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財政部網站上的一則通報為各大會計師事務所敲響了警鐘。
這則通報處理情況為:中審國際會計師事務所逾期未能完成整改,于2013年12月主動向財政部、證監會交回證券期貨業務資格證書,終止從事證券期貨相關業務。這是財政部、證監會對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2012年度報備材料進行核查后公布的部分結果通報。
在向財政部、證監會遞交的2012年度報備材料中,中審國際稱公司2012年年末凈資產為965.91萬元。經財政部、證監會核查,中審國際2012年年末的凈資產實際上為-128.18萬元,公司在報備材料中虛增了部分凈資產。同時,華寅五洲會計師事務所因對該財務報表出具了標準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也被認為把關不嚴。
作為注冊會計師行業的風向標,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應該勇于擔當起促進我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穩定發展的歷史重任,而且無論是在審計質量還是自身管理上都應成為標桿似的排頭兵。然而,無論是上述數字的變化還是獨立性的缺陷,它們都直指一些會計師事務所近年來對自身內部管理的忽視。
尤其是,自2011年以來,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掀起新一輪合并重組浪潮。這樣的形勢下,如何在擴大規模的同時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保持健全的內部管理體系,成為擺在會計師事務所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內部治理更加需要積沙成 塔。如今,日益龐大的組織結構令大型或特大型事務所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個趨于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合并后的總分所之間必須更加重視一體化經營管理及執業質量的提升。
事務所要在內部構建促進長效發展的監督機制。當前,事務所總所對分所的監督管理,采取的主要是事后檢查和備案的形式,忽視了對分所的執業過程控制。為此,事務所總所要積極聯動分所,形成合力,促進注冊會計師行業的執業水平上一個新臺階,真正實現國內會計師事務所通過聯合、合并做大做強的目標。
事實上,財政部就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年度報備的通報也為更多事務所提出警示。
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應當結合年度報備工作,對本所持續符合證券資格條件的情況進行自查;發生不具備證券資格條件情形的,應當及時向財政部、證監會提交整改計劃書,在規定期限內予以整改。
為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提供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服務的其他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應當嚴格遵守執業準則和獨立性原則。正在進行整合合并的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不得為對方提供年度財務報表審計服務。
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2013年度報備工作即將展開,財政部已經要求各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認真吸取2012年度報備工作的經驗教訓,及時、準確地提交各項報備材料,全面、真實地反映本所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不斷提高內部治理和一體化管理水平。
同時,財政部、證監會2014年將繼續對部分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持續符合證券資格條件進行聯合抽查,重點檢查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內部治理和一體化管理等情況,切實提高證券資格會計師事務所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執業質量,更好地維護投資者利益和資本市場秩序。
我們真切地希望看到,所有的會計師事務所都能真正從自我做起,扮演好市場經濟衛士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