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財務會計系列課程須以財務報表為邏輯主線

財務會計系列課程須以財務報表為邏輯主線

【摘要】財務會計有其內在邏輯,財務會計目標實現和財務報表編制就是其邏輯主線。本文認為,會計設置了六要素與科目賬戶,以及在具體準則中的一些處理規定等,離開財務報表均無法理解透徹。因此,學習者和講授者都應該建立以財務報表為邏輯主線的財務會計思維。
【關鍵詞】財務會計 學習過程 財務報表 會計思維

財務會計的目標是對外報告,其最終產品是財務報告,核心是財務報表及其列報,因此整個財務會計系列課程的學習及講授過程都離不開財務報表。
一、學習、講授會計學原理離不開財務報表
1. 全面理解財務會計六要素必須結合財務報表。眾所周知,按照我國會計準則規定,財務會計有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六個要素。前三個要素是比較好理解的,因為它們比較直觀。而收入、費用、利潤三個要素尤其是收入和費用要素,非常抽象,初學者很難理解。
(1)設置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個要素完全能解決復式記賬問題。我們可以從復式記賬角度解釋收入、費用要素的必要性,這不失為一種好的解釋,但不能弄清問題的實質。這個角度的解釋是這樣的:一部分引起資源流入的業務,要么來自于投資,要么來自于負債融資,因此,此類資源流入引起的變動是資產增加,所有者權益或者負債同時增加,復式記賬問題可以解決;一部分引起資源流出的經濟業務,要么是償債支出,要么是償還投資人本金或者支付利潤,這些業務引起的要素變動為資產減少,負債減少或者所有者權益同時減少,復式記賬問題也能解決。
實質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三要素能夠解決一切類型的經濟業務的復式記賬問題。如銷售或者提供勞務引起的資源流入,最終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我們可以將此類經濟資源流入直接分解為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同增;費用類支出,則可將其視為資產減少和所有者權益減少,復式記賬問題一樣可以解決。如果純粹為復式記賬目的,完全可以不設置收入、費用要素。那么,財務會計設置收入、費用要素的目的是什么呢?
(2)設置收入、費用要素,目的在于快捷地進行利潤計算和利潤表編制。
首先,如果沒有復式記賬,利潤計算只能依靠定期盤點,倒擠計算利潤。本期利潤=(期末資產-期初資產)-(期末負債-期初負債)-(本期增資-本期縮資)。其中,期末和期初資產通過盤點的方式來取得更為容易。
其次,僅僅有三要素(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復式記賬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利潤計算也是可以進行的,不用通過盤點計算方式。在利潤分配之前,利潤具體計算方法為:本期利潤=(期末所有者權益-期初所有者權益)-(本期增資-本期返本)-(本期接收捐贈等計入所有者權益利得-本期對外捐贈等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損失)。但是這個利潤計算辦法存在較大問題。一是非常不直觀,計算比較繁瑣,需要分清楚所有者權益增減的具體原因,并對之做分拆;二是難以告知報表閱讀者企業本期的利潤是怎么來的、怎么構成的。
再次,設置收入、費用兩個要素后,既可以很好地解決復式記賬問題,還能將影響利潤的資源流入和流出與其他類型的資源流入和流出分離,以便快捷地計算利潤。因為我們可以將引起利潤增加的資源流入一方面確定為資產增加或者負債減少,另一方面設置一個虛擬的對應面收入,記錄其增加;我們也可以將引起利潤減少的資源流出一方面確定為資產減少或者負債增加,另一方面設置一個虛擬的對應面費用要素,記錄其增加。這樣在每一個期間的期末,都可以直接通過賬面記錄的收入減去費用,得到當期利潤。
從上述論述可以看出,收入、費用本身就是一部分資源流入或者流出的對應面,資源流入或者流出是直觀的,但是所謂的收入、費用卻是不直觀的,是虛擬的。因此,初學者很難理解虛擬的、抽樣的收入、費用要素,如果不認識這個本質問題,初學者會遇到很大障礙。
2. 全面理解會計科目和賬戶設置必須結合財務報表。
(1)有了六要素,為什么還要設置科目賬戶?這也是初學者很容易出現疑問的環節。我們必須知道,如果僅僅有六要素的分類,而沒有更進一步的科目分類,將來能夠編制出來的報表僅僅是簡易的報表而已,報表的作用不大。如資產負債表只能提供總資產信息、總負債信息和總的所有者權益信息,利潤表只能提供總收入、總費用和最后利潤的信息,難以提供其他更細的、對報表使用者更為有用的信息。
(2)設置科目賬戶,目的在于能夠為報表編制提供更為明晰的分類信息。作為報表使用者,除了要知道企業有多少資產,資產來自于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有多少,還需要知道企業資產的分布和流動性,也需要知道負債構成和償債壓力等。從利潤表中既要能看出利潤多少以及總收入規模、總費用規模,更要知道營業活動和非營業活動對于利潤的貢獻大小,以便于報表閱讀者了解企業盈利的可持續性,了解企業的營業收入規模以及為取得營業收入而付出的代價。
為此,企業的資產要素、負債要素要按照流動性分成流動和長期。收入要分成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和資產使用權讓渡收入(投資收益)三類,費用或者代價也相應分成主營業務成本、其他業務成本等,并將與取得上述收入不直接相關的費用分成三個期間費用項目,即所謂科目和賬戶設置。其目的在于編制出信息明晰的報表,這些分門別類的報表項目編制,其數據必須有來源,其來源只能是分門別類記錄的分類賬。同時,科目核算內容的規定或者界定與報表編制也是有關系的。比如,在銷售商品取得收入時,初學者往往看不見所謂的收入和費用,他們看到的是這項交易的凈流入。但是,從利潤表編制的數據需求來看,我們不僅僅需要一個利潤數據,還需要了解利潤形成,需要了解企業經營規模和為取得營業收入支付的代價,這樣才可以全面評價企業營運能力和獲利能力,因此,收入、費用賬戶記錄的是交易金額而不是凈額。
可見,結合報表編制信息來源需求,來理解會計科目和賬戶設置,才有一個較好的邏輯思路。
二、學習、講授中高級財務會計課程更離不開財務報表
我們往往認為,中高級財務會計就是講解會計準則關于若干類型經濟業務具體會計處理規定的,核心就是編制相應的會計分錄,完全忘卻會計報表邏輯思維。以下通過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可以說明財務會計學習和講授過程中,財務報表中心位置也是不能忘記的。
1. 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核算。金融資產按照投資策略和風險管理要求,可以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在第一類金融資產核算上,如果遇到期末尤其是需要編制財務報表時,要對此類金融資產進行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比對,用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調整“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這里的關鍵問題就是,為什么調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賬戶而不是“投資收益”賬戶?主要原因是報表編制需要將此類損益與投資收益區分開。利潤表中確實要求如此編報,因為投資收益是已經實現的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尚未通過真實交易實現而僅僅是賬面與市價之間的差異導致的,而且在持有期間可能會持續變動,因此是不穩定的。在真正通過交易賣出此類金融資產時,賬面上結存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才真正轉入“投資收益”,進入利潤表中的“投資收益”項目列報。
這樣做還是出于考慮報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因為投資收益是已經實現的、已經有或者將來會有資金流入或者流出的利潤或損失,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是目前尚不確定、將來未必有資金流入或者流出的利潤或損失,這兩者雖然對當期利潤都有數據上的影響,但是實質上有差別。
2. 固定資產折舊的處理思想。固定資產折舊會引起資產減少以及費用或者成本增加,因此,初學者認為既然是折舊引起的資產減少,那么就是固定資產減少,往往將此類資產減少記入“固定資產”賬戶貸方。但是準則規定此類資產減少記入“累計折舊”賬戶。為什么這樣做,其實解釋還是離不開報表編制。在資產負債表正表中,“固定資產”項目金額=“固定資產”賬戶借方余額-“累計折舊”賬戶貸方余額-“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貸方余額,雖然在正表中看不出累計折舊賬戶的作用,但是在報表附注中,必須披露固定資產原價、累計折舊等信息。由此可見,如果在計提折舊時沒有設置“累計折舊”賬戶,而是直接放在“固定資產”賬戶記錄此類資產減少,將來難以通過賬簿體系查閱到固定資產購置支付原價的信息,也難以了解企業在用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從而無法判斷企業固定資產更新改造資金投入的壓力。
三、要培養以財務報表為主線的會計邏輯思維
財務會計絕對不是一門純技術性、機械性的學科。初學者和講授者都應該拓寬視野來理解、運用財務會計,并將財務會計與資本市場資產定價以及企業內部管理密切結合起來。
1. 學習者應該扮演雙重角色:會計信息的生成者和使用者。對于財務會計學習者而言,知道怎么核算是最基本的要求和認識;知道為什么這樣核算是認識的提升;知道不同核算方法造成的不同影響是較高層次的認識,這就涉及會計政策選擇等諸多問題。上述無論哪個層次的學習,學習者不能僅僅將自己定位為學習者、財務信息的生成者或者提供者,還必須時常換位思考。學習者應站在報表使用者角度,考慮怎樣進行處理、核算、列報更為合理,以期更好地提供決策相關信息。
2. 學習財務會計必須圍繞財務報表展開,這樣才能形成會計思維。所有的會計核算和信息積累,最重要目的就是為編制報表提供信息準備。當我們不知道為什么這樣核算、準則為什么做這樣的規范時,就從報表編制列報要求考慮問題,這樣才能豁然開朗,明白背后的道理。國際會計準則、西方國家會計準則、中國會計準則都歷經變遷,每次變遷,其背后的邏輯都是市場邏輯,即:提供更有效的財務信息,都是圍繞信息的價值增加和財務會計目標更好地實現展開的。有了這個會計思維,準則變動的脈絡我們就會更清楚,才會促使我們提升知識自我更新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財務會計才會變得生動有趣。
主要參考文獻
1. 胡著偉,安慶釗.初級會計學.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2. 李惠,李光貴,周宇.中級財務會計.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1

【作  者】
霍中超

【作者單位】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計劃財務處 鄭州 450002)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