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政部會計司副司長 應唯
各位嘉賓,同志們,朋友們:
大家好!
非常高興能回到我的母校上海財經大學,參加本次XBRL學術研討會。首先,我謹代表財政部會計司向長期以來致力于XBRL研究的專家學者致以誠摯的問候,向關心支持中國會計改革與發展的老師、同學和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借此機會,也向 “上海財經大學會計信息化研究中心暨XBRL中國地區組織應用研究中心”成立表示熱烈的祝賀!
會計信息化是我國“十二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會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會計信息化在整個會計工作中具有穿針引線、上下聯通的關鍵作用,是實現我國由會計大國向會計強國跨越的重要推動力和首要突破點。近年來,財政部順應信息技術發展要求,緊密圍繞會計改革發展需要,在會計信息化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一是聯合九部委成立了會計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全面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意見》;二是在國家標準委支持下,成立了全國會計信息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發布了XBRL系列國家標準;三是制定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通用分類標準,已連續三年分步實施;四是制定發布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對信息化環境下的會計工作和會計服務予以規范;五是逐步推進會計無紙化考試和會計人員管理信息系統建設,不斷提升會計信息化管理水平,等等。通過上述工作,會計信息化工作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法規制度不斷健全,標準體系逐步形成,企業會計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上述成績的取得,有賴于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大力支持,有賴于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更有賴于廣大會計專家和學者的研究與貢獻。
同志們,朋友們!
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會計信息是國民經濟重要的基礎性信息,深度挖掘會計信息資源的價值、創新會計信息資源利用方式,不僅有利于提升會計服務經濟社會的能力,對于增強宏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協同性也具有積極作用。
目前,信息網絡技術創新異常活躍,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一個國家的戰略性資源,“云計算”、“大數據”等重大技術創新深刻地改變著人們對信息資源的利用方式。做好新時期的會計信息化工作,不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更是信息化時代賦予會計工作新的使命。在推進會計信息化工作中,有許多深層次的理論問題和緊迫的現實問題,比如,會計與信息化如何更好地結合?在推進會計信息化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市場和政府的作用?如何提高會計信息的價值,實現“信息共享、互聯互通”?如何有效提升企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化水平?如何培養會計信息化人才?等等。上述問題需要我們站在全局的高度認真研究解決,這需要更多的研究機構和專家學者貢獻你們的智慧。
因此,“上海財經大學會計信息化研究中心暨XBRL中國地區組織應用研究中心”的成立,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于提升我國會計信息化研究水平、促進會計改革與發展將產生重要的影響。借此機會,我提三點希望:
第一,準確定位,明確目標。要把中心建設成為一個高水平的會計信息化政策研究與人才培養的學術機構和應用研究基地。首先,中心的主要任務是會計信息化政策研究,要從事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會計信息化政策研究;其次,中心是個學術機構,要重視基礎性研究,強調學術視角和科學性,保持學術獨立性,做出學術貢獻,對我國會計信息化政策的制定提供堅實的基礎;第三,要在加強基礎研究的同時,還需加強相關應用研究;第四,既要做研究,還要培養人才,人才培養是我們會計信息化事業最根本和長遠的問題,也是高校的根本任務;最后一點,無論是做研究,還是培養人才,中心都應當是高水平的,我們要緊跟時代步伐,力求開拓創新,引領未來發展。
第二,開放合作,廣納英才。要把中心建設成一個充分開放的、與政府、會計界、軟件商、國際社會,以及其他的研究機構等各方面緊密聯系和合作的機構。研究課題的設置要完全開放,研究結果和數據也應該完全開放。更重要的是人員要開放,不僅要有自己的專職人員,更要吸納大量的兼職研究員,以課題為導向,只要從事我們計劃做的課題的研究者都可以成為中心的重要成員。換句話說,我們要通過研究中心這一平臺,廣泛發掘和儲備人才,整合研究力量,建立中國會計信息化暨XBRL研究的“智庫”,為會計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優質的智力資源。
第三,求真務實,有的放矢。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最基本的原則之一。會計作為一門應用型管理學科,其發展本身就是一個理論和實踐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相互統一的過程。會計信息化的研究更是要遵循信息技術發展規律,把握信息時代會計發展的脈搏,推進信息技術更好地指導會計實踐。中心在開展各項研究時,要善于調查研究,廣開言路,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努力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學性、創造性、前瞻性和實用性,切忌閉門造車、無的放矢。
同志們,朋友們!
今天的XBRL學術研討會,云集了來自學術界、企業界、軟件業、咨詢研究機構和監管部門各方面的精英,是各方思想和見解融合碰撞的好機會。借此機會,我也想就XBRL應用發展涉及到的一些問題談談個人的想法,與大家探討交流:
第一,XBRL是否有價值?如果說數年前我們最初接觸XBRL的時候,各方對這個問題還見仁見智的話,那么今天,我想這個問題的回答已經簡單多了。全球范圍XBRL的成功應用,已經充分顯示了它的價值。采用XBRL的重量級機構在全球比比皆是,隨便列舉一下,就有澳大利亞和荷蘭政府、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歐洲銀行監管委員會以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等。而據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統計,采用IFRS分類標準的國家就有新加坡、丹麥、韓國、日本、以色列、澳大利亞、荷蘭、智利、南非、西班牙、英國、阿聯酋,當然也有我們中國,可以說是遍布全球。全球這么大規模的應用,本身就說明XBRL的價值。
第二,XBRL的核心價值是什么?通過XBRL領域7年的工作體會,我認為XBRL的核心價值是通過標記的方式實現報告數據對計算機的“可讀性”。其本質是報告數據業務層面的標準化(傳統的報告格式也有標準化,但只是技術層面的標準化),其目標是實現業務層面的自動處理。打個比方,計算機就像文秘人員,而文秘人員也有層次之分。以前的計算機就像打字員,雖然也是在處理文件,但任何文件對它來說都沒有什么區別,因為它理解不了所處理文件的含義,只是在做機械性的處理。而有了XBRL,計算機就成了秘書,它在處理文件時會做出分析、判斷等高級處理。這就是XBRL的核心價值——它把信息技術的優勢應用到財務報告處理的更高層次。
第三,XBRL能用多久,會不會像移動網絡技術一樣很快被新一代技術所取代?我認為不會。如果我們認同對數據進行標記從而實現業務層面標準化的思路,就不需要擔憂這個問題。因為這個思路是XBRL根本性的特征,所有遵循這種思路的技術必然是相互兼容的。而且以XBRL目前運用的規模來看,一旦產生新技術新語言,這種新技術新語言也必然選擇兼容XBRL的路線。正如GSM移動電話網絡,無論移動網絡技術怎么發展,GSM始終是語音通話主要兼容的基本技術方案。
第四,應用了XML后是否還需要考慮應用XBRL?我認為需要。XML目前在監管部門的應用已經有了一定規模,然而這些應用多半依賴某一家IT廠商,形成XML化的業務標準,一般只著眼于服務該監管機構,最終往往在局部形成標準壟斷甚至數據壟斷。XBRL則是一套開放性標準,通過一致的方法對數據進行標準化,向更多使用者提供互通性。我們在推進XBRL應用和通用分類標準實施中一直克服困難堅持開放分類標準,就是為了維護XBRL的這種根本價值。
以上是我對XBRL發展應用中一些問題的看法,不一定準確,望能與大家切磋交流。同時,我和我們的團隊還有很多尚未找到答案的問題,例如,XBRL何時可以真正替代傳統財務報告?XBRL報送形成的大數據如何運用?通過這些數據能創造怎樣的價值?監管部門如何切實加強合作,充分發揮XBRL的潛在優勢?對這些問題,我們委托上海財大研究起草XBRL應用戰略白皮書,試圖做出一定程度的解答。同時,我們也希望通過今天的研討,各方面專家能夠給出更多的啟迪和指引。
最后,預祝本次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并衷心希望“上海財經大學會計信息化研究中心暨XBRL中國地區組織應用研究中心”揚帆起航,在服務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征程中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爭創佳績!
謝謝大家!
(此文系應唯副司長4月14日下午在XBRL應用學術研討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