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在醫療衛生領域,醫藥改革不斷深化、醫保制度不斷普及,醫院所面臨的生產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需要面對新的挑戰。要應對環境變化和挑戰,需要醫院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利用效率。
在醫院管理中,資金管理越來越受到管理層的重視,正成為醫院經營管理的重點內容。醫院資金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醫院的經營業績和經濟效益,對于醫院競爭能力也有重要關聯。從這個意義上講,強化醫院資金管理是提高醫院管理水平、增強醫院效益的重要途徑。
作為醫院正常運行的重要保障,保證醫院充足的資金對于醫院擴大再生產、順利實現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強化醫院的資金管理成為醫院管理層的共識,醫院也只有不斷加強資金的管理,才能進一步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適應市場變化,為醫院正常運營和擴大規模提供保障。正是基于此,加強醫院資金管理正成為醫院經營管理工作的重點。
尤其是縣級醫院承擔著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職能,是縣域醫療衛生服務的中心,負責著醫療技術的推廣和應用,指導培訓鄉鎮等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應對縣域范圍內的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積極推進縣級醫院綜合改革,增強其政府主導公立性質,并加強財政資金投入,解決債務負擔,完善其資金管理能力和內部控制制度,解決財力供需矛盾,對于有效促進縣級醫院醫改工作順利進行,保障醫改實效,維護群眾的健康醫療權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醫院資金管理概述
資金管理是指通過綜合運用多種資金管理手段,強化單位運營資金的使用效率和使用效益,提高防范資金風險的能力,為單位科學化、現代化管理決策提供資金支持。
與企業不同,醫院的醫療服務是多個部門科室共同參與服務的結果,涉及多個部門科室,不同的科室所提供的服務只是最終醫療服務的一部分或者一個環節,資金管理的對象應當是整個醫療過程中所涉及的各種資金。因此,資金管理的目標設定應當分級分科室分環節逐層分解,將資金管理細化到具體科室部門,以此落實相應的管理指標。
一般情況下,醫院主要通過財務部管理、資金部主管、結算中心等多種方式來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采用資金部管理醫院的資金,則在各個分支機構不再單獨設置財務部,通過資金部定期撥付給分支機構一定金額的資金供其運轉經營,屬于集權制的管理模式。資金部集中管理資金,則是通過在醫院總部中設置專門的管理部門來負責日常的資金管理,依靠該機構實現醫院總部和所有分支的資金往來,滿足資金需求,對所有資金不再單獨設置賬戶,而是統一管理、整體運籌把握。
當前,較多地方縣級醫療衛生機構都積極開展醫療改革試點,綜合醫療改革工作正有序進行,在改革的基礎上都圍繞醫院自身管理強化醫療服務能力和科學化管理水平,進一步重視醫院資金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意義作用,并在此基礎上適應市場和改革需求,抵御市場風險,為醫院正常運營和進一步擴大規模提供保障,也都取得了較大的成績。
二、醫院資金集中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盡管實現醫院的資金集中管理已成為共識,但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難免存在著問題和困難,影響著醫院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制約著資金優勢的發揮。
醫院資金集中管理的對象是整個醫院的資金,它不單單是將醫院的資金加合在一起,而是整個醫院資金有機融合、流通,實現上下循環,成為醫院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也相應地提高了有限資金資源的使用效率。
不少醫院投資不科學,影響資金的使用效率。當前大多數醫院都基于擴大規模,但是不少醫院在投資決策前,缺少科學論證和可行性分析,投資相對比較隨意,造成資金投資不合理,使得醫院受損,資金使用效率低下,這已經成為資金管理中比較普遍的問題。
也常常會因為層級多,資金的投資使用上比較分散。現代的醫院大都層級較多,各分支擁有相對獨立的資金使用權,進而使得資金相對分散,難以形成整個醫院的資金合力,致使資金投資上也比較分散,制約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不少醫院都急于盲目擴張,在擴大經營過程中不注重效益,沒有按部就班進行,協調不順暢,資金流通上不夠合理科學,且常會出現資金斷流情況,難以維持醫院的資金需求。
尤其對于縣級醫院來講,資金管理常常面臨著一些實際難題,不少縣市財政比較困難,財力有限,對醫院的資金支持不足,導致縣級醫院財力供需矛盾比較突出,表現為財政對醫院的基礎建設投資滯后,政策性補貼不足,醫藥零差率銷售差額補貼滯后等等,這些都對于縣級醫院的資金管理產生制約影響。
同時基層醫療機構作為醫改的重點和醫療服務前沿,在日常的資金管理中也會遇到債務負擔重這一困難,常會由于較大的負債額和較高的負債率,制約著醫院的日常運營管理和醫改工作的深入推進。而且不少縣級醫院為擴大規模,加大基礎設施建設,進而形成新的債務,債務面廣債務量大,加之之前的債務較多,財政支持不足等,都致使部分醫院財務情況堪憂,甚至是入不敷出,這就導致不少基層衛生服務機構生存上相對困難,醫療衛生服務質量下降。
三、強化醫院資金集中管理的建議
首先是對醫院資金風險實現實時化預警。伴隨著新經濟時代發展,醫院所處的內外環境越來越復雜,面臨的資金風險也越來越多,資金風險的及時預警和處理對于醫院的正常經營具有重要意義,實現醫院資金風險預警的常態化、實時化成為會計工作的重要內容。正是得益于信息化水平提高,會計管理人員可以及時發現整個醫院以及各個環節中的資金異常數據,并加以分析處理,掌握生產運營狀況。
其次是內部控制系統化,確保資金安全。內部控制作為醫院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升保障醫院資金安全,保證醫院科學管理水平,明確職責分工具有重要意義。伴隨著信息化水平提高,內部控制也越來越系統化,通過加強對資金流動環節的監控,強化對整個生產經營環節的約束管理,充分發揮內部控制的作用。并通過系統化的內部控制來全面監督、掌握資金的流通狀況,實現監督環節的有機銜接。
再次是積極提高會計監督水平,發揮資金管理優勢。醫院會計核算與資金管理改革有著密切的關聯,要強化醫院會計監督職能,需要積極運用醫院資金集中支付制度,在設計會計科目時,要結合資金運動規律,使得會計核算的內容與會計科目相一致。會計核算是會計主要內容,要以貨幣為單位,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分支機構常常難以取得原始會計憑證,無法依照實際業務進行會計處理,進而減弱了會計核算能力。
最后是集約化處理醫院的會計信息,提高資金在醫院內的流轉效率。這得益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當前會計信息化在管理中越來越普及。正是基于會計信息系統的廣泛推廣,會計信息化程度也越來越高。醫院通過運用集成化、系統化的會計信息系統,實現資金等會計信息數據的高度集中和網絡化傳輸,以此提高數據收集、傳輸、交換以及處理效率,縮短經營管理的中間環節,進而提高整個單位的資金集中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梁碧紅.對醫院內部資金結算中心的探討[J].財務與會計,2010
[2]鄭添.事業單位資金結算中心存在的現實意義及面臨的問題[J].財經園地,2009
[3]閻振華.強化醫院資金集中管理[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1
作者: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