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已在全國推開,對全國會計管理部門來說,其首要難題是無紙化考場和設備如何解決?陜西省財政廳用自身實踐提供了一個可供各地借鑒的模式: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引入社會力量和資金,按照財政部門制定的標準進行考場硬件建設并配置人員進行管理維護,然后由財政出資購買其服務。此舉收到了節省財力、物力、人力之效。
陜西省財政廳把政府購買服務引入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的探索是從2012年開始的。“從外部來看,廣大財會類畢業生希望多增加幾次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機會,以幫助他們實現就業。從財政廳內部而言,我們有提升會計管理工作水平、強化會計人員服務工作的要求。這兩個方面的需求促使我們做出了這樣的工作創新。”陜西省財政廳副廳長王范儒這樣表示。
陜西是教育大省,財會專業學生眾多,每年報名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數近20萬,考試組織工作是陜西省財政廳每年的一項艱巨任務。此前,陜西在無紙化考試中主要是租用大中專院校的計算機教室作為考場。隨著考試人數的逐年增加,問題開始顯現出來:各院校計算機配置參差不齊,考試時間與學校教學時間也不好協調,而且學校的機房容量有限,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動輒數萬人應考,考場分布過于零散又不利于考試工作的組織。
如果要自建一個1000臺機位的考點,所需要的一次性投資以及后續承擔的人員工資、設備折舊、場地租賃等各種費用預計有近千萬元。更為重要的是,這樣規模的考點,需要配備30名左右的技術及管理人員,而在省級會計管理人員編制只有8人的情況下,很難完成全省無紙化考試的組織工作。
通過多方調研論證,陜西省財政廳最終選擇向社會公開招標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省級無紙化考場建設管理的思路。
2012年,經過嚴格的招投標程序和多方考察,陜西省財政廳最終選擇了第三方服務機構,由后者負責省級會計無紙化考試考點建設及管理。
合作雙方的責權利非常清晰:省財政廳規定考場設置的標準,第三方服務機構按照標準負責承擔考場建設、考試各項設備購置、人員配置、軟硬件維護、管理等工作并負擔相關費用;省財政廳負責監督考試期間的考務管理,按照政府采購招標價格支付服務費用。
2013年2月份,設有1080個考試機位的陜西省會計無紙化考試考點在西北稅務學校正式建成。同時,這里也成為陜西省會計考試指揮中心,其中的考試管理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全省各地各考點情況。
考點的建成讓陜西省的會計管理工作者們感到欣慰,而一筆數額巨大的經濟賬也讓他們堅定了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決心。經測算,2013年會計從業資格、初級職稱無紙化考試采取租賃方式實際支出考務費305萬元,比2012年支付同類考試考務費用降低了65萬元。
成效遠不止于此。省級會計無紙化考點建成后,先后承擔了2013年兩次會計從業資格無紙化考試、2013年會計專業技術資格初級無紙化考試和省級單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無紙化考核,有15.5萬人次在省級無紙化考點順利完成了考試。這不但滿足了省級財政會計管理機構的各類會計考試任務,而且對會計管理工作也發揮了十分明顯的促進作用。
更為重要的是,它還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會計人員快捷方便考取會計從業資格的需求,贏得了會計人員對于會計管理工作的好評和支持。
由于設備先進、管理規范、價格便宜,省級無紙化考點還承擔了財政部門多項業務培訓,發揮了財政信息化培訓平臺作用。在不承擔會計考試任務期間,省級無紙化考點還可承擔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高級陜西省網上閱卷和高級會計師網上評審工作。
記者了解到,省級無紙化考點成功的示范效應,在陜西省所轄12個市區獲得了積極響應。按照陜西省財政廳的統一部署,各市區參照這一模式都建成了考點。
至此,以省會計考試指揮中心為核心,以12個市區考點為節點,以網絡視屏為技術支撐,能夠實時指揮、監控的全新信息化、無紙化的陜西省會計信息化考試體系,已全面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