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現代化企業制度日趨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在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控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就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進行論述,針對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法,并對提出的方法進行淺析。
1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為了保護企業資產的安全性和完整度,是為提高財務會計報告和相關信息的質量而制訂、實施的一系列方法。實施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旨在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法規和公司內部的規章制度。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對防止企業財產流失,保障企業健康、有序發展有著重要作用。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企業在守法的基礎上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是保證資產安全、提供制度保障的需要;是支持企業經營、管理決策和對營運活動、業績的監控;是切實加強企業管理,提升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的需要。
2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
2.1 企業部分基層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缺失
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因其自身特點,經營、管理網點遍布全國,經營業務種類齊全,從融資到投資項目開發,從承攬、承包工程到現場管理,從集團公司到分公司再到項目部,在這個龐大又復雜的管理體系中,企業中的部分管理人員對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而企業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程度則取決于經營決策者的主觀意識和偏好。一些企業雖早已改制、轉型,但公司結構尚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制衡機制,沒有結合建筑施工企業自身特點和會計制度要求實施內部會計控制。長期以來,一些企業仍沿用“一支筆”的審簽規則,企業的重大經營業務事項由決策者個人或少數幾個人說了算,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失誤、資金流失,乃至蒙受巨額虧損,生產經營難以為繼。
2.2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執行力度不夠
與部分基層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缺失相比,一些企業的中上層管理機構為了實施內部會計控制,制訂了一系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但因建筑施工企業經營跨度較大,雖有規范的內部會計控制設計,卻難以有效執行。具體表現在:①個別基層項目單位沒有按照會計制度要求合理配備會計人員,不設或僅設一名會計人員辦理全部業務,沒有采取分離控制措施,會計人員職業操守缺失,舞弊現象時有發生;②授權審批體系存在缺陷,辦理經濟業務時,未經過規定程序授權批準,越權管理、隨意調整業務流程;③內部會計控制監督因企業的特殊人事安排,使得管理者難以監督或疏于監督;④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政策和程序一經確定,就將其束之高閣,缺少必要的監督和評價。
2.3 內部監督部門缺乏合作
當前,我國建筑施工企業,尤其是上市企業內部監督機構雖較為齊全,有監事會、紀檢監察和內部審計等,但缺乏協同合作,達不到應有的監督效果。長期以來,監督部門不能對部分基層項目進行內部審計或定期、不定期的監督、檢查,而缺乏合作具體表現在:一些單位會計工作中存在會計信息不完整、弄虛作假和舞弊的現象;一些基層單位會計工作流程沒有嚴格的復核制度,導致證賬、賬表、賬實不符;一些基層單位因疏于對現金進行定期盤點和檢查,導致公款私存,私設“小金庫”,亂收亂支的情況發生;一些單位因受制于人情和權力,難以選聘到有道德并具備專業能力的高素質會計人員,無法保證財務報告、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一些單位負責人將主業以外的收入私設賬目,與相關人員合謀私分,據為己有。上述諸多現象表明,在缺失有效的內部監督情況下,僅憑會計監督難以發揮應有的力度。
3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措施和對策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以遵循國家相關法規和內部規章制度,保證資產安全,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完整,防止舞弊為目的設置的。因此,只有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使其與會計業務相關的控制制度得以實施,才能保證企業財產不流失,會計數據真實、可靠。
3.1 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配套指引中,雖未明確將其作為獨立部分,但它已通過企業各項經濟業務活動的信息反映、服務和監督表現出來。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企業需根據實際情況,制訂一系列與會計業務相關的、合理、可行的控制制度;科學地配置一套保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得以有效運行的措施和方法。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設計和保證執行措施應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①按會計制度要求依法設置會計組織,明確會計崗位職責,合理配備會計人員,會計人員定期輪崗,相互制約。企業基層單位不能因為小而不設置會計組織,不能為了成本效益而不配備或不合理的配備會計人員。②依據國家《會計法》和會計準則要求開展會計核算業務,按會計業務核算流程合法取得和填制原始憑證,設置賬戶、登記賬簿,編制、報送、保管財務會計報告。③按規定的程序和授權審批權限辦理財務收支事項,要明確職責權限范圍,避免越權審批、違規辦理;要職權分離,財務收支事項的審批責任人與經辦人必須職權分離,不能由一人辦理財務收支業務。④要加強企業資產安全控制,保障資產不流失,財會部門要與相關資產管理部門互相配合,完善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對賬和應收賬款催收制度和貴重物資限制接近制度等。要妥善保管涉及資產的各種文件資料,重要的文件資料應當留有備份;要定期對實物資產進行盤點,并將盤點結果與會計記錄進行比較,如果不一致,應查明原因,明確責任,作出處理;要嚴格限制無關人員直接接觸諸如貨幣資金、貴重物資等變現能力強的資產。
3.2 內部監督與內部控制、審計相結合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監督部門應當聯動,形成協同合作的監督效應。內部監督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內部監督中的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改進企業內部環境,評價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發揮著重要的監督作用。建筑施工企業應將內部審計、監督的重點放在基層單位,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適時開展專項審計,對重大的、需管控的經濟活動適時開展重點審計。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的內部控制審計是企業外部監督和評價的一種重要形式和必要補充,必要時企業也可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實施內部控制審計。建筑施工企業既可以實施內部監督中的內部審計控制,也可實施內部控制、外部評價的內部控制審計,二者的有機結合可以彌補不足,擴大監督效果,以利于改進和完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3.3 制訂并健全內部會計控制自我評價體系
建筑施工企業應根據本行業的體制特征、管理性質和生產經營規模等因素,設計出一套適宜內部會計控制的自我評價體系,該體系應包含可操作的評價標準、評價程序、評價方法和獎懲條例。高管層應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經常性地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評價。根據評價結果,評價部門應形成書面的評價報告,闡明本次評價涉及到的范圍、所用的方法、存在的缺陷和改進措施等,并提出對相關當事人給予獎勵或懲罰的建議。報告應及時報送相關部門和高管層,為改進內部會計控制提供決策依據。
建筑施工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高管層、相關部門協同合作,落實并實施,旨在實現預定的控制目標。應在保證企業實現長遠發展目標的前提下,結合基層實際情況設計適合本企業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立并實施內部會計控制,為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目標的實現提供合理保證。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
[2]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0.
[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S]. 1999-10-31.
[4]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講解[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俞文青.施工企業會計[M].第四版.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