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核算論文 > 混合控股之合并分錄解析

混合控股之合并分錄解析

【摘要】混合控股是合并財務報表編制中較為困難的一種復雜控股結構。由于股權結構的不同,在實務中存在著準則形式法、逐級合并法與一次合并法三種不同的方法。本文從理論上解析了不同方法的分錄差異,并通過示例進行了比較。
【關鍵詞】混合控股 逐級合并法 一次合并法

復雜控股中除間接控股外,還有這樣一類情況:母公司P控制著子公司A且投資于B公司,子公司A也投資于B公司,雖然A與P均未控制B但兩者之和卻能控制,故B屬于P之孫公司。因P對B的控制來自于直接與間接之混合,故可稱為混合控股。此時,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會出現合并方的三種情況與合并財務報表的三種編制方法。
一、混合控股三種情況與合并的三種方法
作為集團,P最終要合并B公司,但直接合并方可能有三種:①當P直接控制A、A未控制B時,可因P混合控制B而由P直接合并。②當A直接控股B、P未控制B時,由A直接合并B。③雖然P混合控股了B,但其與A對B持股相同,此時直接合并方是P還是A公司?
三種情況下因直接合并方不盡相同,故產生了三種合并方法:①準則形式法。當P與A均因未控制B而不能直接合并時,先在個別報表中采用權益法核算,之后再由P或A合并B(此時底稿中無需進行權益法調整)。這是機械遵循準則形式之結果,故為準則形式法。②逐級合并法。即先由A合并B,再由P合并B的合并報表。與“間接控股”合并不同,此方法第二級合并需一組補充分錄。因為第一級合并時B的所有者權益已被A的股權投資所抵銷,在第二級抵銷P對B的股權投資時已無B的所有者權益,故需補充分錄來調整。準則形式法中也需進行該補充調整,因分錄構成相同故不對其不單獨介紹。③由P公司一次性直接編制最終報表的一次合并法,此時省略了A對B的合并環節。此方法雖然也需要補充調整分錄,但原因與前者不同,故分錄構成也不同。
合并報表編制關鍵在于合并抵銷分錄的編制,當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后,合并分錄就包括權益法調整、股權投資與其他內部交易的抵銷三類分錄。因其他內部(存貨、固定資產等)交易不一定存在,且不具有方法間差異,故本文不對其進行解析。股權投資抵銷包括分期法與分段法,我們以財政部會計司所介紹的分段法為主解析。此時,合并抵銷分錄就只有股權投資權益法調整、資產負債表段抵銷分錄、利潤表段的抵銷三筆分錄。
為使解析過程更加清晰,本文采用原理加示例的模式:以例題介紹方法差異,用公式表示出金額計算的原理。其中:EQ指所有者權益總額;PC指實收資本且金額通常不變;CR指資本公積;SR指盈余公積;UP指未分配利潤;NP指凈利潤(損益);CD指現金股利(分配);下標0表示期初、下標1表示期末、無下標表示本期;長期股權投資的投資成本為CI;母公司控股比例為HP;少數股權比例為MP。
同時,因為同一控制合并相對復雜,且可以看作無商譽、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一致的非同一控制合并,故本文以非同一控制合并為例。
二、逐級合并法抵銷分錄解析
例:P公司于2011年12月31日用2 000萬元購買了A公司80%股權,當日A公司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與公允價值均為2 500萬元。A公司2012年度凈利潤為1 0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2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500萬元。2012年中P與A公司各用400萬元投資設立B公司,各占公司注冊資本的40%。B公司當年凈利潤5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1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300萬元,其所有者權益由成立時的1 000萬元增至1 200萬元。
1. 第一級,A合并B公司個別報表。
(1)A對B公司權益法調整分錄(金額單位未標注時均為萬元)。因B為新設立,故分錄相對簡單。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EQ1×HP-CI:1 200×40%-400)
貸:投資收益 80[(NP-CD)×HP:(500-300)×40%)]
(2)資產負債表段抵銷分錄:
借:實收資本 1 000(PC1)
盈余公積 100(SR1)
未分配利潤——期末 100(UP1)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CI0+CI:400+80)
少數股東權益 720(EQ×MP:1 200×60%)
(3)利潤表段的抵銷分錄:借:投資收益 200(NP×HP:500×40%)
少數股東損益 300(NP×MP:500×60%)
貸:利潤分配 400(CD+SR:100+300)
未分配利潤——期末
100(UP1:900-100-300=500)
2. 第二級,P合并A公司的合并報表。
(1)根據A公司2012年合并凈利潤1 080萬元(1 000+80),進行權益法調整:
借:長期股權投資
464(EQ1×HP-CI:3 080×80%-2 000)
貸:投資收益
464[(NP-CD)×HP:(1 080-500)×80%]
(2)資產負債表段抵銷分錄:
借:實收資本 2 000(PC1)
盈余公積 500(SR1)
未分配利潤——期末 580(UP1)
貸:長期股權投資 2 464(EQ×HP:3 080×80%)
少數股東權益 616(EQ×MP:3 080×20%)
(3)利潤表段的抵銷分錄:
借:投資收益 864(NP×HP:1 080×80%)
少數股東損益 216(NP×MP:1 080×20%)
未分配利潤——期初 200(UP0)
貸:利潤分配 700(CD+SR:200+500)
未分配利潤——期末 580(UP1)
3. 補充調整分錄。P在合并報表中還需將自己對B的投資抵銷,但此時B的所有者權益已經被A在合并B時抵銷,故此調整是將P對B公司權益自A合并報表中少數股東權益中恢復(沖銷)回來。因持股比例與A相同,故權益法調整分錄相同,此處略。此時,補充調整分錄為:
借:少數股東權益 480(EQ×HP:1 200×40%)
貸:長期股權投資 480(EQ×HP:1 200×40%)
借:投資收益 200(NP×HP:500×40%)
貸:少數股東損益 200(NP×HP:500×40%)
三、一次合并法抵銷分錄解析
1. P合并A公司的抵銷分錄。
(1)根據A公司2012年度所有者權益變化,編制合并調整分錄:
借:長期股權投資400(EQ1×HP-CI:3 000×80%-2 000)
貸:投資收益 400[(NP-CD)×HP:(1000-500)×80%]
(2)資產負債表段抵銷分錄:
借:實收資本 2 000(PC1)
盈余公積 500(SR1)
未分配利潤——期末 500(UP1)
貸:長期股權投資 2 400(EQ×HP:3 000×80%)
少數股東權益 600(EQ×MP:3 000×20%)
(3)利潤表段的抵銷分錄:
借:投資收益 800(NP×HP:1 000×80%)
少數股東損益 200(NP×MP:1 000×20%)
未分配利潤——期初 200(UP0)
貸:利潤分配 700(CD+SR:200+500)
未分配利潤——期末 500(UP1)
2. P與A一次性合并B公司的抵銷分錄。P一次性合并P與A對B的股權投資時,CI與HP計算各有兩種思路。①相加計算時,CI=400+400=800(萬元),且會被全額抵銷,HP=40%+40%=80%,則會有“子公司MP×子對孫公司HP”的差異(即AP)。②比例計算時,HP=40%+40×80%=72%,且反映了對B的真實利益,但CI=400+400×80%=720(萬元)會導致“子公司對孫公司CI×母公司對子公司MP”的差額。針對差額需補充調整,兩兩相乘共有四種情況,具體分錄詳見筆者有關“間接控股”時一次合并法補充分錄介紹(參考文獻3)。這里以兩者相加為例解析,則P合并B公司分錄為:
(1)長期股權投資的權益法調整分錄,因B為新公司而相對簡單:
借:長期股權投資160(EQ1×HP-CI:1 200×80%-800)
貸:投資收益 160[(NP-CD)×HP:(500-300)×80%]
(2)資產負債表段抵銷分錄:
借:實收資本 1 000(PC1)
盈余公積 100(SR1)
未分配利潤——期末 100(UP1)
貸:長期股權投資 960(EQ×HP:1 200×80%)
少數股東權益 240(EQ×MP:1 200×20%)
(3)利潤表段的抵銷分錄:
借:投資收益 400(NP×HP:500×80%)
少數股東損益 100(NP×MP:500×20%)
貸:利潤分配 400(CD+SR:100+300)
未分配利潤——期末 100(UP1)
(4)因B為新公司而不涉及期初數據等,僅需調整本期損益中漏計的少數股權即可,且調整比例AP=20%×40%=8%。此類情況,補充調整如下:
借:少數股東損益16[(NP-CD)×AP:(500-300)×8%]
貸:少數股東權益16[(NP-CD)×AP:(500-300)×8%]
比較少數股東數據:少數股東權益=720+616-480=856=600+240+16、少數股東損益=300+216-200=316=100+200+16,則可發現方法雖不同,但結果一致。兩方法中,逐級合并法需要多級合并,但每一級難度不大,一次合并法看似簡單,但補充分錄較難理解。
主要參考文獻
1. 邵毅平.高級財務會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2. 財政部會計司.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黃申,錢娟萍.間接控股時合并抵銷的逐級合并法、一次合并法.財會月刊,2013;9


【作  者】
黃 申(博士) 錢娟萍

【作者單位】
(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杭州 310018)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