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管理的整個過程,是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的基礎和保障,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不斷建立,成本管理的內容和范圍也在持續擴大,以往的企業成本管理局限于對生產環節的成本控制,這種管理方法具有局限性,無法達到切實控制成本的目的,科學的成本管控必須建立在合理的價值創造基礎上,也就是根據每一項經濟活動所創造的價值量大小來決定成本的分布,這樣不僅確保了企業的正常經營,同時也使得成本分配合理化。
一、價值鏈成本管理理念
價值鏈管理是一種科學的、全面的、動態的管理方法,這一管理理念的核心思想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都要以創造經濟價值與增強企業實力為核心,任何一項經濟活動最終都要在某種程度上提升企業競爭實力,從而實現企業的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其次,價值鏈內的一切經濟活動所形成的價值要針對于企業的客戶,使他們在與企業的交易合作中獲得更多的實惠;再次,價值鏈所涉及的各個投資主體都參與了價值的創造,做出了屬于自己的成績,所以,在價值鏈內部要確保每一個主體成員的利益,協調好他們之間的關系,要增進各個利益主體間的經濟合作,在相互配合下打造最大實力,贏得最多的消費群體,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
二、企業實行價值鏈成本管理的意義
(一)價值鏈成本管理目標與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相一致
以往的企業成本控制、管理是建立在“省吃儉用”理念基礎上的管理,也就是單純依靠成本支出的精打細算來達到成本控制的目標,這種方法不能靈活地適應企業環境形勢的變化,也無法有效配合企業發展的戰略規劃,只能通過一味地控制花銷起到杯水車薪的作用。然而,價值鏈分析模式下的企業成本管控則突破了這些局限,將目光投向整個行業企業的價值鏈,是對價值鏈相關企業利益的整體關注,從而加固了整個價值鏈的實力。
(二)拓展了成本管控范圍
以往的成本管控只限于企業自身,集中于供銷部分,卻忽視了原料供應商以及消費方的利益,從生產過程來看,只關注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控制,卻缺乏生產前的預測與規劃,然而價值鏈成本控制則突破了這些局限,將成本核算拓展向整個價值鏈內外的所有經濟活動,將供貨商以及消費群體的利益都考慮在內,同時也傾向于預測式成本控制。
(三)更加全面徹底地研究了成本驅動因素
傳統的成本管控缺乏系統、高級的動機,單純以控制成本而減少成本支出,這樣就會使經營者的經營管理錯失方向,無法制定科學、正確的發展目標,有時候甚至會為了減少成本而畏首畏尾,影響企業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然而,價值鏈成本管控則是以價值創造為目標的成本控制方法,它盡可能地照顧到全體價值鏈成員的利益,特別是消費群體的利益,能夠根據各方價值享受的大小,來科學決定成本分配,通過各方利益協調達到創造最大經濟價值的目的。
(四)能夠更加明確地獲得關于企業競爭力的成本信息
以往的成本管控沒有全面地照顧到涉及整個生產過程的各企業的利益和關系,從上游企業購得原料后再從企業內部進行成本控制,將最終的順利銷售視作成本管理的收獲,這種成本管控方法實質上是孤軍作戰,無法維持長久。然而價值鏈成本控制則轉變了這一狹隘、保守的做法,開始以價值共同創造、利益共同分享為原則,加強同上游供貨企業、下游銷售企業間的合作,以此達到對整個生產過程價值鏈成本的控制,在合作過程中會無形中展現各個合作企業的競爭力成本信息,這些成本信息可以為企業規劃自身發展,創造發展戰略提供依據,有利于企業揚長避短獲得長遠而持續的發展。
三、以價值鏈分析為基礎的企業成本管理模式構建
基于價值鏈分析的企業成本管控要本著從以下幾方面出發進行構建,這是科學、客觀的原則理論:
(一)系統性原則
成本管控立足于整個價值鏈,與生產相關的各個環節,注重同價值鏈內各個企業、消費者的協調,本著降低整個價值鏈系統成本的原則,來全面控制、科學管理。
(二)以消費者為核心原則
企業生產經營價值的最終是依靠消費者來實現的,所以成本管控也要以消費者為核心來開展,要爭取最大程度地滿足消費者的利益,以他們的需求特征、消費心理等為依據確定成本管控方案。
(三)戰略性原則
企業生產要受到內外環境的綜合影響,其成本管理也會對應受到影響,企業要重點關注外部形勢特點,要善于審時度勢在確保競爭實力的前提下來控制成本,要注重事前預測控制,而且要善于靈活調整控制方法。
(四)重要性原則
價值鏈成本管理是有側重、有針對的成本管控,要善于權衡分析,找出整個價值鏈內對于企業價值創造最重要、最具影響力的部分,然后向這最重要的部分投入最多的精力,給予更多的成本分配,從而確保生產更具優勢和競爭力,相反,一些不對企業競爭力產生決定性影響的非重點環節,則要盡全力控制成本。
具體的價值鏈分析企業成本管理過程如下:
1、 明確企業價值鏈。
首先要深入分析企業的組織架構,各項責任分工等客觀實際,一方面要積極重視那些成本需求量大、增速快而且具有高價值創造潛能的項目,要重點加強對這些項目的成本管控,將成本管理貫穿在這些項目生產的始末,例如:生產前的原料采購、生產產品型號的設計、產后銷售等等。
2、 科學認識多個經濟活動成本的來源,并創建以價值鏈為核心的責任機制
整個的生產經營活動都需要成本,要科學認識這些成本產生的原因,并要事先探究控制對策,利用科學全面的分析從根源上控制成本的投入,為了做好這項工作,企業可以根據作業動因對成本進行歸類,依據不同類型的動因形成一個具體的負責部門,并制定統一的責任評價、考核指標,通過責任制來約束控制成本管理。
3、 科學分析價值鏈
企業已經明確了價值鏈以及成本動因,接下來的成本管理就有方向可言,企業只需成功地調控這些動因,就能夠獲得比同行業競爭對手更好的優勢,要深入分析價值鏈,明確其中各種經濟活動的聯系以及各活動的開展所需要的成本量,首先從企業自身的價值鏈入手,不創造價值的生產可以忽略不計,重點增加增值作業的成本投入,控制能源的浪費,優化企業成本結構與驅動因素,確保企業實力得到提高。同時,也要注重外部價值鏈研究,要明確與自身行業相關的其他企業的成本、價值關系,特別是對于自身會產生巨大影響的環節,要重點探究創建科學的成本管控方案,形成通暢的原料采購與產品營銷途徑。
綜上所述,基于價值鏈分析的企業成本管理與控制是一種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它打破了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局限,是對企業成本結構的優化,這種成本管控方法的利用不僅有效降低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也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參考文獻:
[1]丁曉霞,康俊.基于價值鏈的戰略成本管理 [J].決策與信息(下半月刊),2008(7)
[2]楊安.基于價值鏈的成本管理研究[J].財會通訊 (綜合 ),2008(6)
[3]苗潤滋.基于價值鏈管理的成本管理研究[J].價值工程 ,2008(5)
[4]尚遠紅 ,婁明娟.基于價值鏈的戰略成本管理體系構建[J].價值工程,2008(3)
作者: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