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內部審計在企業運營中得到了快速發展,并且在很多企業管理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企業內部審計人員不再是以往的后勤檢查者,轉而成為企業重要的監督管理者[1]。內部審計在不斷發展過程中也變得更加專業、客觀,對企業的生產和運營產生了重大影響。風險管理在企業管理活動中處于核心地位,通過風險管理進行企業內部控制能夠起到提高企業管理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目的。如何在企業運營中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大力提高風險管理的效果是企業內部審計和經濟管理者普遍關注的課題。本文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對企業內部審計進行了研究和探討。
▲▲一、風險管理和內部審計之間的關系
1.風險管理的概念
目前市場經濟逐漸向全球化和多樣化方向發展,各種不確定性的因素逐漸增加,企業在運營中也面臨著各種未知風險,企業是否能夠避免各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生存與發展,關鍵在于企業是否實行了有效的風險管理。可以說,企業控制風險的能力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市場競爭力[2]。企業風險管理包括制定風險應對策略、協調風險容量、減少運營損失等多個環節。企業的風險管理框架主要由戰略、經營、報告和規劃這幾個目標組成,企業風險管理的要素有運營目標、時間識別和風險控制活動等。企業進行風險管理是一個多方位、重復的過程,其中的每一個要素都會影響到其他因素。
2.內部審計是風險管理的構成部分之一
內部審計是在企業內部控制活動中產生的,并且在企業管理中不斷得到強化和完善。內部審計屬于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確認內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職能部門。目前內部審計提供的產品,已經逐漸轉化為以風險和內部控制為中心的產品。風險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延伸和發展,而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是密不可分的,那么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自然也是風險管理的重要構成成分。
3.內部審計能夠起到強化風險管理的作用
在企業面對的未知風險因素不斷增加的背景下,企業迫切需要加強內部風險管理。因此,企業內部審計部門應該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高度的責任感,運用識別、評估、調控等方式,制定合理的風險控制計劃,并實行內部審計工作以促進風險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風險管理中監控是其主要構成因素,即企業在風險管理中應該進行多方位的監控,并且適當加以改進。風險管理中的監控是一種持續性的活動,需要結合風險管理評才能達到應有的效果[3]。風險管理評價可以由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完成,也可以由內部審計部門和聘請的專家一起完成。企業風險管理方案在制定、評估和執行過程中,需要各方面的分工合作,這個過程涉及到多部門的溝通交流,必須由一個獨立的組織機構進行維護。內部審計部門作為企業中的獨立職能部門,正好可以起到良好的監督和評估作用。
▲▲二、企業風險管理對內部審計的要求
1.內部審計應該及時更新審計理念
企業審計部門應該了解內部審計在風險管理中的作用,以此更好地發揮內部審計的作用。內部審計的目的是實現企業的最終目標,改善企業的運營并增加企業的運營效益。因此,內部審計應該改變以往強化控制的方式,轉變為控制和規避企業運營風險,以此保障風險管理的有效性,達到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益的目的。內部審計中不但要有客觀的評述,也需要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議。風險管理要求內部審計在客觀監控風險管理有效性的同時,運用咨詢服務的方式協助進行風險管理和控制。因此,內部審計應該及時更新審計理念,以此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發揮最大的作用。
2.內部審計應該增強獨立性
企業風險管理直接關系到企業的運營目標能否實現,這些目標除了低層次的運營目標,還包括高層次的戰略目標。企業風險管理中為了實現管理目標,需要構建風險管理框架,構建過程涉及到企業的很多方面。董事會在這個過程中對企業的風險管理進行監督,其他人員根據規定的程序實施企業風險管理。董事會的監督管理主要通過內部審計人員的報告體現出來,這就要求內部審計人員對各層次的風險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并對高層次的風險管理進行評估。內部審計工作中工作人員應該考慮企業實際,從全局性的角度清醒地識別和評估各種風險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改進意見。這就要求內部審計部門具備應有的獨立性,并且享有一定的地位,便于在風險管理中行使權力。因此,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可以由董事會直接管理,審計部門需要及時向董事會報告風險管理情況,并提出科學合理的改善意見。
▲▲三、結語
內部審計是企業風險管理中的構成部分之一,企業開展積極有效的風險管理管理和風險審計,能夠很好地防范和規避風險。企業應該從風險管理的角度出發,及時更新內部審計中的審計理念,增強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以此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笑蕾.淺析風險導向的內部審計[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08)
[2]張其鎮.基于內部審計視角的全面風險管理審計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06)
[3]時現,田選章,于伯新.風險管理審計研究——基于企業內部審計視角的分析[J].中國內部審計,2010(06)
作者:汪健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