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利用我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2009 ~ 2011年的數據,以CCER數據庫對關聯方交易的分類為依據,通過借鑒國內外成熟的研究結果,構建以盈余質量反應系數為基礎的理論分析模型。運用該模型就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對盈余質量的影響進行實證研究,揭示出關聯方資產租賃和關聯方擔保與抵押對盈余質量影響的規律,并提出有關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 關聯方交易 盈余質量 證券市場
一、引言
根據有關文獻的研究結果,我國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手段主要有兩大類:一是打“擦邊球”,鉆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的空子;二是通過操縱經營活動來達到避稅、扭虧、增發新股等目的。但是隨著我國相關法律法規和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上市公司想利用會計政策的選擇來操控盈余的空間越來越小,因此它們只能通過操控經營活動來進行盈余管理。而關聯方交易具有復雜性和隱蔽性等特征,僅CCER規定的關聯方交易種類就高達28種,且每一種對盈余質量的影響又各不相同。因此,關聯方交易越來越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睞”。
關聯方交易隨著證券市場的發展日益多樣化和經常性。根據對上市公司年報的統計,2009 ~ 2011年三年中,我國上市公司中總共發生了 63 800次關聯方交易,累計金額1 197 061億元 。其中:2009年發生了26 086次關聯方交易,累計金額105 629億元;2010年發生了17 051次關聯方交易,累計金額1 062 247億元;2011年發生了20 663次關聯方交易,累計金額29 185億元。
二、關聯方交易和盈余質量的理論分析
(一)關聯方交易的理論分析
1. 交易費用理論。交易費用理論認為,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之一,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工具就是價格機制。對于企業內部而言,其行政手段是內部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企業可以在內部組織鏈條上尋找市場,也可以通過宏觀市場來進行交易,關鍵點在于交易費用。交易費用理論還認為,交易是研究經濟活動的基本單位,康芒斯在《制度經濟學》一書中指出,交易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市場交易,即交易的主體以市場為載體進行交易;二是管理交易,即處于同一組織、同一集團中的其他單位之間通過上下級關系作為紐帶進行交易;三是配額交易,即政府與市場其他交易主體的交易。以市場經濟為主體國家的交易類型主要是市場交易,交易的媒介物是無形的市場,而市場對資源的有效配置與交易費用有密切的關系。
2. 委托代理理論。委托代理理論認為,現代企業的兩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化是構成委托代理理論的基礎。受托人和委托人通過委托代理合同確定委托代理關系,這種委托代理關系的續存是以受托人能長久持續地為委托人帶來效益,實現他們的預期目的為依存的。受托人(公司高管人員)為了獲得更高的薪酬,必然要使公司每年的會計盈余符合預期盈余。當本期盈余難以達到預期盈余時,受托人會利用職位優勢操控企業經營活動進行盈余管理,使得最終的報表盈余符合預期盈余。而當上市公司當期盈余超過預期盈余或者高管通過其他途徑可以獲得比正常報酬更好的利益時,就會發生管理層“尋租”行為,這符合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符合理性“經濟人”假設。而當公司股權分散或者短期投資者較多時,公司股東往往難以形成一致決定對管理層進行有效的監督,這也為管理層的“尋租”行為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二)盈余質量的基本理論
1. 盈余質量的含義。盈余質量是指會計盈余對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的相關性,即會計盈余反映企業未來現金凈流量的程度。一般可以從兩方面分析盈余質量:①審查上市公司是否遵循了會計準則來記錄公司業務,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為了達到避稅、避免ST、配股等目的,把本來是當期確認的收入、費用提前或者推后計入到其他會計期間,導致本期的會計報告盈余失真。②審查上市公司是否存在通過操控經營活動來進行盈余管理的行為。隨著我國會計準則逐步完善,上市公司進行盈余管理的空間越來越小,于是高管便采取犧牲上市公司未來盈余能力的辦法來滿足當期報告盈余的需要。
2. 盈余質量的衡量方法。目前比較認可的盈余質量評價方法是基于股票市場對于盈余質量的反應程度來得出盈余質量反應系數(ERC),以此來評價公司盈余質量。從上述盈余質量的含義中得知,盈余質量高的公司,投資者能夠比較好地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而投資者預測公司未來的經營業績主要看公司股票的市場表現,因此從股票市場公司的股價角度來分析公司的盈余質量是比較合理的。鑒于此,本文采用了盈余質量反應系數來評價公司的盈余質量,盈余質量模型為:
Ri,t=α0+β1EPSi,t/Pi,t-1+β2SIZEi,t-1+β3Qi,t-1+β4
RDAi,t-1+β5BEATi,t-1
此模型以Ri,t(t+1期四月份的收盤價/t期四月份的收盤價)為因變量,以EPSi,t/Pi,tl1為自變量,同時以資產規模等為控制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得出系數。如果系數顯著為正,則說明投資者認可公司的盈余質量;如果顯著為負,則說明投資者認為公司的盈余質量不高。
三、實證分析
(一)假設提出
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之間的資產租賃是關聯方交易中的一種重要類型,根據對2009 ~ 2011年上市公司年報數據統計,發生過上市公司租賃代理方資產(1051)和關聯方租賃上市公司資產(1052)的家數分別是579(家)和436(家)。資產租賃分為融資性租賃和經營性租賃,無論是何種租賃形式,其前提均要求資產所有權方提前支付購買資產的價款,所以在一定金額上的租賃可以為租賃方帶來收益。但是當經常性發生資產租賃則會過度占用資產所有權方的現金、損害資產所有權方長期盈利能力、影響其盈余質量?;诖耍疚奶岢黾僭O一:關聯方之間的資產租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企業的盈余質量,當超過臨界點時則會降低企業的盈余質量,即關聯方之間的資產租賃與盈余質量呈倒U型關系。
從關聯方交易發展的過程來看,2001年以前是以資產置換為主,在2002年以后關聯方之間的相互擔保迅速增加。2009 ~ 2011年,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擔保與抵押(1071)和關聯方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與抵押(1072)的家數分別是450(家)和870(家)。其實,擔保的本質就是一種隱性債務,被擔保方一旦難以履行償債義務時,擔保方就得代替被擔保方履行償債義務,這增加了擔保方的財務風險。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設二: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擔保會降低公司盈余質量;關聯方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盈余質量,當超過臨界點時會降低盈余質量,兩者呈倒U型關系。
(二)樣本選取和指標設計
1. 樣本選取。本文選取2009 ~ 2011年我國深滬兩市的上市公司作為研究樣本,關聯方交易數據來自于北京色諾芬信息有限公司CCER數據庫,并且在此基礎上剔除了金融業上市公司以及三個年度內財務數據不全的上市公司。經過整理最終得到22個行業(按照CSRC的行業分類)的樣本為5 683個(含年度重復計算)。
本文采用的統計軟件和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17.0和Excel,其中數據的處理選用了Excel,回歸分析以及數據的描述分析選用了SPSS17.0軟件。
2. 指標選取。本文所用到的各變量如表1所示:
3. 模型構建。本文的研究模型建立在盈余質量反應系數的基礎上,并根據需要增加了公司規模、資產負債率、托賓Q值、貝塔系數作為控制變量。研究模型如下:
Ri,t=α0+β1EPSi,t/Pi,t-1+β2EPSi,t/Pi,t-1×RT+β3
EPSi,t/Pi,t-1×RT2++β4SIZEi,t-1+β3Qi,t-1+β6RDAi,t-1+β7BEATi,t-1
根據前面假設,如果β1顯著為正,則說明會計盈余E與市場回報R之間顯著正相關,即會計盈余存在一定價值相關性。如果β2顯著為負,則說明隨著關聯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盈余質量。如果β3顯著為正或為負,則說明關聯方交易與盈余質量之間的系數是一個一元二次方程,關聯方交易的發生對盈余質量的影響存在一個臨界點,超過這個臨界點就會有截然不同的影響。
(三)描述性分析
1. 關聯方之間租賃資產和上市公司作為收支的其他關聯方交易的描述性分析。
由表2、表3可知,在2009 ~ 2011年中,上市公司租賃代理方資產(1051)、關聯方租賃上市公司資產(1052)分別是579、436。從中看出,關聯方之間資產租賃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關聯交易方式,特別是隨著輕資產理論的進一步完善,這有可能成為一種主要交易方式。
2. 關聯方之間提供擔保和抵押的描述性分析。表4、表5分別列示了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擔保和抵押的描述性統計及關聯方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和抵押的描述性統計,從中可以看出,關聯方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1072)的均值0.422 7比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擔保(1071)的均值0.202 7高,說明關聯方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發生頻率高于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擔保的頻率。
(四)回歸結果
本文分別對以上所提出的兩個假設進行了回歸分析,結果如下:
1. 對假設一的檢驗。由表6、表7可知,1051的系數是RT的一元二次方程:0.217+10.769×RT-19.534×RT2,說明對于上市公司租賃關聯方資產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隨著關聯方比例的提高,其盈余質量會上升,但是當超過臨界點時,其盈余質量會下降。通過計算得出,其頂點是RT=27.57%。1052的系數也是RT的一元二次方程:1.770+15.112×RT-0.491×RT2,也呈倒U型關系,其頂點是RT=15.38%,當RT<15.38%時,隨著關聯方比例的上升,盈余質量會提高;當RT>15.38%時,隨著關聯方比例的上升,盈余質量會下降。當上市公司向關聯方租賃資產且金額和頻率都比較小時,市場會認同這種做法,這對上市公司的盈余質量是有利的。而當金額過大且經常發生時,市場則會懷疑公司存在財務困境或者存在向關聯方企業輸送利益的嫌疑。而當上市公司租賃資產給關聯方時市場也會有類似的反應。因此假設一得到驗證。
2. 對假設二的檢驗。表8、表9分別列示了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擔保和抵押(1071)的系數及關聯方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和抵押(1072)的系數,從中可以看出,1071的系數是RT的一元一次方程:0.991-1.905×RT,二次項系數不顯著。這說明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供擔?;蛘叩盅簩嶋H上增加了上市公司的負債和財務風險。從回歸結果來看,EPSi,t/Pi,tl1的系數為正,表明其會計盈余具有正向相關性,但是隨著關聯比例的上升,其會計盈余質量會下降,這驗證了本文的假設二。
1072的系數是RT的一元二次方程:0.338+0.019×RT-0.006×RT2,二次項系數在10%的水平上顯著,且當RT=1.58%時,一元二次式達到坡峰,此時1072的系數為0.338 3。這表明在關聯方企業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或者抵押的初始階段,報表使用者還是比較認可的。但是,隨著提供擔?;蛘叩盅旱谋壤粩嘣黾?,公司盈余的不確定性在增大,證券市場的反應增加了擔心。經驗證明,上市公司過多地依靠關聯方提供擔保或者抵押,是因為上市公司與關聯方企業之間達成了一種“合謀”,試圖實現上市公司和關聯方企業的“雙贏”。
四、小結
本文選取我國上市公司2009 ~ 2011年三年的財務數據,分別對關聯方之間租賃資產和關聯方之間提供擔保對盈余質量的影響進行了回歸分析,得出如下結論:
1. 上市公司向關聯方租賃資產和關聯方向上市公司租賃資產雖然與公司盈余質量都呈現倒U型關系,但是兩者對盈余質量的影響程度和范圍是不一致的。其中上市公司向關聯方租賃資產在RT=27.57%達到臨界點,當RT<27.57%時,隨著關聯比例的升高,關聯方交易能提高公司盈余質量;當當R>27.57%時,隨著關聯方比例的升高則會降低公司盈余質量。對于關聯方向上市公司租賃資產的業務,其臨界點為RT=15.38%,其峰值與上市公司租賃關聯方資產的峰值是不一致的。
2. 上市公司向關聯方提高擔保和抵押時,隨著關聯比例的升高,會降低公司的盈余質量;而對于關聯方向上市公司提供擔保和抵押業務,兩者之間呈倒U型關系,即當RT=1.58%時,一元二次式達到0.338 3的坡峰。
主要參考文獻
1. 黃本堯.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監管問題研究.深圳證券交易所研究報告.深證綜研字第0073號,2003-05-27
2. 洪劍峭,方軍雄.關聯交易和會計盈余的價值相關性.中國會計評論,2005;1
3. 余明桂,夏新平.控股股東、代理問題與關聯交易:對中國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南開管理評論,2004;6
4. 陳曉,王餛.關聯交易、公司治理與國有股改革——來自我國資本市場的實證證據.經濟研究,2005;4
5. 季春.關于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盈余管理的探討.經濟師,2008;8
6. 周潔,陶晶.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現狀研究.財會月刊,2013;8
7. 楊生祥.我國上市公司關聯方交易信息披露問題探討.會計研究,2011;7
【作 者】
何 彥(副教授)
【作者單位】
(常州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經貿系 江蘇常州 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