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集體資產是廣大農民辛勤勞動積累的成果,管好用好農村集體資產,對于增加農民財產收入、保護農民合法權益、保持農村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路經濟的高速增長和城鎮化進程的扎實推進,村級集體經濟得到長足發展,對于日益龐大的村級集體資產的管理,越來越成為當前農村工作的焦點和熱點。
▲▲一、村級集體資產管理現狀
(一)村級集體資產數量日益龐大。經過長年積累,村級集體資產總量不斷增加,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步伐加快,國家城鎮化進程的穩步推進,集體的原有固定資產、各種資源溢價明顯,貨幣資產有了明顯的增加;加之國家各種政策性征地、拆遷、城中村改造等,產生了巨大的補償資金。集體資產在數量上有了明顯增加,在質量上有了明顯提升,在資產結構上出現多元化趨勢。
(二)村級集體資產流失嚴重。一是各種債權債務復雜。形成原因復雜,拖欠時間長,清欠難度大,導致集體利益受損。二是管護措施不到位。重點體現:在固定資產管理上,缺乏具體的資產登記、管護等方面的制度,也沒有安排專門的看護人員,導致流失、損壞的現象發生;在集體土地審批上,未批就建、少批多建等現象,侵占集體土地。三是集體資產在承包、轉讓、租賃過程中,對集體資產不評估、低估、假評估,對集體資產作價偏低,造成集體經濟受損。
(三)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滯后。伴隨著集體資產存量的不斷擴大,增量的不斷增加,管理、規范集體資產卻相對滯后。表現在:一是相關制度、規范制定的滯后。雖然各級人民政府已經制定了各種管理辦法、規章制度,但由于這規章制度可操作性、適應性不強,造成很多制度落實不到位,執行力度不夠;二是村級資產管理意識滯后。由于目前管理村級集體資產的多為村民選舉產生的理財小組,理財小組的人員構成、知識結構,不能與龐大的村級集體資產相適應,村級資產增值、保值意識淡漠,處理村級集體資產隨意性強。
▲▲二、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滯后的原因
(一)制度層面。隨著村級集體資產規模的不斷增大,如何規范資產管理、如何提高資產經濟效益、如何與民主法治進程的要求相適應,需要設計便于操作、管理完善、執行便捷、利于監督的制度規范。不斷完善制度規范,力爭從法律層面制訂更高規格、更加完備的法律,約束管理人行為,將是今后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二)人員素質。現有的村級集體資產管理者,多為村民選舉產生的民主理財小組,但理財小組的成員,綜合素質較低,并不能正確行使管理的權利,發揮管理的效用,致使集體資產損耗。村組集體成員普遍的民主理財意識淡薄,對集體資產的關注度、關心度不夠,不關注長遠利益,只看重當前利益和眼前利益。
(三)監督層面。對現有集體資產管理人的資產經管、使用、處置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在資產管理過程中,隨意性較強,自主定價權、自由裁量權得不到有效控制。村民的民主監督權形同虛設,村務、財務公開不規范,不實行民主理財, 使集體資產使用缺乏有效監控,造成決策失誤,使集體資產受損。
▲▲三、加強村級集體資產管理的措施
(一)完善制度規范,制定相關法律。要盡快對農村集體資產管理進行立法, 以法的形式明確農村集體資產的所有權、經營權,規范集體資產的營運、出售、登記、報告制度。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凡涉及集體資產的重大事項,都必須經社員大會討論決定。建立健全民主決策制度、民主理財制度、資產管理公開制度,堅決執行民主理財、依法理財,確保資產管理的公開、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滿足村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將資產管理行為置于陽光下運行,置于村民的監督之中。同時,制定完善監督制度,對違反規定的行為,給予堅決和嚴厲的打擊。
(二)認真進行清產核資,摸清資產數量和結構。要改變重購置、輕管理的觀念,盡快進行集體資產的清產核資工作,建立相關會計賬務,進行正規核算;要建立詳細、全面的資產臺賬和流水帳,明晰各種資產的權屬,記錄資產的流轉和處理過程;要對侵占、挪用集體資產的行為和人員進行堅決制止,全面進行清繳。
(三)創新機制,不斷實現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要樹立科學理財的觀念,以實現村民利益最大化為目標,以對村民高度負責的態度,管理好集體資產;要引入科學的資產管理方法,對價值優勢明顯、經濟價值高的資產處理,要進行科學評估,確保資產交易、資產變買的公平;要探索代理記賬制,不斷拓寬代理記賬制的范圍,科學、規范的進行集體資產會計核算;要加強貨幣資金科學管理,確保貨幣資金的安全,在確保資金安全的情況下,積極拓展投資渠道,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四、結束語
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敏感性強,任務艱巨,亟需通過制定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行政和落實工作措施等方式加以整體推進。因此,一方面應當依托現代化信息網絡技術,建立農村集體“三資”網絡化監管體系;另一方面,應當著力推進集體資產經營管理各項制度建設,進一步規范農村集體資產產權登記、經營管理、民主監督等行為,確保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落實廣大農民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和收益分配權。多管齊下,使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真正納入依法有序的軌道,實現保值增值和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裕惠:加大管理力度讓法律守護農村集體資產[J].福建改革,2000.4
[2]陳標金、李大勝:城鎮化進程中廣東農村集體資產管理的現狀、問題和對策[J].南方農村,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