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江蘇省財政廳要求全廳干部無論專業或非專業,都要主動學習會計知識,積極參加會計從業資格和相關技術職稱考試,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有關會計職稱。此舉引起多方關注。
江蘇省財政廳廳長劉捍東告訴記者,會計工作者是執行財經紀律、落實財經政策的具體“操盤手”,會計工作是財政與經濟產生緊密聯系的重要渠道,財政干部通過會計渠道可以了解到經濟運行和社會管理最基礎的情況。因此,財政干部學習會計知識,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財政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把手”廳長推會計
“最近幾年來,我們對財務人員的管理和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是弱化的,對此,財政部門應該有所作為。而對于如何作為,我們要在工作上進行積極探索。”在劉捍東看來,建立良好的經濟秩序、誠信社會體系,最重要的抓手之一是會計,他甚至要求全廳在財政干部選拔時都要考慮是否有會計基礎技能。
從去年起,江蘇省財政廳會計處會同人事教育處開始組織全廳干部學習會計知識。
江蘇省財政廳會計處處長朱忠迎告訴記者,他們每周組織全廳財政干部統一學習兩次,邀請南京財經大學等高校的教授統一進行培訓。第一批參考的100名財政干部,都通過了會計從業資格考試。
目前,江蘇省財政廳又鼓勵具備條件的干部報名參加全國會計技術職稱考試,并積極組織考前培訓,力爭讓更多的干部通過考試獲得中高級會計技術職稱。
與會計的“碰撞”
會計人都知道,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具有一定會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資格證書,也是他們進入會計崗位的“準入證”。
對于很多非會計專業的財政干部來說,這一紙證書的獲得也是需要花費一番精力的。
然而,進入學習會計知識的大門后,他們發現會計和自己的實際工作也碰撞出了“火花”。
曹林華是江蘇省財政廳預算處的一名財政干部,他告訴記者,剛開始學習時,他有些不解,認為會計基礎知識更多的是企業會計,財政工作人員應該更多地學習預算會計。實際上,在財政預算管理工作中,要管理好行政事業單位的資金或者賬務、決算,會計基礎知識必不可少。
采訪中,曹林華總結了兩點體會:一方面表現在具體工作上。在預算管理工作中,他們發現有些部門財務人員工作素質不高或者存在問題,而要向別人指出問題,自己首先必須要了解財會知識。
因此,讓財政干部學好會計基礎知識,對整個財政資金的管理決策幫助很大。另一方面表現在個人能力提升上。個人通過學習,將會計與自身工作相結合起來,進而也可以對會計基礎工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江蘇省財政廳教科文處的陳明表示:“在財政的預算決算、單位的財務管理中,會計都發揮著基礎作用。如果離開會計,財政就少了一個管理抓手。”他告訴記者,對于一線財政工作人員來說,學習會計知識本身也是業務提升的需要,同時也有助于平時與基層單位打交道,便于加強溝通,加深 了解。
“財政干部學習會計知識對提高財政資金、‘三公’經費的管理水平以及提高干部的決策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在財政監督檢查和績效評估過程中,擁有扎實的會計業務知識,對提高財政干部的工作技能和質量起到基礎性作用。”朱忠迎表示。
進軍會計強省
江蘇省加強財政干部會計知識學習,與其進軍會計強省的目標是一致的。
朱忠迎給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據:目前,江蘇省持證會計人員約為136萬人,其中,具有助理會計師職稱的約有15萬人、具有會計師職稱的約有10萬人、具有高級會計師職稱的約有8000人、具有正高級會計師職稱的有69人,會計人員具有專業技術資格的比例約為19%。“我們是會計大省,但還不是會計強省。”朱忠迎表示,要著手打造會計強省,需要突出高端引領,構建常態化人才培養機制。會計人員是準則制度的具體執行者、是會計信息的制造者,會計工作依賴廣大會計人員,提高會計人員的素質有助于 充分發揮會計的職能作用。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江蘇省準備從三個方面著手構建常態化人才培養機制。
一是適應江蘇省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端會計人才的需求,對接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養工程。從2014年起,江蘇省將建立高端會計人才培養機制,形成高端會計人才層級配置和晉升梯隊,充分發揮高端會計人才在經濟發展中引領作用。目前,江蘇省高端會計人才培養方案已經正式發布,下半年開始正式實施。
二是發揮職稱評定對會計人才成長的引導作用,鼓勵會計人員通過學習和工作獲得職稱晉升。優化高級會計師和正高級會計師的評價選拔機制,逐步提高具有高級職稱會計人員的比例,優化會計人才隊伍結構。
三是強化繼續教育管理效能,采用多種培訓形式,利用財政部門現有培訓基地,結合社會培訓和網絡培訓,豐富培訓課程和內容。探索建立實訓基地,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加強對會計學會的指導,充分發揮學會在理論研究和人員培訓等方面的作用。
而要建設會計強省,財政干部的會計學習自然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