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高職院校往往在校企合作方面建設乏力,因長效實訓基地缺乏等原因而以手工模擬實習代替校外會計實務的真正有效實習,甚至干脆取消專業教學實習。作為高職院校,應把工學結合作為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點,不僅不能取消或減少會計實訓,更應積極加強校企深入合作,創新全真型會計專業實訓模式,不斷提高會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本文擬對此進行探討。
1 會計實訓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知識產生于實踐,能力形成于實踐,素質在實踐中養成。會計專業比其它社會科學更注重實踐性和應用性。因此,會計實訓是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其重要性主要體現:一是通過會計實訓此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點,能夠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培養學生知識整合能力;二是通過會計實訓能增強學生的技能操作能力,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獨立反思、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通過會計實訓能增加學生自信,培養學生應對壓力,增強毅力的能力,并強化團隊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四是通過會計實訓能培養學生自我完善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提高其科研創新和創業能力。
當前,在會計專業人員就業方面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一是會計專業應屆學生經驗不足,上崗適應期太長,難以找到理想工作;二是企業急缺經驗豐富的會計專業人員,即使是高薪也難以找到。這充分反映了搞好會計實訓教學在會計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2 會計實訓通常模式存在的問題
在大多數高職院校,在會計實訓方面多采用文字描述實訓模式和仿真原始憑證實訓模式。
文字描述實訓模式要求教師用文字或語言設定并描述各項經濟業務事項發生的時間、內容和金額等前提資料,再推出相關原始憑證要求學生進行實訓的模式。其優點是學生可比較快熟悉會計實務操作的流程,但其缺點是這種實訓場景與企業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有很大差距,只比較適合會計專業初學者學習。
仿真原始憑證實訓模式是指只對仿真原始憑證進行實訓,而沒有上述的文字或語言描述。此種實訓模式雖然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原始憑證的識別和操作能力,但是存在的突出問題是比前面的文字描述實訓模式更加割裂了原始憑證與企事業單位經濟業務事項的聯系,只能培養學生的某項單一技能。
在本質上,文字描述實訓模式和仿真原始憑證實訓模式與日常會計教學中文字敘述的會計業務事項還是具有近似性,其共同的缺點是忽視學習者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培養。學生難以把原始憑證與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緊密聯系起來,也無法感覺到會計工作在企事業單位運行中的具體作用。學生按照實訓大綱的操作要點就能夠很容易的完成各項會計模擬實訓任務并取得好成績。當學生就業后到了實際會計工作崗位就會發現很多的知識和能力在學校沒有學到,尤其是難以辨別真實企業所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所反映的內容,無法對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準確的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導致學生上崗適應期被迫延長,也影響學生的職業后續發展。
3 加強校企深入合作,探索全真型會計專業實訓模式之思考
3.1 “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內涵與核心
“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即是指立足校企合作平臺,真賬實作,并由校外會計實踐專家親自指導學生進行進行會計實訓。
“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的核心:走進會計專業學生實訓的第一現場,將真實企業所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搬進課堂,實現會計實訓與會計實務工作的直接對接,切實提高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實踐動手能力,特別是增強會計專業學生根據真實原始憑證對經濟業務事項所做出的職業判斷能力。
3.2 “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建設要點
(1)爭取企業支持,嚴守商業秘密。“全真型”會計實訓所需要的原始憑證及所反映的有關企業經濟業務運行信息屬于企業的商業秘密范疇。為此,院校首先要積極獲得企業自愿、真心、真誠的支持。同時,院校也要采取以下措施嚴守商業秘密:一是院校與企業要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并明確保護商業秘密的責任;二是可以對真實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等相關會計資料進行復印或掃描、打印,并實行封閉管理,確保商業秘密不泄露、不外傳。
(2)優選企業,分類選擇代表。不是所有的企業都適合建設成“全真型”會計實訓基地。院校必須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根據具體培養目標選擇各方面有代表性的企業作為合作對象。既可以是工業、房地產、銀行等各具特色的企業,也可以是會計代理記賬機構。
(3)注意企業經濟業務事項原始憑證的典型性。及對真實企業的真實經濟業務事項原始憑證應當有所取舍,避免重復,不能照搬照套,而是應選擇一些不重復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進行會計實訓,所選擇企業的真實經濟業務事項的原始憑證必須具有典型性。
(4)關注連續進行的企業會計業務實訓。既要考慮“本月合計”之類的通常實訓,又要考慮“上年結轉”、“本年累計”、“結轉下年”等會計實訓項目,使會計實訓在時間上有一定的連續性。為讓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會計的連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所必備的會計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會計職業判斷能力和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考慮爭取讓學生對企業3-5月經濟業務運行原始憑證進行連續實訓。
(5)加強校外會計實踐專家全程指導工作。高職院校教師的優勢是理論知識扎實,但比較缺少經驗。企業會計骨干的優勢是經驗豐富,但理論可能不夠系統。在會計實訓工作中,要切實發揮校外會計實踐專家的積極作用,提高會計實訓的針對性,彌補校內教學的短板。為此,高職院校要積極聘請企業會計實踐專家擔任學生會計實訓的指導教師,指導學生真賬實做。當然,他們應具備比較熟悉企業工作流程和會計處理程序,具有較豐富的會計實踐經驗和較強的指導分析能力。高職院校會計教師要積極當好配角,協助校外會計實踐專家開展會計實訓教學組織工作,并把握機會學習體驗交流會計知識、技能和技巧。
3.3 校內模擬會計實訓與“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的有效銜接
要真正建設好“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需得到企業的大力支持,非常不易。同時,重視“全真型”會計實訓也不意味著不再需要校內其它模擬實訓。根據專業技能形成規律,我們不僅不能忽視校內其它模擬實訓,反而要更加重視兩者的銜接。其目的是通過兩者的銜接,構成一個技能訓練循序漸進的遞進體系。當然,校內其它模擬實訓的重點應是會計專業的基本技能培養。而“全真型”會計實訓應著重于實踐對理論的反思、綜合技能的檢驗和會計職業判斷能力的鍛煉。為切實讓“全真型”會計實訓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全真型”會計實訓前,可以聘請退休會計師提前指導學生校內其它模擬實訓,以便更好的做好兩者的銜接。
3.4 “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教學質量考核
“全真型”會計實訓模式要取得更好的效果,建立和落實“全真型”會計實訓質量考評體系是關鍵。此體系應遵循“過程+結果”原則和企業院校共同評價原則。具體指標可從綜合會計專業技能、職業習慣養成、職業判斷能力、團隊協作、溝通協調能力等方面進行考核。
參考文獻
[1]鄭維.校企合作下的高職會計專業實訓項目研究[J].科技信息,2012,(27).
[2]郭素娟,張衛紅.高職會計專業群校企合作開發課程的實施與規劃[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4).
[3]侯君邦.校企合作是會計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根本之路[J].人力資源管理:學術版,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