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百色市財政共投入“三農”資金772724萬元,其中:中央和自治區補助717912萬元、市級配套7484萬元、縣級配套47327萬元。為確保財政支農投入效益,百色市各級財政部門通過加強基礎管理、開展支出績效、加強預算編制執行等措施,進一步提升財政支農績效。
一、強化財政支農基礎管理。重點抓好相關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和有關績效考核辦法的制訂和修訂,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全市支農數據統計管理,加強對市直農口部門人員、資產、收入、支出等基礎數據的統計分析;加強對縣(區)支農統計工作的指導,推動建立上下聯動、數據共享、及時迅速的財政支農數據統計機制。通過專題培訓和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平臺加強對國家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和財政支農成效的宣傳,促使各項支農惠農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二、切實加強支農預算編制執行管理。加強預算編制基礎性性工作,細化預算指標,將支農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國庫集中收付、支農資金整合、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項目投資評審、政府采購、“兩基”建設和審計檢查結果等有機結合,努力提高預算編制水平。繼續強化預算執行管理,圍繞全年支農支出進度達到94%以上的目標和提高支農預算執行的及時性、均衡性、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加強對各級財政支農預算執行的分析指導,重點對執行進度較慢部門、科目、項目的督導、通報、約談和分析,進一步強化各級和有關部門預算執行績效意識和責任主體意識。
三、開展各類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按照財政部的統一部署和要求,聯系有關部門,對現代農業生產發展、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等開展績效考評工作,提高支農資金使用效益。其中右江區、田陽縣和凌云縣獲得2011-2013年縣級財政支農績效考評獎勵,田東縣在2012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資金縣級績效考評中獲得優秀。
四、加強資金管理和監督。密切配合專項資金督查審計,積極配合上級部門開展了中央財政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水利專項資金、財政扶貧專項資金、移民項目資金、農機購置補貼等專項資金檢查工作。同時還積極協同有關部門制定農作物良種補貼、漁業用油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實施方案以及農機、扶貧、移民等專項資金督查方案,加大了對惠民惠農資金監管力度。
五、加大財政支農項目資金檢查調研力度。建立定期和不定期財政支農資金檢查工作制度,開展經常性的專項檢查和跟蹤問效。2011-2013年百色開展財政支農資金和財政扶貧資金專項檢查、土地出讓收益計提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使用管理情況專項檢查、水利財政政策投入落實情況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落實情況督查等,發現問題并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杜絕財政支農資金被擠占、挪用和截留現象的發生。同時,對扶貧資金實施情況、林果經濟發展情況、現代農業發展問題、中央財政科技示范推廣體系建設、促農增收等深入調研并形成總結匯報材料,為上級和有關部門提供決策依據,,有效保障了我市支農專項資金的安全和高效。
稿源: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