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目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失衡、利用率低等問題的出現,嚴重影響了醫院的正常發展,耽誤了醫療任務的正常實施,舊會計制度難以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采取應對措施才能對固定資產進行高效管理,提高利用率。新的醫院會計制度的制定與實施為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帶來了希望。
一、當前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分析
(一)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面臨利用率低的問題
醫院內部管理不當難以做到對固定資產的有效利用,固定資產的使用沒有做到統一協調,對于醫院的各部門來說,看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過多的要求醫院對本部門所需醫療器材的增加,導致固定資產出現重復購置,沒有做到固定資產的有效利用。除了醫院內部原因之外,一些外部因素同樣影響到醫院對固定資產的利用,部分地區醫療市場開發有限,未進一步開發擴展,固定資產由職能不同的部門自主支配、管理,需要醫療用品、設備時可自主購買,這就導致了固定資產出現不合理的投資問題,而作為醫院會計來說,每個部門都有自己的會計,會計之間沒有做到及時有效的交流、溝通,一旦出現問題無人負責,互相推卸。
(二)醫院賬務模糊不清
由于醫院資產數量大、品種多以及分布廣的特點,它涉及到整個醫院的每一個部門,所以進行固定資產的檢查時,對資產的具體數量、使用情況難以詳細具體了解。醫院領導對固定資產的合理利用是以資產的具體使用情況為依據的,使用不明確難以做到合理運用,導致固定資產出現重復購置或是閑置的問題。同時醫院并不重視經濟效益,對采購與資金投入不重視,最終引發了賬目模糊不清的現象。
(三)醫院固定資產沒有嚴格的成本核算機制
如果以現有的會計制度看,醫院的固定資產使用情況與資產的實際真實價值二者之間有很大出入,目前的會計制度有關于修購基金的規定,修購基金按照事業單位每個月事業、經營兩種收入的比例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作用就是對固定資產進行維修與購置,但是這里修購基金的提取并不是根據對醫院固定資產損耗的預先估計,導致與實際設備損失之間的差距,造成維修費高,難以掌控。
二、從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和要求的角度與舊制度之間進行對比
(一)科目設置的增加
在原有科目的基礎上,增加了“累計折舊”與“固定資產清理”兩個科目。與原有制度相比,新會計制度的優勢在于:第一,在會計報表中固定資產主要是以凈值的形式顯示的,這樣相對來說更加清晰明了,通過會計報表可以直接看到醫院固定資產的原值、凈值以及折舊三個方面。舊制度是把修購基金納入到凈資產中,引起了凈資產增值的問題。醫院新會計制度相對舊制度來說,對固定資產的評價更加科學合理,確保醫療任務能夠順利完成。第二,新會計制度改變了固定資產未經批準難以核算清理的問題,通過科目的新增,新會計制度規定了對一些固定資產賬務的處理辦法,例如對賬務出售、毀壞以及報廢問題的處理即借:固定資產清理、累計折舊以及待沖基金,貸:固定資產。新制度規定當出現這類問題時,固定資產的凈值需要納入固定資產的清理科目中去。這就是新會計制度相對舊制度上的優勢所在,這兩個科目的增加促進了醫院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
(二)重新規定了固定資產的具體內容
醫院新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有了重新認識,所謂固定資產即單位價值達到1000元及1000元以上,(其中有特殊的要求,對需要專業設備的部門增至1500元及1500元以上),使用期限改為一年以上(不包括一年),使用中對資產的原有物質形態能夠基本保持,雖然單位價值并沒有與規定的標準相吻合,但是同類物資的使用時間可以達到一年以上的(不包括一年)都是固定資產的一部分。從中可以看到金額的增加,新會計制度的規定更便于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
(三) 新會計制度對在建工程進行標準確認
在建工程就是醫院已經發生了的必要支出,但并未達到交付使用標準的建設工程。醫院對在建工程需要實施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方式,在執行新制度的同時,嚴格遵守國家的相關規定單獨建賬、單獨核算,嚴格控制工程成本,做好工程概、預算管理,工程完工后應盡快辦理工程結算和竣工財務決算,并及時辦理資產交付使用手續。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即明確了管理的關鍵又明確了它的可操作性。從根本上指明醫院需要對在建工程進行嚴格內控。解決了原有制度下在建工程存在的問題,確立新的標準。對違規現象的處理有了制度保證。
(四)新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進行明細核算
與舊制度相比,新的會計制度對有關固定資產管理的要求更加精細,對醫院固定資產賬目中的明細賬新增了登記內容:每項固定資產原值中財政補助資金、科教項目資金以及其他資金的金額及其所占比例。這樣的規定對醫院固定資產的反映更加全面,同時極大的提高了資金的使用率,通過在明細賬中對其資金來源的詳細展示,真正實現了賬目的真實性,一致性。新會計制度對固定資產進行明細核算的規定給接下來的項目成本、病種成本兩方面的核算提供了依據,奠定了基礎,為醫院醫療項目的價格定位提供了數據依據。
三、醫院新會計制度對加強固定資產管理的影響
第一,醫院新會計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是對原有醫院會計制度的沖擊,打破了傳統制度模式。從國內當前衛生部門發展需要的角度看,原有的醫院會計制度已經不適應當前發展的需要,新的會計制度的制定促進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同時在醫院實行新會計制度對于國家醫療機構來說意義重大,國家醫療機構的醫療系統存在著缺陷,新會計制度的實施在完善醫療系統缺陷的同時,促進了對醫院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對于醫院新會計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既滿足了醫院的需要又順應了國家政策的要求。新會計制度的規定對老百姓來說提高了醫療衛生系統的開放程度,對醫院的固定資產起到合理優化的管理,提高了醫院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增強為人民服務的實效性,對于當前老百姓普遍存在看病難和看病貴的問題,通過新會計制度的實施能夠有效減少。
第二,新會計制度的制定與實施與醫療衛生系統中公益性的要求相符合,打破了舊制度的弊端,對原有會計制度中不存在公益性的要求,對固定資產進行資本化設計的改革存在弊端,這類問題在新會計制度中都有了新的規定,得到了解決。新會計制度對于固定資產采用了新的管理辦法,制度要求對醫院的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同時取消修購基金與固定基金科目,增加累計折舊科目,從而使醫院賬務能夠準確反映固定資產凈值狀況,及時反映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新會計制度的實施解決了醫院的財務問題以及財務情況與實際不一致的問題,使得由于固定資產賬目的價值虛增而引發資產的重復列支、醫院資產的賬目價值與實際不符等現象能夠有效的緩解,減少了這些現象的出現,同時也能減少相關政府部門的判斷失誤。
第三,新會計制度的制定與實施有利于改革醫療衛生系統,把醫院固定資產按照資本化和費用化區分開來,對于醫院的公共性資源部分適當的采用資本化處理、設計,這樣既做到了對已經具有的社會資源的有效利用,又能夠不占用與之相關的公共性資源。新會計制度有利于固定資產的資產改良與維修計劃的進行,真正做到資金有效分配、利用。新會計制度加強了醫院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加速了固定資產進行動態化管理的實現。
四、結語
伴隨著國內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與進步,國家投入在醫院固定資產的比例在逐漸上升,但是目前的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出現了多種問題,管理不當,缺乏監管措施,醫院工作者管理意識淡薄,部分部門醫用設備重復購置,大大降低了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對于醫院來說,固定資產管理是進行醫療活動的保障,是醫院生存、發展的基礎。新的會計制度在醫院的實行有助于解決當前管理的弊端,提高資產利用率,促進醫院效益的最大化,進一步保證了醫院的健康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婕.略論醫院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法的改進[J].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5(12).
[2]孫佳梅.新形勢下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幾點建議[J].中外健康文摘,2010(09).
[3]李文敏.企業固定資產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J].現代商業,2009(09).
作者:云劍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