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概述
1.1 事業單位預算的概念
事業單位預算是指事業單位根據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事業單位預算由收入預算和支出預算組成。事業單位預算反映了預算年度內事業單位的資金收支規模、業務活動范圍以及事業發展目標和計劃的規模和方向,是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基本依據。
從預算的內容來看,事業單位預算應當包括事業單位全部收入預算和全部支出預算,即將單位獲得的各項收入和發生的支出,全部納入單位預算,實行收支統一管理,進而形成一個能夠全面反映單位財務收支活動的單位預算體系。
1.2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高度概括了預算管理的重要性。預算是現代管理理論中一種重要的管理手段,包括預算管理思想和預算管理工具兩個方面 。一般而言,預算是指收集和整理有關預算數據,并且盡可能地按照預算內容和要求實現預算管理目標的過程。預算管理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在我國被廣泛推廣和應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發展,我國事業單位預算制度也適應時代的發展要求進行改革,這些事業單位預算制度我國財政分配和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不斷得到增強,在穩健財政政策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財稅制度改革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制度可以合理有效地集中財政資金,保證國家財力供應。事業單位在社會生活中按照預算管理制度,從政治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和國家整體利益出發,運用預算手段進行資金的征集和統籌安排,通過預算征集來的資金,一方面為保證事業單位各部門職能的正常運轉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同時也有效地保證了各級事業部門和單位各項社會經濟政策的順利實施。
(2)事業單位可以通過預算管理實現財政資金的合理分配,通過一定的手段渠道和途徑聚集的資金,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進行再分配,才能達到財政預算的目標,這其中財政預算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財政資金通過財政預算手段,合理地流向預算各部門,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資金。
(3)事業單位實行預算管理可以實施國家監督的重要作用。預算是編制的一定時期內的財政資金收支的總狀況,通過預算收入可以反映國民經濟發展規模和經濟效益水平,反映各項建設事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因此,通過預算管理制度,事業單位可以掌握國民經濟的運行狀況、發展趨勢和出現的問題,通過預算收集的這些信息傳遞和分析,可以提高事業單位制定政策的準確度,更好地促進國民經濟穩定協調發展。
2 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分析
近幾年,隨著我國事業單位預算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國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同時也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2.1 預算管理觀念落后,意識薄弱
目前我國部分事業單位的人員對于預算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普遍認為預算只是財務部門的事,缺乏應有的參與意識,更多關注編制的預算能否為本單位獲得更大的利益,簡單地為獲取預算結果而編制預算,致使其單位尚未建立一套完整的預算管理體系,難以調動各個部門的積極參與性,更缺少條件和動力進行必要的調研論證,使得預算管理失去了應有的作用。
2.2 預算管理制度執行中隨意性大,缺乏相應的約束機制和控制機制
目前,雖然我國的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制度已經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審批立項控制機制方面,依然存在約束力不強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預算制定過程中,對預算層層分解隨意性較大,臨時性、計劃外支出很少受到預算制度的約束;其次是預算執行中,實際執行情況和預算制度嚴重脫節 ,相關人員隨意改動項目內容,提高費用標準,擴大支出范圍等現象頻頻發生;最后是預算執行結果缺乏嚴格的考核和評價機制,難以形成對預算管理制度的約束,使預算管理制度失去了本來的作用和意義。一方面,由于考核意識不強、考核指標不明確等原因,事業單位的預算項目結束之后,普遍缺乏對預算執行情況的科學分析 、控制考核和評價,弱化了預算應有的職能。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單位未實行預算執行的激勵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預算執行缺乏應有的約束力,預算執行過程中隨意改變資用途,資金使用效益降低,浪費現象嚴重缺乏有效監管,控制體系不健全。
2.3 預算績效管理不完善
2.3.1 預算績效評價機制滯后盡管預算績效評價在我國開展實施
已經歷經了幾年的時間,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預算管理中對預算績效的評價仍然普遍存在著績效評價內容活動不規范,績效評價范圍的不全面和績效評價不受重視等等的問題。
2.3.2 預算績效評價對象范圍狹窄
目前在我國成系統的預算績效評價,也僅僅是在財政部頒布辦法的要求下,選取部分中央本級部門中的項目支出的績效評價方法,不僅如此,有關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也只是這些選取了的中央本級部門中的某個或某幾個項目的評價。
2.3.3 預算績效評價指標不到位
在推行預算績效評價管理方法上,一個關鍵和困難的問題就是預算績效評價指標的建立。目前我國推行的預算支出績效評價辦法中,對于預算工作的實際具體情況并沒有給予明確細化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的設定較為籠統,僅具有指導作用,并且指標的評價對象還僅是就項目支出方面而制定的。
3 事業單位財政預算管理的建議
深化預算管理改革是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益的出路所在,是實現財政科學化、精細化、規范管理的重要途徑,要繼續深化改革、創新管理,著力推進零基預算、項目預算、績效預算管理改革,不斷提高財政資金配置和使用效益,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造成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低下的原因有很多,既包括認識上的原因,也包括體制性的障礙 ,應從提高認識水平完善激勵制度建設和監督體制建設等幾個方面來提高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
3.1 完善預算監督體制
預算監督是政府預算管理中的重要環節,保證政府收支的合法性,增強預算的透明性,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實行政府依法理財的客觀要求。加強監督檢查,自覺接受人大的監督,虛心聽取政協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提高財政管理水平。加強全口徑預算管理,健全預算制度,按照真實、完整、合法和效益的要求,依法加強預算執行情況的審計監督力度,進一步發揮審計監督在推動健全財政體制和規范預算制度方面的重要作用。
3.2 加強預算科學化、精細化管理
提高部門預算的科學性,是提高預算保障能力、硬化預算約束、增強預算執行均衡性的前提和基礎。細化預算編制,提高年初預算到位率,進一步增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強化基本支出管理,推動項目滾動預算編制,加強事業單位資產配置預算管理。完善預算項目庫管理,加強項目庫建設,所有支出項目,都要按照有關規定填報預算項目申報建議書,完善項目預算內容。
3.3 深化預算支出績效管理改革
增強績效理念,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行有監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應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科學制定年度部門預算支出總體績效目標,科學、合理、準確地制定專項項目績效目標。開展專項項目預算績效評估工作,重點對預算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有效性,績效目標和指標設置的科學性,申請資金額度合理性,以及完成績效目標采取的措施等績效情況進行審核論證。
作者:齊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