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持續發酵和市場競爭態勢的進一步加劇,各行業普遍進入了微利時代,正處于30年來最嚴峻的時刻,國企也面臨困境,需求疲弱,給企業的盈利帶來非常大的壓力。財政部2012年全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經濟運行情況數據顯示:國有企業利潤出現了大幅的同比下降,地方國有企業降幅遠高于中央企業,其中成本費用增長速度高于營業總收入增長速度是國有企業利潤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結合河南省實際情況,2011年省管企業利潤總額116億元,2012年一季度只有5億元,上半年只有24億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河南省國有企業所面臨的經營困難是近年少有的。
在這個大背景下,2012年,河南省國資委提出了“成本管理年”的口號,希望通過加強成本管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所面臨的困境。因為價格是決定企業產品市場競爭地位的重要因素,而決定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是成本。因此,只有降低了產品的成本,才有可能降低其價格,有效地降低成本在當前企業經營戰略中已處于極其重要的核心地位,是決定著企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河南省管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從而分析成本管理的現狀,發現成本管理中的問題并提出相關政策建議。
二、樣本描述
本調查對象定位于河南省管國有企業高級財務管理人員,尤其是財務主管和業務骨干。本文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收集企業有關成本管理的數據,主要從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及應用、企業應用的具體成本管理方法、企業成本管理的效果、影響企業成本的重要外部因素等四個方面進行調查。向所有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發出問卷,回收20份。
在回收問卷的20家企業中,大型企業16家、中型企業3家、小型企業1家。在企業的行業分布上,以煤炭為主業的企業集團4家,投資與資產管理企業3家,金融企業2家,文化產業企業2家,制造業企業2家,其他分別屬于交通運輸、土木工程建筑、其他服務業、施工企業、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和利用、其他批發業、電影制作發行放映等行業,涉及行業較廣泛。
三、問卷分析
(一)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及應用
1.企業對現代成本管理理念的理解
表1反映了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對現代成本管理的理解,其中70%的企業認為現代成本管理不僅包括產品設計生產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以及企業銷售活動所發生的成本,而且包括消費者為使用該產品所支付的成本;30%的企業認為現代成本管理不僅包括產品設計生產活動所發生的成本,而且包括企業銷售活動所發生的成本;沒有企業理解成本管理僅僅是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說明企業已經基本具備了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跨越了傳統成本管理的階段。
2.企業成本控制的內容
表2企業成本控制的內容實際反映企業對現代成本管理理念的應用,其中25%的企業實施了從產品設計到顧客消費階段的全過程成本管理,50%的企業實施了從產品設計到銷售整個過程的成本管理,只有25%的企業僅僅實施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說明大多數河南省管國有企業不但基本具備了戰略成本管理的理念,而且能夠運用現代成本管理理念實施成本控制。
3.企業是否采取價值鏈和作業鏈、成本鏈的分析
表3表明有30%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未進行價值鏈和作業鏈、成本鏈的分析,只有10%的企業表示采取價值鏈和作業鏈、成本鏈的分析,60%的企業表示部分采取價值鏈和作業鏈、成本鏈的分析,表明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對于價值鏈和作業鏈、成本鏈的分析正處于摸索應用階段。
(二)企業應用的具體成本管理方法
1.企業是否實施完整成本預算制度及其實施效果
表4顯示所有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實施了完整的成本預算制度,并且有50%的企業表示實施效果明顯,另外50%的企業表示效果無法判斷。說明國資委推行的全面預算制度在企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效果也比較明顯,但也有一半企業可能在實施方面存在某些問題,效果無法判斷,有待于繼續優化全面預算的實施。
2.企業是否有良好的庫存控制制度及其實施效果
表5顯示所有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建立了良好的庫存控制制度,并且有72%的企業表示實施效果良好,只有28%的企業表示效果不明顯。說明作為傳統成本管理的重要工作,庫存控制在企業得到了很好的落實,效果也比較明顯,但也有少數企業效果不明顯,說明部分企業可能基礎管理工作存在某些問題,有待于繼續優化庫存控制制度。
3.企業是否設立成本責任中心及其效果情況
表6顯示85%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設立了成本責任中心,并且有55%的企業表示效果良好,有30%的企業表示雖然設立但無法判斷是否有效果,只有15%的企業未設立成本責任中心。說明多數企業能夠利用成本責任中心來管理成本,少數企業可能在實施中存在某些問題,使得效果無法判斷,有待于繼續優化責任中心制度,個別企業未建立成本責任中心,可能對成本責任中心的理解和認識還不到位,需要進一步加強認識。
4.企業目標成本管理及其目標成本確定的方法
表7顯示95%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采用了目標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的確定方法多種多樣,主要是根據本企業以往的經驗制定,只有1家企業沒有實施目標成本管理。說明絕大多數企業能夠通過目標成本來管理成本,該項成本管理制度在河南省管國有企業中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個別企業沒有實施目標成本管理,需要進一步加強對目標成本管理的認識。
5.企業是否實施BPR、ERP、BSC、JIT四種中的至少一種
表8顯示55%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沒有實施BPR、ERP、BSC、JIT四種中的至少一種,說明多少企業在采用先進的成本管理手段和績效考核方法方面還存在明顯的不足,需要積極學習并推進這些方法手段的應用,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工作。
(三)企業成本管理的效果
1.企業是否實施了成本考核制度及其效果貫徹實施情況
表9顯示95%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實施了成本考核制度,并且75%的企業認為實施效果很明顯,說明實施成本考核制度對于企業的成本管理有較好的促進作用,20%的企業認為實施效果不明顯,原因下面進一步分析,只有1家企業沒有實施成本考核制度,說明成本管理工作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表10顯示4家認為實施效果不明顯的企業中,3家都認為是不能有效執行,只有1家認為制度不合理,說明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大都建立了良好的成本考核制度,但由于不能有效執行,部分企業未達到預期效果,良好的制度必須要有良好的執行。
2.企業是否有較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及其執行 情況
表11顯示40%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建立了較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其中35%認為得到了良好的執行,5%認為沒有良好執行。55%的企業認為成本管理體系不是很完善。只有1家認為沒有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說明大多企業都認為自己的成本管理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
(四)影響企業成本的重要外部因素
1.宏觀經濟政策
表12顯示95%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都認為,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是影響企業成本的重要因素,說明宏觀經濟環境對企業成本影響巨大,而這往往是企業無法控制的,但對所有企業都是公平的,因為大家處于同樣的環境下。不過良好的宏觀經濟政策必然會對企業的成本控制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反之則不然。
2.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
表13顯示80%的河南省管國有企業都認為,國有企業的管理體制對成本管理影響巨大,部分企業直接提出,上級管理部門,對企業管理應注重導向性,引導企業向新型企業轉型,提升企業發展質量和可持續性。在企業能夠正常生產經營的情況下,上級部門應盡可能減少對企業管理的直接干預。這說明上級主管部門應當切實考慮好,什么應當管,什么不應當管,是否應當嚴格遵循現代公司治理模式管理企業,而不是沒有規矩的想出手就出手。
四、研究結論及政策建議
(一)企業管理者對現代企業成本管理都有深刻的理解
多數企業都認為現代成本管理不僅包括產品設計生產活動所發生的成本以及企業銷售活動所發生的成本,而且包括消費者為使用該產品所支付的成本,并且將這一理念運用到成本管理中,只是對于價值鏈和作業鏈、成本鏈的分析還需要進一步加強,這說明河南省管國有企業管理者對現代企業成本管理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只是在某些細節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解和認識。
(二)企業建立了具體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
企業都有完整的成本預算制度,且多數實施情況良好,都建立了良好的庫存控制制度,并且多數企業實施效果良好,多數企業設立了成本責任中心,并且效果良好,絕大多數企業都采用了目標成本管理,只是在實施BPR、ERP、BSC、JIT等方法上需要進一步加強。說明河南省管國有企業已經建立了具體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只是在個別先進管理方法的應用方面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企業成本管理的效果良好
絕大多數企業實施了成本考核制度,且實施效果很明顯,這是進行良好成本管理的重要保證,有三分之一的企業認為自己建立了較完善的成本管理體系,且得到了良好的執行,但也有超過一半的企業認為自己有較好的成本管理體系,但不是很完善,說明河南省管國有企業成本管理的效果比較良好,但是存在考核執行不到位等問題,需要通過切實加強制度的執行來完善成本管理的效果。
(四)外部環境對企業成本管理影響巨大
1.宏觀政策
宏觀政策對于企業的成本管理影響巨大,比如貨幣政策、稅收政策、行業管理政策等,雖然這些政策對于所有企業來說是公平的,但政策本身的優劣對企業的影響是不同的,宏觀政策一定要有科學性和前瞻性,充分考慮企業的承受能力,才有助于企業控制成本,健康發展。
2.國有企業管理體制
相關部門對于企業的干預,必將直接或間接增加企業成本,比如政府小煤礦兼并重組政策,迫使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必然增加企業的財務費用,加大成本。因此對于國有企業的管理,一定要充分使用經濟手段,在現代企業治理模式的規范下,保證企業的獨立運營,杜絕各種非經濟手段對于企業的干預,減少企業不可控的外部干預成本。
【參考文獻】
[1] 張鳴,顏昌軍.企業成本戰略管理與持續發展相關性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5(7):55-60.
作者:謝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