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加大在建設領域內的投資,近期,國家投入4萬億資金用于基礎建設,面對這種情勢,業主方的成本管理成為市場競爭中的重點。針對建設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內的成本管理,必須始終貫穿于建設工程的整個過程。主要包含了工程的決策階段、設計階段、招投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及運行維護階段,做好對每個階段的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1 建設工程全生命周期成本精細化管理概念
1.1 全生命周期成本構成
建設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主要由土地、資金、建造及管理等四個方面成本構成。開展成本管理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費用的利用率,減小不必要成本的支出,確保資金利用達到最優。
業主方通常利用下面公式進行價值評估:
V=F/C,其中V指工程性價比,F\指工程的性能、收益,C指成本或花費。
企業利用上述公式,結合建設工程實際情況,對工程的價值進行評估,做到資金使用的最優化。
1.2 項目成本管理方法——目標成本管理
目標成本管理主要包括目標成本與動態控制。目標成本要以經驗數據庫、市場情況為基礎,實現對目標成本的動態監控。目標成本管理的動態控制就是PDCA循環,如圖1。
圖1 成本管理動態控制PADC循環
2 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成本的精細化管理
2.1 項目決策階段的成本管理
項目決策階段是通過對建設工程項目的實際操作性展開相關討論,對多種建設方案進行詳細的對比,最終決定最優方案的過程。科學的建設工程項目投資是以合理的項目決策為基礎的,項目決策的合理、科學與否,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給建設工程的成本管理帶來不利。決策階段的成本管理任務主要由業主方相關管理小組承擔,是整個成本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因此,編制的成本管理計劃應該全面考慮工程全周期內的各種因素,比如材料價格的漲跌變化等,使成本估算工作對控制項目成本發揮重要作用。除此之外,項目決策階段還應具有長遠眼光,考慮工程建設完成后對環境等的影響。
2.2 項目設計階段的成本管理
項目設計階段是建設工程由計劃變為實體的重要工作階段。做好設計階段的相關工作,能在最大程度上縮減工程成本的支出,提升建設工程的經濟效益。所以,要進行周密詳細規劃,嚴格執行相關設計審批制度,使建設工程的設計符合工程成本管理的要求。
(1)國內的設計工作通常由建筑師等專業人員來完成,更加重視建設工程的功能,對于其經濟因素考慮的較少。如果在設計階段有成本管理人員參與,使設計工作從開始就考慮工程的經濟因素,做到每一項設計工作經濟最優化。同時,投資成本一旦確定,建筑師等專業人員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采用經濟效益與設計工作相匹配的方案。
(2)使用設計招標的方式,盡量選擇經濟性最優的設計方案。建設工程主體部分及其附屬部分盡量一塊招標,采取多家設計單位共同競爭的方式,積極組織相關專家進行經濟、功能等方面的對比。如此,既能選擇專業素質較高的設計單位,又能選擇最優的設計方案,在保證建設工程質量、功能的基礎上,達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2.3 招投標階段的成本管理
招投標階段的成本管理需涉及到工程決策、設計、施工、運營等多個環節,在整個程序沒多大的變動,但在詳細內容尤其是招投標評審人員的選擇等方面則要求較高的專業性。業主方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展開這個階段成本管理的工作。
(1)必須全面考慮投標企業的施工能力、市場信譽、財務資金能力等,對各工程的投標企業進行嚴苛的資格審核。
(2)評標人員以“固定量、競爭費、市場價”為基礎開展評標工作。“固定量”是指在滿足建設工程質量的前提下所需消耗,評標過程中若投標文件出現比市場定價低的情況,企業為了獲標而采取低于工程成本的方式投標,那么視為廢標,無效投標。“競爭費”是指考察投標企業的實力,考慮企業管理費、利潤等競爭費,但對國家強制規定費用不得用于競爭,比如安全文明施工費等。“市場價”是指考慮市場風險的基礎下,投標使用當時當地的人工、材料等單價。
(3)建立投標企業的相關檔位,比如業績、信譽等,對于那些信譽不良、資質不符合的企業,將之加入黑名單,避免以后同其合作。
2.4 施工階段的成本管理
(1)全力減少設計變更。建設工程施工階段,許多原因能引起設計的變更,相應的引起工程量的變,必須要減小設計變更量。一是嚴格禁止故意采用設計高標準,使得工程量加大,增加資金投入,除了影響項目工程功能等需要變更的情況,通常情況下禁止設計變更。二是針對必須進行設計變更的,其涉及的費用,必須經業主方、施工方、監理方三方面共同簽字方能有效。三是業主方可安排相關管理人員進駐施工現場,實時掌控工程變更情況,做到對建設工程成本的有效管理。
(2)強化施工現場簽證程序的嚴密性。《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GB50500-2008)的頒布與實施,增加了工程量計價、工程款支付、索賠證據、竣工結算等內容,業主方管理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此規范執行簽證程序,保證簽證的不遺漏,確保最終成本核算的正確性。
(3)提升業主方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建設工程成本管理中,人的因素最為重要,所以提升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素質顯得很有必要。定期開展對相關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制定合理的檢查制度,落實獎懲制度,及時獎賞,及時懲罰,充分調動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同時,積極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做到不僅熟悉相關法律知識,而且精通專業技能。
2.5 竣工階段的成本管理
項目完工后必須盡快組織相關人員進行竣工結算。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施工合同、招投標文件、施工的工程量清單等進行最終的核算,最終體現業主方在成本管理工作方面的成效。同時,進行項目竣工總結工作,積累經驗,為未來的建設工程的成本管理提供參考。
2.6 運營維護階段的成本管理
業主方往往忽視建設工程運營后的成本管理,降低建設工程運營經濟效益,提高了成本,如圖2所示。
圖2 費用與維修關系圖
從上圖可知,投入一定的維修資金,不僅能提高建設工程的安全性,還能提升其經濟性。
3 結語
業主方應對項目全生命周期內的成本進行精細化管理,不僅考慮建設工程的決策、設計、施工等成本,還應重視運營維修成本,做到項目全生命周期內成本支出最低。業主方的成本管理直接關系著建設工程的經濟效益,如果缺乏成本管理意識,那么會增大成本管理難度,不利工程的順利建設。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必須制定合理的成本管理計劃,實現資金高利用率,實現建筑單位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任國強.基于范式轉換角度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價管理研究[J].中國軟科學,2003,(5):148-151.
[2] 戚安邦,孫賢偉.論建設項目工程造價管理范式的科學轉換[J].南開管理評論,2005,(8):73-78.
[3] 董士波.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9.
作者簡介:楊洪慶(1979—),男,廣東梅縣人,綠地集團城市公司成本負責人,碩士,研究方向:項目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