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經濟、科技的迅猛發展,市場競爭的日趨激化,決策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成本作為一定時期內生產特定種類和數量產品的耗費,是任何時代任何企業管理中都十分重要的一個部分,成本管理是一個內涵豐富、應用廣闊的范疇,它從時間上包含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又從管理的層次上包含了計算和核算管理。現代企業的成本管理要從過去單純的事后反映發展到事前的預測、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分析;要從過去只計量、反映和控制產品制造成本發展到更重要的加強設計成本和市場成本的控制;要既注意制造成本控制,又注重期間費用管理;另外,企業的所有人員都參與成本管理。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成本管理是永無止境的,這不僅是一種商業規則,更是企業發展的一種哲學。
在今天市場經濟環境下,成本會計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這種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成本會計技術手段與方法不斷更新;二是,成本會計的應用范圍不斷拓展。所有的成本管理的基礎都是實際發生的成本核算數據,沒有實際核算數據或核算數據不準確都將直接影響到成本管理和決策的科學性與正確性。成本會計的新變化起源于企業制造環境的變遷及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的創新,而前者決定后者。
1 我國目前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目前,我國企業及相關人員的成本意識淡化,成本管理觀念落后。企業成本信息核算失真,成本核算不實,一方面是核算人員思想上不重視,對成本信息對決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加之有些企業領導從其自身私利出發,一心想做假帳,做人為利潤,從而使得成本信息變得毫無用處。另一方面為達到某一日的進行人為調節成本數字,亂擠、亂攤成本或不計、少計成本的現象普遍存在,使得產品成本不能真實地反映企業的耗費水平。此外,因為生產資料價格不斷上漲,造成了企業物耗上升,由于成本控制不力,使企業資產價值流失嚴重,一般物流管理失控,能源的浪費比較嚴重,費用增加,跑、冒、滴、漏損失浪費嚴重。導致企業潛虧嚴重,虛盈實虧。
2 控制財務成本管理的對策
針對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趨勢,結合市場對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要求,我國的成本會計工作,如何順應國際國內市場環境以及企業生產環境的變化,主動積極地加強企業內部成本管理,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先進的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具體來說應采取以下對策:
2.1 強化成本意識,使人們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成本的作用及降低成本的意義
在成本管理問題上,現代成本會計強調財務部門應發揮其主導作用,與其它職能部門一道,推行的是“人人參與財務成本管理”的模式。一個企業要核算和管理好成本,絕對不僅僅是財會部門自己的事,而是一個企業級的,需要人事、設備、固定資產、倉庫、物流、車間等所有部門的密切配合。企業的任何活動、任何成本都是人的某種作業的結果,所以每個職廠都應負有成本責任。實施低成本戰略的企業還應該著力培養低成本的企業文化。將減少損失浪費、控制成本當作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2.2 成本會計核算手段要推進成本會計電算化
過去在手工模式下,只能局限在事后分析,往往還出現大量的人為差錯,而在如今的信息化條件下,就能建立從成本計劃、預測、預算、控制到分析的一體化管理模式。利用以計算機技術為中心的信息管理手段已成為現代成本會計的一種必然發展趨勢。實踐證明,成本會計電算化是實行新的成本會計方法的技術前提,沒有會計電算化,新的成本會計方法就難以取得實際效果。
企業成本會計工作以電子計算機為手段,大大加快了信息反饋速度,增強了業務處理能力,對于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全面地考核、分析成本,都有重要意義。然而,為了推動會計電算化深入發展,還必須加快會計電算化從核算型向管理型轉變,將會計信息系統有機地融人企業整個管理信息系統,通過電算化的應用,為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持。
2.3 借鑒西方先進的成本管理理念,博采眾長,為我所用
西方成本會計是一門歷史悠久的生機勃勃的學科。通過學習外國一切先進的經驗和方法,結合我們國情和不同企業的具體情況認真研究。借鑒西方成本會計理論與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這種學習要有創新,而創新只能與我國國情相結合,從而探索并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成本會計體系,為企業經營管理帶來更大效益。
2.4 實行行之有效的適合我國國情的成本會計方法
長期實踐中,國內企業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成本會計經驗,從班組核算、車間核算及企業內部經濟核算制,其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調動職工管理的積極性,強調以人為本,職工參預控制成本。這就需要成本會計對各核算環節提供服務,使成本會汁由簡單的算賬功能轉向分析預測功能,從而能為企業的決策者提供各種詳細經濟資料,成為企業基層與決策層的橋梁。這種方法延續至今,使眾多企業受益匪淺,為發展成本管理、豐富成本會計內容做出了很大貢獻,我們必須深入研究,認真總結,采取從理論到實踐再回到理論,并進一步完善。
2.5 根據“成本——效益”原則,成本控制要有張有弛
成本控制是許多中小企業所普遍重視的,但成本的節約應該是一種有取舍有度的節約。從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潛力,認為事前預防重于事后調整,避免不必要的成本發生。這種高級形態的成本降低需要企業在產品的開發、設計階段,通過重組生產流程,來避免不必要的生產環節,達到成本控制的目的。管理人員和會計人員在有些情況下,不能一味地強調降低成本和費用,還要有逆向思維,要在企業鏈條中的薄弱環節,反過來加大投入量,“為了省錢而花錢”。這樣,就總體而言,效益會有所增加,這也是“成本——效益”原則的另一種詮釋。
2.6 完善成本會計組織,提高全員成本意識和素質
為了適應現代成本會計的發展,必須完善成本會計的組織,建立和健全成本會計規章制度,實行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管理成本,使決策層和所有部門、單位都重視成本,人人關心成本,實際上都是強調“以人為本”,對于成本會計人員來說,除了應具備會計職業道德之外,不僅要懂會計和財務管理,還要懂經營管理,特別是要熟悉生產技術,學會運用價值工程、成本最優化理論和方法;同時還要熟悉并掌握現代成本會計的理論與方法,學會預測、決策和控制,學會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信息處理。現代企業需要尋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從根本上避免不必要成本的發生。毋庸置疑,成本管理系統實施成功的標準,不僅在于事后反映了多少,更在于事前的預測和事中的控制。
隨著我國加入和經濟全球化的加快,市場競爭也愈演愈烈,如何尋求更好的成本管理辦法對企業的生存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其加強成本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競爭能力。任何企業只要樹立起成功的成本管理理念,主動地加強成本管理,就能在日趨激烈競爭的環境下始終保持較高的贏利水平。
作者:宋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