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一個嶄新的事物,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沒有專門可借鑒的國外成功經驗,國內相應的國有資產管理、預算管理方面的理論也沒有完全定型,實踐中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運行必然帶有很強的探討色彩。
為了進一步增強四川國有企業增值保值能力,我省積極研究部署初步建立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實施意見》精神,2010年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點工作正式啟動,確定首批試點企業為90戶,涉及省國資委、交通廳、林業廳、監獄局、勞教局、新聞出版局等6個部門。同時,為了切實保證我省國有企業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能力,試點期內,對電力、煤炭、航空等壟斷性行業按凈利潤的10%收??;對軍工、化工、機械等一般性行業按凈利潤的5%收??;對四川省有色冶金研究院等轉制院所,實行三年內暫不收取。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規定,對四川發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的子公司按不低于凈利潤的20%收取。
3年試行編制期間,我省省本級國資預算共實現收入352313萬元,其中利潤收入56473萬元,產權轉讓收入295840萬元;共實現國資預算支出275907萬元,主要用于全省監獄布局調整、退出高危行業監獄企業職工安置和支持省屬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等方面。3年的省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實踐,加強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支出規范管理力度的同時,為四川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全面推廣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與此同時,有關市(州)縣(市)在省級示范下也相繼建章立制,試行編制各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2012年,成都、自貢、攀枝花、瀘州等16個市(州)和富順、江油、旺蒼等12個縣(市)開始試行編制本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試行編制了國資預算的市(州)和縣(市、區)共實現國資預算收入304985萬元,國資預算支出227744萬元。
(本欄目資料由四川省財政廳企業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