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與發展,事業單位的發展與經濟市場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在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上,也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財務管理體系,使之與市場經濟發展相符合。會計內控制度是一種特殊的管理制度,是指單位內部應用會計方法和其他有關方法,對財務、會計工作及有關經濟業務進行控制的制度。事業單位建立、健全會計內控制度可提高事業單位運營效率,保障依法經營,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可靠。
▲▲一、目前我國事業單位會計內控制度的現狀與問題點
(一)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不到位
目前,部分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仍是領導說的算,財務部門仍處于在領導的管控下,單純地處理日常財務,充當出納員的角色,資金管理完全由領導個人意志轉移,沒有對單位財務進行有效的管理,更談不上理財的作用。從事業單位的領導到財務管理人員本身,都沒有意識到,會計內控制度的重要性。或有的單位領導意識到單位應建立會計內控制度,但認為這項制度只是財務部門的工作,與其他部門無關,使得這項管理制度缺乏領導支持與其他部門的配合,無法真實落實到位。
(二)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這是事業單位在人員管理上長期遺留的問題。長期以來,我國都沒有正確認識到會計內控制度在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財務人員從認識到操作上都沒有真正開始實施或落實這項管理制度;另外,事業單位人員流動相對較小,在人員梯隊建設與人才素質培養上缺乏更新,部分財務人員受長期以來的管理體制的影響,工作積極性不高,對新事務的接受度不高,使他們沒有真正意識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三)財務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監督管理
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仍舊不完善,造成了財務管理缺乏監督機制,出現內部管理失控等問題。在一次調查中發現,部分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監督機制仍處于形式上的制度,沒有真正落實。財務人員在進行管理操作的過程中,仍舊按照傳統的方式進行,隨意性較大;部分事業單位雖然已建立并落實財務管理監督機制,但仍存在一定不合理性,或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困難,而使制度沒有真正執行起來。
部分事業單位沒有建立重大項目決策機制、投資論證等內控制制度,導致了在市場投資中失敗,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而有的單位在職位、職務上的區分仍舊十分模糊,審批、管理人員、經辦人之間無明確的限制,常出現越權等行為,出現了會計管理制度的混亂。
(四)財務信息失真,內部審核流于形式
部分事業單位在資金管理、投資決策上的制度的缺失,易出現投資失敗,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另外,部分管理人員為謀取利益,隨意濫用單位資產,逃避國家稅費等,威逼利誘財務人員,違反工作職責及管理制度,向其主管部門提供不真實的財務數據,使財務信息失真;財務人員在進行財務管理的過程中,沒有按照國家的相關管理規定,對財務數據、信息管理隨意,或進行錯誤的財務預算,導致單位在進行核算時,易發生實際數值與財務數據不一致等問題。
在財務管理審核上,部分事業單位財務憑證審核粗糙,所需內容填寫不完善,缺少相關發票,或發票無蓋章等,單位領導在簽字時,隨意性強;對固定資產等的管理隨意,帳目數據與實際情況不符,如有的單位雖帳目上有固定資產,但真正審核時卻發現資產早已不在,或有的單位的部分固定資產在購入時沒有進行記帳,從而出現了帳外資產。
▲▲二、事業單位建立健全會計內控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我國仍有部分事業單位在會計內控制制度上存在較多不足,存在一定管理漏洞,造成單位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而導致國有資產流失,因此建立與健全單位內會計內控制度勢在必行,這也是事業單位深入發展的必然。
(一)會計內控制度能夠滿足事業單位健康發展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濟市場的深入發展,事業單位參與市場經濟度程度越來越高,在當前市場經濟運行國際化、多樣化的情形下,事業單位市場經濟運作形式上也出現了復雜化與多樣化的特點。資金的流動要求事業單位內部必須建立良好的資本運作制度,尤其是會計內控制度,才能夠保證這些資本能夠有效地運用到單位的正常運作當中,提高資金的運用率,促進單位資本的良性發展,同時促進單位的高效運營。
(二)會計內控制度是事業單位參與市場競爭的客觀要求
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完善控制制度,特別是會計內控制度的加強,可以保證事業單位在市場競爭中所有管理工作的有序進行。有效落實會計內控制度,尤其是當財政撥出經費不足,而單位需要追求良好的經濟效益時,為單位積累資本。在參與市場競爭過程中,當單位需要在根據市場發展投入某個項目資金時,能夠予足夠的資金支持,保證事業單位在項目運營過程中不會出現資金缺乏等問題,保障單位在競爭中能夠生存。
(三)會計內控制度是事業單位風險防落的需要
當前風險導向型內部控制已成為現代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特征,由于事業單位一直依靠政府或相關部門的財政撥款,融資渠道單一,計劃經濟的烙印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部分人員的心里,導致其在市場經濟運作的過程中,對風險的敏感度低,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與預警機制,導致錯誤投資而發生國有資本浪費;或過度擔心風險而舉足不前使事業單位在市場競爭中缺乏競爭力。
因此,當事業單位越來越多地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必然要提高風險意識,加強內控管理,尤其是決策管理等制度,提高事業單位防范風險的能力,提高市場競爭力。
(四)建立健全會計內控制度可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滋生
有效的會計內控制度可以加強管理監督,尤其是事業單位領導與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與監督,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的滋生。近幾年,我國在針對政府、企事業單位公職人員腐敗問題的監督與管理工作越來越強,國家清廉度越來越高,但不可否認,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腐敗問題仍有發生,這些與相關單位內部財務管理混亂,內部監管不力,私設小金庫、做假帳等問題有一定關系。加強單位會計內控制度,強調領導人責任,規范財務管理細節,明確國家相關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對于預防和治療腐敗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健全事業單位會計內控制度的對策
(一)加強事業單位領導及財務管理人員的認識,提高相關人員素質
加強對事業單位領導人及財務管理人員在財務工作上的認識,提高對會計內控制度作用的意識。建立與健全單位會計內控制度,要求從管理上以單位最高負責人或主要負責人作為整體領導人,財務部門是主要執行與管理部門,其他部門配合完善此項制度。
加強財務人員對會計內控制度的學習,可通過鼓勵財務人員自學、單位提供學習機會、參加兄弟單位財務管理等方式,提高其對會計內控制度的認識。鼓勵事業單位提高人員的流動性,鼓勵高素質、高學歷人員的進入,對于提高整體財務部門人員梯隊素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通過內審,不斷完善單位財務控制管理方式
加強事業單位內部審核管理制度,單位相關管理部門定期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內審,對于出現的漏洞及問題及時進行解決。
確定系統的會計內部控制處理流程的系統化,通過規范審批、審核、編號、業務處理、復核、記帳等一系列流程制度,實現會計數據的真實,保證財產的安全。
引入高科技管理系統,如財務信息化軟件或辦公軟件在單位內部的應用,提高會計內控工作的效率的同時,加強對相關數據文件的保護。
(三)明析職責劃分與授權控制
實行嚴格的職責劃分和授權控制制度,各部門、崗位、員工個人均應明確職責及管理權限,不相容的職務應嚴格分離,防止越權、越級管理問題。在財務管理電算化系統管理的條件下,防止一個部門或單個人把控整個財務處理系統。
(四)加強外部監管,防范風險
政府、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應加強對事業單位的外部監管工作,通過中介組織,如會計事務所進行獨立的審計,及進發現管理問題,減少因決算報表存在重大問題而導致更大的風險的發生。
總之,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是事業單位在市場競爭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防范風險,提高資本的運用率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張國華. 淺析企業內部控制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執行的意義[J].企業導報.2011,22:87.
[2]唐先芳. 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問題的研究[J].科技視界.2012,3(7):171-172.
[3]陳云燕. 淺談如何建立健全事業單位財務內控制度[J].財經界.2012,6: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