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4年1月1日起,財政部新修訂的《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高等學校會計制度》、《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等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正式實施。
為了確保這些會計制度更好地落地,近日,財政部會計司、干教中心聯合舉辦了新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培訓班。
無論是分行業重新梳理和修訂多個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還是為此積極培訓并加快落實政策,財政部的目的都是希望全面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核算和管理水平,從而為公共資金的使用裝上“安全鎖”、“防盜門”。
這些努力也成為我國政府會計改革之弦上彈出的有力音符。
讓財政資金在事業單位花出“效益”
新《中小學校會計制度》最大的亮點是對中小學會計科目設置和會計報表格式進行了必要的調整和補充,并對相關會計科目加以標注,區分了義務教育階段與非義務教育階段設置。
新制度還具體規定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可以使用和不得使用的會計科目以及義務教育學校經費需求全額納入政府財政保障范圍,這使得中小學校會計核算更加明確。
武漢理工大學特聘教授胡喻山分別參與了兩次《中小學校會計制度》的修訂工作。
他告訴記者,隨著十幾年來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學校會計制度的改革進程也不斷加速。
兩次修訂間隔15年,新修訂的《中小學校會計制度》全部納入公共財政改革的相關內容,嚴格按照制度管理國家的錢,特別是將財政補助收入區分為公共財政預算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撥款,這些改革將更加清晰、全面地反映政府對中小學校的投入。
事實上,會計制度除了可以監督管理公共資金外,也發揮了引導公共資金流向的作用。特別是在一些西部地區,通過設置詳細的會計科目,可以明確中小學支出的方向。另外,新制度也可以在防范“小金庫”的同時,加強教育經費投入的質量,從而讓錢真正花出質量,花出效益。
此次,《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修訂歷時最長。可以說,修訂后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關鍵詞就是會計信息的完整性。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財務處處長黃素芳告訴記者,修訂后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明確規定了基建投資業務相關數據定期并入高校會計“大賬”,增強了高校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同時,新制度統一要求將校內獨立核算單位會計信息納入高校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反映,從而增強高校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比性。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修訂創新引入了“虛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的要求,更加真實地反映了資產價值,特別是可以反映出高等學校事業單位的完整財務狀況。盡管是“虛提”方式,但其也體現出了加強高等學校資產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同時也對公共產品或服務成本核算提出了要求。
借力培訓為財務人員解惑
但是,新制度的實施也讓多年使用舊制度的財務人員在并賬及雙軌核算上產生困惑。據了解,財政部會計司在其舉辦的新行業會計制度培訓中,專門就為何要修訂、如何修訂、新舊制度如何銜接等內容進行了全面深入講解,及時為一線工作的財務人員解答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另外,在修訂《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過程中,中國農業科學院參與了模擬測試階段的工作,按照模擬測試的方案完成了新制度的模擬建賬、試編以及模擬測試工作,這為之后正式執行修訂后的《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打下了堅實基礎。
中國農業科學院財務局會計處處長謝惠娟表示,此次修訂新增加了與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收支兩條線、政府采購、政府收支分類等與財政改革相關的會計核算內容,實現了會計規范與其他財政法規政策的有機銜接。
另外,修訂后的《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創新引入了“未確認的無形資產登記簿”核算要求。科學事業單位的很多科研項目歷經時間較長,通過這樣的明確要求,可以讓科學事業單位在以財政性資金投入的、以取得無形資產為目的的科研項目通過驗收后,根據實際支出金額登記為“未確認的無形資產登記簿”。這進一步規范了科學事業單位的會計行為,確保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為進一步強化科學經費管理奠定了基礎。
“在實施一段時間后,我們內部也要借鑒財政部會計司此次培訓方式,結合實施過程中的困惑進行培訓,進而把新制度深入推行下去。”謝惠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