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 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探討

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探討

【摘要】,如何創新會計實驗教學模式,提高會計實驗的教學質量,是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在分析目前會計實驗教學和會計實驗教學傳統模式存在不足的基礎上,提出了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并探討了該模式的內涵、特點、程序及案例,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關鍵詞】 高校 會計實驗教學模式 探究性實驗教學

會計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而會計實驗教學是強化實踐環節的一種基本教學方式。通過會計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會計理論和方法,提高學生專業操作技能,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然而現實中,會計實驗教學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
一、會計實驗教學現狀反思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的需要,不少高校建立了會計實驗室并配備了相應的實驗設備,以更好地開展會計實驗教學。但大多數高校會計實驗教學仍然沿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即由教師講解或演示實驗過程,然后給出一些經濟業務項目,讓學生自己操作。教師做,學生看;教師寫,學生記。學生要按教師設計好的方案,模仿著開展實驗。
傳統的實驗教學實際上是一種“填鴨式”教學模式,它旨在“照單抓藥”,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和創新的想象力往往被壓抑。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是依葫蘆畫瓢,被動地模仿教師的操作技能,丟失了獨立自主的思維能力,埋沒了求知似渴、主動探索的潛力。
傳統實驗教學模式還是一種“報賬型”的實驗教學模式,它把實驗看作是一種技能訓練,就是教會學生進行賬務處理,未能從知識、能力、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素質上去培養學生。在教學方法上,傳統會計實驗教學僅停留在“師傅帶徒弟”的較低層面上,學生往往只關注會計信息的生成過程,難以領會會計信息的真實價值,更談不上培養深刻的思考能力和再學習能力。
二、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內涵與特點
1. 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內涵。我國《現代漢語詞典》將探究定義為“探索研究”或“探尋追究”。從基本含義上講,探究的目的是獲得知識、學問和真理,探究的途徑或方法是搜尋、調查、研究、檢驗。
美國學者杜威最早提出要在教學中使用探究方法。20世紀初,美國不少教育工作者認為“通過直接教學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科學知識、概念和原理是科學的教育方法”。但是,杜威不贊同這種純書本學習的觀點。他指出:“科學教學過于強調信息的積累,而對于科學作為一種思考方式和態度沒有予以足夠的重視”,“科學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或方法”。
2. 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的特點。
一是有利于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是讓學生親自經歷探究式實驗過程,讓學生參與討論、參與決策、參與評價。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與傳統實驗教學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學生不再一味地看教師做,聽教師講,而是在確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由自己進行方案設計,進行實驗操作,并做出結論,改變了過去教學過程全由教師大包攬的狀況。探究性學習氛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現意識,使學生切實感覺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是教學課堂的主體,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是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創新精神。實施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會計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它能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并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和持久性。
三是有利于挖掘學生的潛力。傳統的會計實驗教學模式往往是教師牽著學生鼻子走,致使學生無暇顧及創新思維。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能給學生提供主動探求知識的寬松環境,讓他們在成功的設計和實驗操作的愉悅情緒下,充分發揮自己的思考能力,在對未知領域的探索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實驗操作和驗證,積極地思考,從中迸發出更多的智慧和靈感。四是有利于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溝通協調能力。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更多以分組的形式進行實驗,大家一起參與實驗過程,共同討論、共同決策、共同評價。它強調人與人進行交流溝通,強調培養團隊合作精神,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其溝通協調能力。探究性實驗教學還重視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正確引導,并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三、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基本程序
探究性會計實驗教學模式的基本程序包括六個環節,即: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表達和交流、反思與評價。
1. 提出問題。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以問題為提領,圍繞問題而展開。問題是實驗探究的前提,而問題源于對企業實際經濟業務的處理或實驗處理結果的思考,創設與探究實際經濟業務處理問題的情境,旨在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這一環節必須起導向作用,著力構建問題情境,并引導學生對問題情境深人思考,發現問題并從中提出一個經過探究實驗可以解決問題的方法。
2. 建立假設。通常一個問題提出來以后,立刻會引起學生的解釋欲望,學生試圖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對問題的處理作出判斷,提出解決方案。其實,這種判斷和解決方案是根據學生個人的經驗和知識所建立的一種假設。學生的假設既為進一步的實驗探究提出了方向,又在假設過程中得到了探究性訓練。教師在這一環節必須引導學生通過查閱書籍、上網瀏覽等途徑,篩選其中有用的信息,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假設。
3. 設計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方案是實驗探究過程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實驗能否成功的關鍵。實驗方案要使探究的操作步驟有序、有據,而設計實驗方案是從操作的角度將探究的猜想具體化、程序化。一般先根據探究要求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法,然后根據方法確定所需的實驗材料,最后按這些方法構思出操作步驟。教師在這一環節必須引導學生根據假設,設計合理、詳細的實驗探究計劃,并檢查學生的實驗方案,給予適當的指導。
4. 實施實驗方案。事實是檢驗結論的唯一標準,假設的真偽只有通過實驗來驗證。如果不進行實驗,實驗探究便無法進行下去,所探究問題的結論也不可能形成。教師在這一環節必須引導學生根據所設計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提醒學生注意規范操作,如實記錄數據。
5. 表達和交流。組織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并與實驗前的猜想進行對比。實驗探究過程和結果應組織小組或班級進行討論,讓學生交流參加實驗的體會,哪怕是一點心得和認識,實驗小組每一個成員都要談出自己的看法、虛心傾聽別人的見解,相互學習,互相促進,努力完善整個實驗計劃。
6. 反思與評價。這一環節實際上是一個總結經驗過程。教師指導學生對探究問題的表述是否科學,提出的猜想是否被事實與證據所證實,設計的方案是否有效,給出的結論是否正確等進行反思與評價。發現自己與他人的長處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具體的改進建議。這種反思與評價需要學生從全面的角度來認識和思考問題,促使學生用嚴謹的態度來進行實驗探究。
四、探究性實驗教學案例
1. 實驗內容:探究錯賬更正的方法。
2. 實驗形式:分組實驗。
3. 實驗材料:記賬憑證、賬簿、鋼筆、直尺。
4. 實驗過程:圍繞錯賬更正方法的實驗內容,教師與學生或學生與學生,以互問互答的方式完成上述會計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六個基本程序。
師:會計賬簿登記的依據是什么?
生:會計憑證。
師:會計人員在登記賬簿過程中如果發現金額出現錯誤,那么如何去更正?
屏幕顯示畫面①:賬簿記錄1頁,其中有一筆轉字29號的經濟業務,正確金額應為3 684.00元,但誤記金額為6 384.00元。

生:直接在賬簿上進行更正。
師:假設這個思路是正確的,那么我們大家動手實驗,將賬簿記錄的錯誤金額更正為正確金額。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進行了實驗探究,得出以下操作要點。操作要點①:有的小組將錯誤金額中的所有數字“6 384.00”全部劃線,并在劃線上方空白處填寫數字“3 684.00”;有的小組只將錯誤金額中的個別數字“63”劃線,并在劃線上方空白處填寫數字“36”。操作要點②:有的小組劃一條線以示注銷;有的小組劃了幾條線以示注銷。操作要點③:有的小組用紅字劃線以示注銷;有的小組用藍字劃線以示注銷。操作要點④:有的小組用紅字在劃線上方空白處填寫正確的數字;有的小組用藍字在劃線上方空白處填寫正確的數字。)
師:大家很快完成了實驗操作,各個小組互相討論一下,哪些操作要點是可取的?
(各小組學生圍繞上述四個操作要點各抒己見,積極表明自己的觀點,又反駁與自己對立的觀點。在爭論中大家意見漸趨一致,緊接著教師用提問方式總結觀點。)
生:應將錯誤金額中的所有數字“6 384.00”全部劃線,并在劃線上方空白處填寫正確數字“3 684.00”;應劃一條線以示注銷;應用紅字劃線以示注銷;應用藍字在劃線上方空白處填寫正確的數字。
師:為什么只劃一條線,而不是幾條線?
生:劃一條線可以使原有數字清晰可辨,以待備查;若劃幾條線,原有數字不易辨認。
師:為什么用紅字劃線,而不是用藍字劃線?
生:紅字可以表示“刪除”或“沖銷”的意思。
師:為什么用藍字填寫正確的數字,而不是用紅字填寫正確的數字?
生:藍字可以表示“補充”的意思。
師:大家通過實驗,最后在討論的基礎上概括出操作要點,這種操作方法稱之為“劃線更正法”。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填寫正確數字時還須由更正人員在更正處蓋章,以明確責任。
生:實驗時我們都忽略了這點。
師:賬簿記錄錯誤已經得到更正,似乎證明了我們當初假設的思路是正確的。
屏幕顯示畫面②:賬簿記錄1頁,其中為轉字29號的經濟業務,原誤記為6 384.00元的錯誤金額已經更正為正確金額“3 684.00”。

師:大家看另一畫面,你能發現什么?
屏幕顯示畫面③:記賬憑證1張,憑證上正確金額3 684.00元誤記為錯誤金額6 384.00元。

生:記賬憑證的金額有錯誤。
師:記賬憑證的錯誤與賬簿記錄的錯誤同出一轍?
生:它們的錯誤相同是因為賬簿是依據記賬憑證直接登記的,記賬憑證錯會導致賬錯。
師:分析得很正確,大家再思考,“記賬憑證錯導致賬錯”的情形,我們可以采用“劃線更正法”嗎?
生:當然可以。賬簿記錄的錯誤金額可以劃線注銷并更正,記賬憑證上的錯誤金額也可以劃線注銷并更正。
生:不過,會計原理告訴我們,記賬憑證上的金額不允許直接更改或更正。
生:既然不允許直接更正,那么那我們干脆不更正記賬憑證上的錯誤金額,只更正賬簿記錄上的錯誤金額,這樣總算可以了吧?
生:只更正賬簿記錄的錯誤,不更正記賬憑證的錯誤,就會導致賬簿記錄的金額與記賬憑證的金額不一致,這顯然有違于“憑證是賬簿登記的依據”原則。
師:大家討論得很好,“劃線更正法”對于“記賬憑證錯導致賬錯”的更正還不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生:看來“劃線更正法”并不是萬能的。
師:的確是這樣。因此我們應該反思一下當初假設的實驗思路。當我提出“如何更正賬簿記錄金額錯誤”這個問題時,大家只考慮了“賬簿記錄金額錯誤”這一事實,而沒有考慮“賬簿記錄金額錯誤”產生的原因,這樣就忽略了另一條實驗思路,因此我們應完善一下當初的思路,即應從“賬簿記錄金額錯誤產生的原因”這個角度來設計實驗思路。一般來說,對于“記賬憑證正確而賬錯”的情形可以采用“直接在賬簿上進行更正”,即采用“劃線更正法”,而對于“記賬憑證錯導致賬錯”的情形就不能采用“劃線更正法”。
生:那“記賬憑證錯導致賬錯”的情形該用什么方法處理呢?
師:這是我們下次實驗課所要探討的內容,大家課后可以先行思考。
【注】 本文系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校級課題(課題編號:XJKT2012A012)的研究成果。
主要參考文獻
1. 靳玉樂.探究教學論.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甘敏.淺議錯賬更正的方法.科技信息,2009;15
3. 靳玉樂.探究教學的學習與輔導.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4. 常小勇,孫毅等.會計綜合模擬實驗課程的教學組織與考核.財會月刊,2013;2
5. 楊定泉.會計實驗教學體系構建初探.財會月刊,2010;15

【作  者】
甘 敏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增城學院 廣州 511363)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