4戶項目企業落實稅收減免557萬元。
二、當前地稅部門服務重大項目存在的困難與不足
結合儀征地稅征管現狀分析,當前地稅部門要進一步提升重大項目稅收服務水平,還面臨諸多需要逐步克服和探索解決的困難與不足。
(一)護稅協稅溝通少,稅收服務的信息共享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的難點在于,單憑基層地稅機關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做到對重大項目進行高效靈活的動態監控和即時服務。特別是重大項目從立項、征地、設計、建設,以及資金投入、工程建設、投產營運等各環節中,基層地稅機關始終無法與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建立高效及時的協作渠道,使得涉稅信息的采集、傳遞、共享存在許多管理脫節和信息滯后的問題,加強征管與優化服務的相應措施也就無法跟上。
(二)潛在執法風險多,稅收服務的專業化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重大項目牽涉面廣、影響重大,往往需要直接與地方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打交道,工作難度相當大。而基層地稅機關由于職責權限和管理層級限制,稅收執法剛性容易弱化,既難以對重大項目實施有效的稅源監控,也難以抗拒執行政府及職能部門做出的與稅收政策相違背的招商措施,存在很大的執法責任風險。
(三)自覺服務意識弱,稅收服務的大局意識有待提高
一方面,不少地稅干部對重大項目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各級政府領導有關重大項目的重要闡述及講話精神也沒有認真學習領會,積極主動服務重大項目的自覺意識較為薄弱;另一方面,部分基層稅務機關由于職責和權力范圍限制,認為重大項目影響大、牽涉廣、責任重,只有政府主管領導才有決策權,面對管理難題和協調責任相互推諉,缺乏主動作為的大局意識。
三、新形勢下構建重大項目服務型管理模式的建議
(一)要以服務經濟大局為出發點,促進“雙特”工作組織保障體系再完善
一個重大項目面臨的問題往往都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多變性,僅靠一個部門“單兵作戰”遠遠不夠,建議由地方政府牽頭,組建一個由全市各職能部門參與的重大項目“聯合服務組”,分工合作為各項目解難事、辦實事。同時,進一步完善地稅系統內部的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向政府及職能部門進行稅收服務專題匯報,主動為地方黨委政府建言獻策,促進重大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二)要以助推項目建設為立足點,促進“雙特”工作納稅服務體系再提升
服務重大項目,是改進地稅作風、增強履職能力、提升社會形象的重要渠道,地稅機關應進一步強化稅法宣傳和權益保護工作,在“一對一”掛點服務的基礎上,依托“納稅人之家”、“納稅人學校”和12366服務熱線等平臺,加強與特定項目企業的溝通互動,實現納稅服務與項目需求的無縫對接。
(三)要以服務永無止境為落腳點,促進“雙特”工作效能評價體系再優化
服務重大項目貴在持之以恒,重在持續改進。地稅部門應以“始于需求、終于滿意”為目標,一方面暢通社會監督渠道,提高稅收政策執行的透明度,引導項目建設方參與監督行政執法行為,有效避免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另一方面要借助第三方力量,落實“雙特”工作的跟蹤督查問效機制,查找和解決服務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做到持續改進提高,促進“雙特”工作效能的循環優化。
儀征地稅局 郭金平 馬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