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會計核算論文 >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情況下投資收益核算之改進

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情況下投資收益核算之改進

【摘要】按照現行會計準則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發生減值情況下,計算攤余成本時要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從而會影響利息收入。筆者認為,以上規定存在一些缺陷,本文結合實例對此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改進建議。
【關鍵詞】持有至到期投資 減值 攤余成本

企業有明確意圖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債權性投資一般被劃分為持有至到期投資,它具有到期日、回收金額固定或可確定的特點。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相關規定,企業應當在資產負債表日對以攤余成本進行后續計量的持有至到期投資等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檢查,凡有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發生減值的,應當將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之間的差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并確認減值損失。但在實務中,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相關利息的確認問題一直是該金融資產核算上的難點。
一、案例設計
本文試結合實例對會計準則規定的賬務處理方法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加以說明。
例:2007年1月1日,XYZ公司從活躍市場上購入甲公司發行的6年期債券,面值4 000 000元,票面年利率6%,每年12月31日付息,本金最后一次支付。XYZ公司預計甲公司不會提前贖回,支付的購買價(包括交易費用)為4 203 000元。
XYZ公司在債券持有期間發生下述事項:
(1)2008年末收到240 000元利息,但2008年末有客觀證據表明甲公司發生了嚴重的財務困難,XYZ公司預期到期只能收回面值70%的本金和未來全額利息。
(2)2009年末、2010年末分別收到240 000元利息。2010年末客觀證據表明甲公司財務狀況顯著改善,償債能力有所恢復,XYZ公司預計到期能收回面值90%的本金和未來全額利息。
(3)2011年末XYZ公司收到利息240 000元。
(4)2012年末XYZ公司收到利息240 000元和90%的面值3 600 000元。
二、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產)投資成本的相關規定
會計準則規定,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成本的確認中應當采用實際利率法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的未來現金流量折現為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當前賬面價值,并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企業在確定實際利率時應當考慮金融資產或負債預計未來現金流量。
在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后續計量中,企業在計算其攤余成本時應對初始確認(成本)金額做以下調整:①扣除已償還的本金;②加上或減去采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③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按上述規定,設該債券實際利率為r,則可列出等式:
240 000×(1+r) -1+240 000×(1+r) -2+240 000×(1+r) -3+240 000×(1+r) -4+240 000×(1+r) -5+(240 000+4 000 000)×(1+r) -6=4 203 000(元)
采用插值法,可以計算出:r=5%。XYZ公司所持債券發生減值時各期攤余成本和投資收益(利息收入)計算見表1。

三、關于金融資產投資收益的準則規定及存在的問題
假如上例中XYZ公司所持債券不發生減值,各期攤余成本和投資收益(利息收入)計算見表2。 表 2 金額單位:元

由表2可知,企業在持有期間各期利息收入按“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計算,計入投資收益。按債券票面金額及利率計算的當期應收利息與投資收益差額,作為利息調整攤銷。因此,實際利率法計算的各期投資收益實質上是企業在持有期間總收益(按票面利率計算利息收入總額扣除溢折價后的凈額)根據各期初“攤余成本”大小進行分配。
但準則規定,在計算各期攤余成本時需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見表1)。這樣,金融資產發生減值損失將影響攤余成本,從而影響各期利息收入金額。筆者認為準則這樣處理并不妥當,因為準則要求企業按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之間的差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并抵減當期攤余成本,那么此時計算的投資收益與企業在不發生減值情形下計算的投資收益(見表2)二者間差額,正是資產減值額與實際利率的乘積,即本金減值所引起的相應利息減值損失額,如2009年二者間利息收入差額49 360.63元(207 090.38-157 729.75),由于是利息(收益)減值而非本金減值,因而不能將該差額記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科目(該科目用于核算投資成本減值,但投資成本已按賬面價值與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之間差額計提減值準備)。
如果將此差額作為利息減值計提相應減值準備,也是欠妥的。首先,企業做出未來利息能全額收回(如本例中應計利息未發生減值)的判斷還據此計提減值準備,這與《企業會計準則第8號——資產減值》(CAS8)的規定相悖。其次,應收利息與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不同類別的金融資產,其初始計量和后續計量采用的計量基礎也不完全相同。由于利息收入金額遠小于本金(投資成本),未來利息收入無法收回的可能性遠比本金無法收回的可能性小,未來利息能否收回也需要由企業重新做出判斷,不能據此計提減值準備。
XYZ公司所持債券發生減值情況下按照準則規定的賬務處理結果(如表1)將出現少確認投資收益138 411.14元(持有期間利息收入累計差額138 411.14=1 237 000-1 098 588.86)。因此,有必要對準則在計算各期攤余成本時需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這一規定做出調整。
四、對會計準則規定的改進建議
持有至到期投資是用來核算金融資產的初始確認成本(金額)及持有期間攤余成本的。在持有期間各期利息收益則是按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計算,通過“應收利息”與“投資收益”科目核算。金融資產投資成本(本金)減值是投資方根據當期實際情況做出的判斷,其預計的資產減值只會影響未來利息收入收回的可能性,但不應影響利息收入和利息調整金額的計算(在確定實際利率時也是如此,準則規定在預期存續期間或適用的更短期間內保持不變,不因為發生減值影響重新計算調整)。投資方在每一資產負債表日應對“應收利息” 收回的可能性加以判斷,若預計發行人到期無力償還的,應計提相應的壞賬準備(因“應收利息”是企業應收款類科目)。因此,在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后續計量中,計算各期攤余成本時不應扣除已發生的投資成本(本金)減值損失,這樣無論發生減值與否都不影響投資收益的計算。
經過改進,上例中XYZ公司所持債券各期攤余成本和投資收益(利息收入)計算見表3。
表 3 金額單位:元

注:∗數字考慮了計算過程中出現的尾差(表2同);*數字是各年重新計算減值準備后應補提的減值額。
各年相關會計處理為:
(1)2008年12月31日,確認利息收入,收到當期利息。借:應收利息240 000;貸:投資收益208 657.50,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1 342.50。借:銀行存款240 000;貸:應收利息240 000。
2008年末甲公司發生了嚴重的財務困難,XYZ公司預期到期只能收回面值的70%本金和利息, XYZ公司計提減值準備時,重新計算2008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現值=240 000×(P/A,5%,4)+2 800 000×(P/F,5%,4)=3 154 595.05(元);此時現值與攤余成本的差額為987 212.45元(4 141 807.50-3 154 595.05),確認為本期的減值損失。會計處理為:借:資產減值損失987 212.45;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987 212.45。
(2)2009年12月31日,正常確認利息收入,收到當期利息。借:應收利息240 000;貸:投資收益207 090.38,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2 909.62。借:銀行存款240 000;貸:應收利息240 000。
2009年末XYZ公司預期到期只能收回面值的70%本金這一狀況沒有發生改變, XYZ公司計提減值準備時,重新計算2009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現值=240 000×(P/A,5%,3)+2 800 000×(P/F,5%,3)=3 072 324.80(元);此時現值與攤余成本的差額為1 036 573.08 元(4 108 897.88-3 072 324.80),確認為本期的減值損失,2009年應補提減值準備49 360.63元(1 036 573.07-987 212.45)。借:資產減值損失49 360.63;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49 360.63。
(3)2010年末確認利息和收到利息及根據2008年末所做的減值判斷應計提減值準備(51 828.65)分錄與2009年相似,此處省略。
由于2010年末XYZ公司有客觀證據表明該金融資產價值到期能收回面值的90%本金,重新計算2010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現值=240 000×(P/A,5%,2)+3 600 000×(P/F,5%,2)=3 711 564.63(元)。此時現值與攤余成本的差額為362 778.14元(4 074 342.77-3 711 564.63),確認為本期末的減值損失余額。所以應轉回上期累計多提減值725 623.59元(987 212.45+49 360.63+51 828.65-362 778.14)。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725 623.59;貸:資產減值損失725 623.59。
(4)2011年末確認利息和收到利息分錄與2009年相似,此處省略。重新計算2011年末持有至到期投資現值=240 000×(P/A,5%,1)+3 600 000×(P/F,5%,1)=3 657 142.86(元),此時現值與攤余成本的差額為380 917.05元(4 038 059.91-3 657 142.86),確認為本期末的減值損失余額,2011年應補提減值準備18 138.91元(380 917.05-362 778.14)。借:資產減值損失18 138.91;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18 138.91。
(5)①2012年應計提減值準備=400 000-380 917.05=19 082.95(元)。借:資產減值損失19 082.95;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19 082.95。②2012年末確認利息。借:應收利息240 000;貸:投資收益201 940.09,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38 059.91。③2012年末收到本利共3 840 000元,并轉銷減值。借:銀行存款3 840 000,持有至到期投資減值準備400 000;貸:應收利息240 000,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4 000 000
主要參考文獻
1. 張志鳳.2012年度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中級會計實務模擬試題.財會月刊,2012;10
2. 肖勇.淺析金融資產準則制定的背景、意義及影響.現代商業,2012;14

【作  者】
陳丁琨

【作者單位】
(福建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 廈門 361012)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