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公司管理層應充分理解和認識內控體系的意義,變被動建設為主動加強,建議監管機構和公司多組織一些專業培訓,針對公司管理層、內控體系建設專業人員、其他業務人員三個不同層次,分別制定和開展相對應的培訓內容。
自2010年4月五部委聯合并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配套指引》以來,我國上市公司內部控制體系逐步完善。我辦對大連轄區部分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規范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總結出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幾點建議。
一、存在問題
1.組織領導有待加強。一是部分公司管理層對內控缺乏準確理解和認識,內控體系的建設處于被動狀態,由于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對內控中管理層的責任約束和要求上處罰力度遠不夠嚴厲,領導層的重視程度不夠;二是大多公司在執行內控體系建設工作中指定了原有的管理部門兼職負責執行,出現專業性的專職人才缺乏,有效工作時間無法保證,使內控體系建設工作難有較大進展;三是部分公司的牽頭管理部門在日常的工作中與公司其他部門關聯較多,在執行評估等工作時難保客觀性、獨立性。
2.對控制環境和監督重視不夠。大多公司相比來說更注重控制業務活動層面的內容,而對控制環境重視不足,在內控體系建設中往往忽視對經營理念、領導風格、組織結構、人事管理的改進,沒有將內控的理念融合到公司文化建設中。同時也忽視內部控制的監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內部控制實施的預期效果。
3.內控團隊和專業型人才缺乏。由于公司內控覆蓋公司的各項業務與事項,內控項目小組人員不僅要深刻理解內控的作用和重要性,還需要全面了解公司業務,要具備正確判斷事項關鍵控制點和風險級別的能力。而此類綜合型的內控管理人才目前在大多數公司難以配備。
4.對內外力的掌控不足。一部分公司完全依靠內部力量開展內控體系建設,雖能保證制度的執行和落實,但是缺乏獨立性和客觀性,再加之存在人才不足,能力有限的情況,其整體設計難保沒有缺陷;再有一部分公司過多依賴外部機構的介入,沒有培養建設自己的內控團隊,在具體細節的落實與執行中,出現問題較多,內控體系的持續改進、完善工作,后續力量不足。
二、幾點建議
1.提高認識,保證組織有效性。一是公司管理層應充分理解和認識內控體系的意義,變被動建設為主動加強,有效的內控體系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杜絕浪費、貪污等行為,避免公司資產的流失,節約公司的成本費用;二是相關監管部門也應加大管理層在內控工作中責任的處罰懲治力度;三是設置單獨的內控體系建設部門或項目領導小組,專人負責制,確保其工作實施的獨立性;四是給予足夠的人員和時間保證,保證工作的進度和有效性。
2.加強培訓,提升能力,儲備人才。建議監管機構和公司多組織一些專業培訓,針對公司管理層、內控體系建設專業人員、其他業務人員三個不同層次,分別制定和開展相對應的培訓內容。公司管理層,強調內控體系的意義和重要性;專業人員,重點是具體設計、執行操作方面;其他人員,主要是加強內控理念與公司文化的結合。
3.提高外部機構同公司實際的結合。內控體系建設即要借助外部機構的力量,又要依靠內部各部門的專業團隊和人才,保證與外部機構有效的溝通的同時,也保證內部各部門各流程對制度執行的有效性,對出現問題缺陷的及時反饋更正。使外部力量和內部因素有效結合,實現內控的有效性。
4.重視內控環境建設,完善對內部控制的監督。一是正確認識內控環境的重要性,提高內控體系建設的高度,擴展內控體系建設的廣度,將內控理念與公司的經營模式、文化建設融合一體,形成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意識和良好氛圍;二是公司應將內部控制實施的效果納入考核體系,在持續的考核與監控中逐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提高執行力;三是對內部控制實施的有效性進行有力的監督,確保內部控制被不折不扣地執行,將控制理念融合入公司的生產經營各環節,形成內部控制的長效機制,從而不斷提升公司的運營水平。
作者:財政部大連專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