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彭保紅 周伯林
自2013年8月1日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營改增”試點工作。此次“營改增”試點涉及范圍廣,企業從原來繳納營業稅改征為繳納增值稅后,所需執行的稅收政策跨度很大,一些財務工作者一時沒有適應這種變化,通過近幾個月的運行,不斷暴露出諸多涉稅問題,要么給企業造成了經濟損失,要么給企業留下了涉稅風險。當前“營改增”企業在稅收優惠問題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一些企業只重視審查稅收優惠的范圍,卻忽視了享受稅收優惠必要的程序和備案手續,造成未能依法享受稅收優惠。
根據“營改增”的有關稅收政策,納稅人可以對規定的特殊收入享受稅收優惠,但是稅務機關對稅收優惠有嚴格的管理,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納稅人必須按照稅法的規定履行相應的申報程序和備案手續,否則就不允許享受相應的稅收優惠,這樣納稅人就要按照法定的稅率計算繳納增值稅。在納稅實踐中,一些符合稅收優惠條件的納稅人往往輕視履行稅收優惠必要的程序和備案手續,結果失去了享受稅收優惠的待遇,增加了企業的稅收負擔,因此納稅人一定要吸取這個教訓,今后要按照稅法的規定履行相應的申報程序和備案手續,防范由此帶來的涉稅風險。
此次“營改增”對符合條件的特殊收入規定了減稅、免稅、零稅率、即征即退等多種稅收優惠。《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經法定的審批機關批準減稅、免稅的納稅人,應當持有關文件到主管稅務機關辦理減稅、免稅手續。因此,有關納稅人應當按照稅法規定的程序和手續辦理稅收優惠業務,重視辦理、取得可以證明符合優惠條件的證據資料,以備稅務機關審核認定。
要收集整理稅收優惠所需要的各種證據材料
稅法對稅收優惠有著嚴格的規定,符合規定條件的服務收入才能夠享受稅收優惠,而是否符合稅收優惠條件,就需要企業能夠提供必需的證據材料,以證明稅收優惠的合法性。例如:稅法規定對符合條件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中提供的應稅服務收入實行免稅優惠,這項優惠政策就需要納稅人提供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相關技術資料和與用能企業簽訂的《節能效益分享型》合同;再如:對中國境內的單位和個人提供的國際運輸服務、向境外單位提供的研發服務和設計服務而取得的收入,適用增值稅零稅率,就需要納稅人分別提供《國際船舶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和《國際汽車運輸行車許可證》或者《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證》。如果企業不能按照要求提供所需的證據材料,就可能要失去原本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因此企業應當對照稅收優惠所需要的各種證據材料,必須重視和完善對各種證據材料的收集整理。
依照稅法規定履行有關程序
根據“營改增”的有關稅收政策,對各項稅收優惠都限定有具體的對象、范圍、條件,納稅人不僅要向主管稅務機關提供必需的證據材料,而且還需要按規定履行審批、認定或備案的程序,然后才能依法享有稅收優惠,例如:符合條件的節能服務公司實施合同能源管理項目而取得的應稅服務收入,要想享受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在申請免征增值稅時就必須首先履行規定的程序,一是納稅人持有的技術轉讓、開發的書面合同要經過所在地省級科技主管部門進行認定,二是有關的書面合同和科技主管部門審核意見證明文件要報主管國家稅務局備查;再如:軍隊轉業干部就業從事個體經營而取得的服務收入,要想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3年內對提供的應稅服務免征增值稅,就必須要事先申請并經過主管稅務機關的批準,否則就不能享受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因此,納稅人一定要對照具體稅收優惠項目所需要的程序,按照規定程序辦理有關的稅收優惠,防范由于忽視申辦程序而帶來的涉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