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引入
進出口業務,顧名思義,是由進口業務和出口業務兩部分組成。而進出口業務的會計核算,則是既要對企業從事的進口業務又要對出口業務進行核算的會計工作的總稱。進出口業務與傳統的商品流通業務相似,都包括了采購、儲存以及銷售三個環節。但是不同于普通的商品流通業務的是,進出口業務涉及到的情況更加復雜,不僅需要對本幣以及外幣進行正確的核算,還要收到國內市場以及國外市場的雙重影響(張文啟,2005)。因此,正確認識進出口會計核算的難點以及特點,有利于對進出口涉及到的相關業務進行正確地核算。
▲▲二、進出口會計核算的特點
(一)使用“復幣式”記賬方式
所謂“復幣式”即同時在會計核算時反映本幣和外匯的一種記賬方式。在進出口會計業務的會計核算的時候,需要首先設置相關的外幣賬戶并進行正確核算,如“應收外匯賬款”和“預收外匯賬款”等等,并在這些賬戶下進行本幣和外匯的雙重核算,即所謂的“復幣式”記賬方式(王舒,2003)。這種復幣式的記賬方式使得進出口企業的會計核算有別于一般的商品流通企業的會計核算。
(二)成本和盈虧核算的雙重性
進出口企業在進行進出口業務的核算的時候,不僅應當正確核算企業總的銷售成本和利潤,還應當分別對進出口業務的盈虧以及成本進行核算(王舒,2003)。首先,在進出口企業的利潤表上應當反映出該年度的總體利潤和成本,以及收支情況。其次,對于出口業務,應當進行“出口每美元成本”的核算;同樣,對于進口業務,應當進行“進口每美元賠賺額”的核算(將玉明,2002)。由于進出口企業的特殊性,只有采用成本以及盈虧的雙重核算方式才能正確核算企業的成本和盈虧情況。
(三)需要對匯兌損益進行核算
進出口企業的業務由于涉及到了國內和國外雙方,因此需要對匯兌損益進行核算。我國企業會計準則以及相關規定指出,我國的匯率制度采用“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并且按照規定的要求,進出口企業的會計核算應當采用人民幣作為記賬本位幣。因此,進出口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的時候應當考慮即期匯率制度對其業務產生的各種影響。由于會計收入、支出的確認時間與實際收入、支出的確認時間是有差異的,這種時間上的差異一旦和匯率結合起來考慮,就會對企業的整體損益產生影響(張文啟,2005)。因此,需要對匯兌損益進行核算也是進出口企業會計核算的特點之一。
(四)受我國法律法規以及國際法律法規的雙重約束
進出口企業由于其特殊性,必須既要遵循我國的相關法律和法規制度的規定,又要受國際上的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將玉明,2002)。首先,我國對于進出口企業設立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例如,《海關專用繳款書》和《海關行政事業收費專用票據》等相關法規,以及“人民幣外匯價排表”等相關規定。另外,我國法律法規還規定,進出口企業可以選擇采用各種不同的貿易方式,例如:來料加工、來樣加工、易貨貿易、進料加工、以產頂進等等,并且對于這些不同的貿易方式,法律法規還規定了各不相同的優惠政策和會計核算方式。進出口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必須要遵循這些國內相關的法律法規規定。其次,進出口企業還需要遵循國際慣例的規定,以正確地進行會計核算。
(五)收入和成本的核算有別于普通的商品流通業務
有別于僅僅在國內進行的普通商品流通業務,進出口企業采用的收入和利潤的確認方式方法與之不同。普通的商品流通企業往往只有一種價格,但是進出口企業由于涉及到國內外的業務,往往會采用不同的價格基準進行商品的價格核算(將玉明,2002)。進出口企業的出口商品價格的確認應當以FOB(即離岸價)為準,而在進行進口的商品的價格確認時應當以CIF(即到岸價)為準,而普通商品價格由于不受進出口以及匯率的影響,因此會計上在進行價格確認的時候往往只有一種價格,這也是進出口企業不同于一般商品流通企業的會計核算的一大特點。
▲▲三、進出口會計核算的難點
(一)收入、成本以及庫存商品核算上存在困難
首先,進出口企業在收入和成本,以及庫存商品的會計核算上都存在困難。如前所述,由于進出口企業在確認商品價格的時候需要使用到FOB、CIF等等,因此出口銷售收入的核算以及進口銷售成本的核算也存在難度。并且,收入和成本的確認時間的問題也是一大難點。進出口企業的財務人員在進行會計業務的核算的時候,需要根據FOB、CIF等相關價格確認基準進行會計做帳。這其中的賬務處理或者分錄的處理是非常復雜的,在此不再贅述。其次,由于進出口企業的主要業務流程就是采購、存儲以及銷售,因此,從最初的采購活動到最終的銷售完成必然會產生一定的時滯性,由于收到匯率變動以及產品或者存貨跌價的影響,給進出口企業庫存商品或者存貨的價格和以及其單位成本的計量帶來一定的難度。最后,按照我國《會計法》和《企業會計準則》以及其他相關的規定,進出口企業的業務所發生的國內費用和國外費用必須按照規定分別進行有關會計處理。即進出口企業在發生的國內費用應當計入“經營費用”科目,而發生的國外費用應當沖減銷售收入或者計入銷售商品的成本(王舒,2003)。這種需要分別對不同性質的費用進行會計處理也為進出口企業的會計核算帶來了困難。
(二)匯兌損益的確認以及計量
匯兌損益,顧名思義,即進出口企業在各種外幣業務的會計處理的過程中,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匯率而產生的會計記賬本位幣在金額上的差額。如前所述,由于進出口企業的會計收入和成本的確認時間與實際收入和成本的確認時間有一定的出入,因此會產生匯兌損益。《企業會計準則》對進出口企業的匯兌損益的核算進行了詳細的規定。規定指出,進出口企業應當首先設立“匯兌損益”的會計科目,并且定期對匯兌損益進行正確地核算,即按照會計當期期初或者是在業務發生的當時的掛牌匯率對匯兌損益進行會計上的確認和計量(王舒,2003)。因此,綜上所述,進出口企業在會對損益的核算上面可能也會遇到困難和障礙。
(三)出口退稅核算上的難點
出口退稅對于進出口企業在進行出口活動的時候,是一項有利的政策。進出口企業的商品需要按照相關規定進行出口退稅的核算。進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稅主要包括“先征后退”和“免、抵、退”稅兩種方式。出口退稅的相關規定對企業進行出口商品的應交稅金的核算有著約束作用,但是其在核算上卻十分繁瑣,會計賬戶和會計處理也十分復雜(王舒,2003)。“先征后退”的出口退稅方式,顧名思義,即對出口的商品采取先征收關稅,在出口的時候再采取退稅的一種繳稅方式。而“免、抵、退”稅的繳稅方式即對不同類型的商品采取免繳關稅、抵繳關稅或者退關稅的方式。這兩種出口商品的關稅繳納在會計處理上各不相同,進出口企業財務人員需要根據國家的相關規定和商品的分類進行賬戶設置和分錄的處理,以準確核算出口商品的關稅繳納情況,這對于進出口企業的會計核算也帶來了相當的難度(張文啟,2005)。
(四)涉及的其他相關業務多
最后,進出口企業的基本會計核算還和很多相關的業務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例如,和進出口的外匯核銷業務以及進出口的信用證結算業務就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由于進出口外匯核銷業務和進出口的信用證結算業務本身就十分復雜,再和進出口企業的基本會計核算業務聯系在一起,更加增添了進出口企業會計核算的難度。
▲▲四、結論
進出口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在會計核算上有別于一般的商品流通企業,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在會計核算上的各種難點。雖然進出口企業在收入、成本、盈虧的確認和計量、匯兌損益的核算方面以及出口退稅方面存在會計核算上的困難,但是通過加強企業會計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相關會計處理能夠有效的加強進出口企業的會計核算。如何更好地加強進出口企業的會計核算和會計處理,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張文啟.淺談易貨貿易進出口業務的核算 [J].對外經貿財會,2005(10)
[2]王舒.淺談進出口業務會計核算的特點以及難點 [J].對外經貿財會,2003(05)
[3]將玉明.匯兌損益對企業的影響與外匯風險防范 [J].上海會計,2002 (04)
【作者簡歷】楊阜平,女,1978年12月出生,漢族,北京人,經濟師,國際注冊內部審計師,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學士學位,本科學歷,財務經理,主要從事財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