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經濟給建筑企業發展帶來了極好的進展機遇,與此同時也出現許多挑戰和風險。其中,財務風險可能是致命的。所以,企業的經營者與投資方務必及時辨別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認識其危害,并調動全體職工干部的積極性、智慧,及時避免、解除、財務風險所產生的影響,確保企業能夠協調、有序、平穩地更快發展,不斷創造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一、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及形成原因
建筑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因素很多,既有來自企業外部的,也有企業內部自身的原因,不同類型的財務風險形成原因也不盡相同。1、宏觀經濟背景的影響。目前建筑市場仍處于市場化水平較低,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工程項目承接明顯不足,市場資源優化配置功能發揮,優秀建筑企業享受不到公正待遇的初級水平之中;另一方面,建設單位拖欠工程項目款現象嚴重,工程任意指定分包單位和材料供應商,導致施工困難、材料不能及時供應、施工進度頻遭外界干擾。這些因素均影響建筑企業的項目目標利潤,增大了企業財務風險。
2、投標不當。目前建筑市場投資者眾多,投資商趨利而來,導致建筑市場的不規范競爭。政府建設單位由于資金不足,通常要求建筑企業墊付大量資金并增收工程投標、履約等保證項目資金。一些建筑企業為了中標不顧自身財務狀況而競相壓低標價。通常需要貸款來籌集資金,以承接到工程。如果預期資產利潤率小于負債資金成本率,仍舊無法實現負債財務的互換流通作用,從而進一步擴大企業財務風險。這種低報價、高墊資和不顧自身施工能力情況下的中標,很可能導致建筑企業未來工程利潤低于期望利潤甚至發生虧損,進一步引發履約、支付和訴訟問題,導致企業面臨嚴重的財務和信譽危機。
3、施工組織不合理的設計和不合理的成本控制。許多施工單位在計劃施工策略時沒有使工作人員到場地去系統的調查研究,沒有按照之前的計劃與施工項目的大小作比較、以及與場地的復雜程度、特點和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出來的正確的施工方案,使施工的日期增加、用的大型機器增多、并且質量遠遠低于當初的計劃,導致成本的投用費用也隨之增加。此外,項目在進行中,許多單位不能很好的限制成本,使得材料、機械、人工等的費用造成很大的浪費,所需的管理資產增大,使一個完整的項目資金高出計劃,項目計劃收益高于實際收益。
4、工程資金不及時收回。工程結束后,許多施工單位沒有按時形成工程結束驗收的步驟、編制工程結束的打算,對計劃有變的地方或者因為客戶的因素形成的停止施工而造成的損失等沒能按時進行追加合同價款和現場的簽證,很大可能會形成工程資金凍結,沒能按時收回工程尾款,使企業資金緊張進一步惡化。同時因為施工決算沒能按時完成,使得工程保修時間增加,提高了工程保修的資金,使得成本增加,并提高了公司資金的危險性。
二、施工公司的資金風險的表現
1、從公司的經營效果上看,首要體現為利潤和公司營業額的下滑,盡管營業額在提高,但利潤卻一直下降,經營狀況惡化的子公司,資本投入遭到貶值。
2、從公司的資產結構上看,體現在大幅增長的應收款,沒有完成的項目迅速提高,資產質量上不來,經營成績下滑,潛虧的風險大大提高。
3、從公司的償債情況上看,體現在過多的舉債,沉重的利息,喪失到期債務的歸還能力,流動資金不足以償還,使得總負債高于總資產。
4、從公司現金流量看,表現為經營活動現金流入量低,缺乏償還即將到期債務的現金流,現金總流入小于現金總流出。
5、從公司的未來實力上看,企業不正確的擴大,過多過濫的投資,使得有較大的攤子,效益明顯下降。
三、施工單位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方法
1、有很高的風險意識。單位任何成員必須樹立正確的危機意識,面對不同的市場走勢,任何時候都要保持頭腦的清醒,分析各種問題的風險,制定出對待風險的合理措施。二是提前做風險分析。要努力做好風險的預測,把可能發生的風險問題分析透徹。也要設立專門的機構,安排高素質的專業人員,從公司自身的情況考慮,考慮風險的嚴重性和危害程度,提供可靠的依據為實施風險決策。三是風險決策要謹慎。為躲避失誤的風險決策,要征求充分的建議和意見。四是合同要避害。在簽合同之前,必須要掌握和熟悉國家的法律法規,認真攻讀,正確分析好合同,通過合同溝通的形式,對條例實施拾遺補缺,避免自身利益在條款中出現。
2、實施投標風險評估機制,正確的承接工程。承接工程是施工單位發展和生存的保證。施工單位獲取招標的文件之后,應當進行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全方面的考慮風險資本,合理理解招標文件,推測業主的要求和意圖,全方面分析投標人的心理,仔細的檢查圖紙,重復核實工程質量,分析合同樣本,形成投標風險評估的政策,從項目投資盈虧和企業自身實力的預測中確定單位的風險承受度,最后確定投標以及如何標價投標。投標進行中需要想到的風險評估因素主要有企業擁有的施工機械、企業所有的施工機械、設備不足時市場租賃的價格、企業財務情況和償債能力施工現場材料價格和成本、本單位勞動力和機器的生產率、本單位管理程度和質量安全水平的高低、本單位合同的管理高低和索賠實力等。
3、完善內部控制制度與成本管理。在企業項目施工過程中,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施工人員,所以施工現場條件、合同工期是首要因素,再考慮目標責任成本等因素并根據設計圖紙和技術資料,制訂出科學的、先進的、有效的、合理的施工方案。從而在短工期內以高質量完成,進而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時還要擬定經濟的、可行的技術組織計劃,列入施工設計方案。其次,要根據所選定的施工方案,大力加強責任成本管理,以責任成本為控制目標,加強對施工項目成本中材料費、人工費、機械費、間接費用等重點項目的監控,同時要及時開展調價索賠工作,定期進行精確的經濟活動分析,把成本費用控制在責任成本范圍內。再次,施工過程中在責任成本范圍內盡可能采用新設備、新技術,以節約材料與時間,降低工程成本、縮短工期,打造出質量、技術高超的建筑精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最后,要不斷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務必落實經濟責任制,規范經營行為,對失職行為實施責任追究制。
4、確定合理的負債數額,優化企業的資本結構。在施工企業普遍資金緊張的大環境里,施工企業需要負債經營,因為承接工程需要繳納投標保證金,并且在承接到的部分工程需要適當墊資施工。所以,施工企業會承擔由負債帶來的籌資風險來獲得負債經營獲得的財務杠桿利益。鑒于避免籌資風險,適度的負債經營是施工企業不容忽視的。負債經營適度,要求企業資本結構合理,企業負債比率與企業的具體情況相適應,從而實現風險和報酬的最佳比率。
5、分散并轉移市場風險的影響。企業在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方面,著重通過分散、轉移等手段增強對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首先,通過多元化經營或投資,有效地分散財務風險。施工企業在做好主業經營之外,完全可以經營與建筑施工有關的其他行業,如房地產、建材、裝修等,實現以主業為支柱的多元化經營,增強獲利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其次,施工企業要建立風險基金。為了避免因偶然性很大而損失有限的風險,企業啟用風險基金,在獨立于企業運營資金之外的貨幣資金中有計劃地提取一定數量,作為損失發生時的補償基金,有效防止風險發生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秀華.淺議建筑施工企業如何加強經營風險控制[J]山西建筑.2010(31)
[2]雒曉峰,江威.淺析施工項目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四川水力發電.2007(S2)
作者:張衛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