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學校高校財務管理論文 > 高校內部審計的機構獨立性與人員勝任能力探討

高校內部審計的機構獨立性與人員勝任能力探討

摘要:從高校內部審計機構設置情況及其隸屬關系兩個方面對內部審計設置的獨立性進行了調查,實施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的檢查與評估,促進提高內審人員勝任能力。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迅猛發展,高校呈現出辦學規模化、投資多元化和經濟復雜化的趨勢,高校內部審計在依法治校、自我約束、科學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高校內部審計在機構獨立性與審計人員勝任能力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在對浙江省48所高校內部審計現狀進行調查統計的基礎上,提出了改進高校內部審計的若干建議,以期推進高校內部審計事業的健康發展。

一、調查情況

(一)調查樣本

  2012年,課題組以調查表形式對2011年浙江省高校(未包括教育部直屬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狀況進行了調查。共對48家高校進行調查,其中省屬高校21家,非省屬高校27家。由于獨立學院普遍未設立內審機構,調查對象未包括由各高校控制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未設立審計職能部門的獨立學院。調查回收有效問卷48份,回收率達100%。個別高校調查表回答存在有歧義性理解的,為保證調查質量,筆者與該校內部審計相關人員進行了逐一核實。

(二)調查內容

  調查表對2011年浙江省高校的內部審計工作狀況進行了調查,主要涉及如下幾個方面:單位基本情況、內審機構基本情況、內審人員情況、內審業務開展情況、內審工作成效等。

二、高校內部審計現狀調查

(一)關于高校內部審計獨立性

  內部審計能否發揮其確認和咨詢職能,取決于內部審計的獨立性水平。而內部審計獨立性的最主要標志是內部審計機構設置的獨立性及其隸屬關系。《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22號——內部審計的獨立性與客觀性》第五條指出,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主要受機構與董事會或最高管理層關系的影響,并需要依靠規范的機構管理工作得以保證。因此,調查問卷從高校內部審計機構設置情況及其隸屬關系兩個方面對內部審計設置的獨立性進行了調查。

1. 高校內審機構設置的獨立性。調查顯示,62.5%的浙江高校采用紀檢監察或與監察合署辦公的形式設立內部審計機構。浙江省屬高校獨立設立審計機構的比例達到57.2%,遠高于非省屬高校的比例18.5%;有1所高校與黨委辦合署設立內審機構。由此可見,內部審計機構的獨立性仍然是制約高校內部審計工作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且該問題在非省屬高校顯得更為突出。

2. 高校內審機構的隸屬關系。調查顯示,浙江高校內部審計機構歸紀委書記分管的比例最高,達到75%;內部審計由校長主管的高校有8所,占16.6%,其中省屬高校內部審計由校長主管的高校有5所,占23.8%;由校長分管、紀委書記協管的高校有2所,占4.2%。

  教育部《教育系統內部審計工作規定》規定,內審機構在本單位主要負責人的領導下依法獨立開展內部審計工作,對本單位主要負責人負責并報告工作。按規定由校長分管內部審計工作的情況不夠樂觀,且這個現象在不同類型高校都相似存在。

(二)關于高校內部審計崗位的配備

  審計機構的審計能力與審計人員的數量多少密切相關。《中國內部審計實務指南第4號——高校內部審計》第四條規定,高校內部審計機構應配備足夠的內部審計人員,內部審計人員數量應不低于教職工總數的2‰。2011年浙江樣本高校設有145名專職內審人員,平均每所高校審計人員數量為3人。樣本高校中,有39所高校審計人員數量達到了該校教職工人員編制的比例要求,占81.1%;有11所高校未達到人員編制的比例要求,占18.9%。但是,由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多數高校都有相當數量的合同制教職工,各高校合同制教職工人數未在計算內審編制的基數范圍內。

  鑒于高校規模大,高校資產總額高(浙江省屬高校和非省屬高校平均資產總額分別為17.6億、8.2億),資金流量大(省屬高校和非省屬高校平均收入總額分別為5.2億、2.9億),審計任務繁重,浙江高校審計機構聘請了55名兼職審計人員參與了審計工作,專職、兼職審計人員的比例為2.64:1。

(三)關于高校內審人員職業勝任能力

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IIA)將內部審計師勝任能力(competency)定義為“內部審計師在執行內部審計業務時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問卷從專業、職稱和從業年限三個方面來調查了解內審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1. 高校內審人員專業情況。內部審計隊伍應由具備經濟、管理、法律、建設工程、信息系統等方面專業素質的人員組成。調查顯示,有74.5%的內審人員的專業類型是與審計工作密切相關的審計師類、會計師類、經濟師類和工程師類,符合內部審計是專業性較強的專業技術崗位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高校工程師類內審人員只有4.8%,且浙江非省屬高校中竟然沒有一個工程師類內審人員,缺乏從事基建工程審計和修繕工程審計等相關審計工作的人員。當然,由于高校執行輪崗政策等緣故,也有25.5%的其他專業人員在從事內部審計工作。

2. 高校內審人員的職稱情況。目前,我國審計、會計、工程等職稱均采取全國統考和綜合評審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價。一般來說,職稱水平能夠綜合反映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調查顯示,浙江高校內部審計人員中中高級職稱的審計人員占審計人員的76.5%。其中,有33.1%取得了高級審計師、高級會計師、高級工程師的職稱,高職稱審計人員比例較高。內審人員中有24名取得了注冊會計師、注冊內審師、注冊稅務師資格,占16.6%。當然,也有13.1%的內審人員未取得各類職稱資格,這與有的高校將審計崗位定位為行政崗位而非專業技術崗位有關。

3. 高校內審人員的從業年限。內部審計是一種需要依賴審計人員綜合運用知識和經驗進行判斷的職業。審計人員在長期的審計工作中逐步積累經驗是提高職業判斷能力的主要方式。

調查顯示,高校內審人員從事內審工作的年限主要集中在0-5年,達到55.2%。其中,非省屬高校0-5年從業年限的內審人員比例更高達68.1%,這與非省屬高校辦學歷史短、成立審計部門開展內審工作時間短有直接關系。浙江高校6-10年與10年以上從事內審工作年限的人員分別為24.1%和20.7%。

(四)高校內審工作開展情況

1. 高校內審業務類型。調查顯示,浙江高校48所樣本學校2011年總共開展各類審計項目3129項,省屬高校和非省屬高校年度平均審計項目分別達到111項和29項,審計工作量大。其中:基建工程和修繕工程等工程審計項目2124項,占68%,顯示目前高校基建項目和修繕項目較多,工程審計仍是當前高校內審的工作重點;其次是財務收支審計270項,占審計項目的8.6%。

2011年浙江高校內部審計開展經濟責任審計211項,開展管理審計10項,還開展了物資采購比價審計、內部控制審計等其他類型審計514項,顯示高校尤其是省屬高校正在逐步開展從傳統審計向現代審計轉型。

2. 高校內部審計業務開展方式。調查顯示,高校多數審計項目是由內審人員自主完成,占64.1%;委托中介機構完成的審計項目達到1086項,占34.8%。這與基建工程項目、企業財務報表審計項目、大額科研經費審計項目需要聘請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審計的法律規定有關;有32項審計項目是由高校內審人員與中介機構合作完成。

(五)高校內審工作績效

2011年,48所高校內審機構145名審計人員共完成審計項目3118項,全年可用貨幣計量的審計工作成果為18532萬元。從審計人員看,人均審計成果127萬元。另外,內部審計提出各種整改建議和合理化審計建議1335條,對規范高校經濟秩序、完善內部控制、堵塞漏洞、規避風險有現實意義。

  從審計成本看,2011年浙江高校內部審計部門成本(含人員支出和業務支出)714萬元,支付中介審計費用347萬元和其他審計費用5萬元,審計成本總計1066萬元。按審計總成本計算投入產出比為1∶17,按審計部門成本計算投入產出比為1∶26,高校內部審計投入產出效益顯著。

三、調查結論

通過以上調查與對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 高校都通過獨立設置或合署辦公方式設置了內審機構,履行審計職能。

  2. 多數高校審計機構由紀委書記分管或內審機構與紀檢監察合署辦公,反映出“內審機構是一個以監督職能為主的監督部門”的傳統觀念在高校仍沒有根本轉變,內部審計轉型任重道遠。

  3. 從高校內審人員的高、中級職稱比例、內審人員從業年限、專業結構和獨立審計項目可以看出,高校有一批能滿足高校內審實際需要的內部審計人員。

  4. 高校內部審計能與社會審計優勢互補,通過委托社會中介機構審計解決了人手不足與任務繁重的矛盾,提高了審計效率,也提高了內審工作的獨立性水平。

  5. 高校內部審計成果表明,內部審計除了能改進管理、堵塞漏洞、規避風險,其投入產出經濟效益也非常明顯,內部審計值得教育主管機構、高校進一步重視和加大投入。

  四、調查啟示

  根據上述調查與對比分析,可以形成如下啟示與建議:

  1. 合理設置內審機構,提升高校內審獨立性水平。獨立性是內部審計工作的靈魂,也是內部審計的立身之本。教育主管機構及高校要按審計署第4號令和教育部第17號令規定,獨立設置高校內審機構,由高校主要負責人直接分管內審工作,提高內部審計獨立性和權威性,促進內部審計發揮應有的作用。

2. 優化內部審計人員結構,按項目負責人的要求培訓內審人員。高校內審人員專業結構偏向于財務背景,而當前高校經濟日趨復雜,需要內審人員提出更多的咨詢、診斷服務,且高校基建、修繕工程項目繁多,需要增加具有法律、工程類等專業背景的內審人員,優化內審人員專業結構。浙江平均每所高校審計人員數量為3人,內審人員少,這要求每個內審人員具備擔任某類型審計項目負責人的能力。高校需要通過人才引進和加強培訓與交流等方式,使內部審計人員具備審計項目負責人的職業勝任能力。

  3. 內審機構負責人要打造學習型內審機構,領導內審人員實施審計轉型。高校內審機構負責人在組織完成財務收支審計、工程竣工審計等常規項目審計任務的同時,要積極順應審計發展趨勢,轉變審計理念,打造學習型內審機構,加強內審人員學習與交流,領導內審人員實施審計轉型。可以借鑒美歐國家大學的內部審計經驗,定期開展高校風險和控制評估,根據評估結果配置有限的審計資源,合理安排和實施審計計劃,及時發現控制薄弱環節和風險點,提供審計咨詢,提高審計價值。

  4. 加大合作審計的力度,在合作審計中提升內審人員的勝任能力。目前浙江高校內部審計與社會審計合作審計的項目比例很低,只有1%。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合作審計,能充分挖掘注冊會計師或造價工程師的專業優勢,可以發揮內審人員熟悉高校管理的優勢,提高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提升內部審計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

  5. 實施高校內部審計質量的檢查與評估,促進提高內審人員勝任能力。由于各高校內審人員的專業背景及從業經驗相差較大,或由于內審人員不足等原因,導致高校之間內部審計質量差異較大,有的無法按照審計準則規范程序實施審計,存在有較大的審計風險。各省審計機關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審計機構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高校內部審計質量檢查與評估,促進高校進一步加強審計機構與人員建設,促使內審人員嚴格依法審計,保持職業謹慎性,提高內審人員的審計能力與素質,保證審計質量。

作者: 羅金明 張其宏 單位: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省教育廳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