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院探索財務管理精細化,推進全成本核算工作的主要措施分析。
由于多種原因,我院內部經濟核算精細化管理尚未展開,具體表現為投入較高、產出較低,重視經濟收入、忽略了成本支出,對科室、項目和病種等成本無準確計量,收益率等指標尚未納入績效管理。這種具有計劃經濟烙印的醫院粗放式經濟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和嚴酷的醫療市場競爭的需要,嚴重影響著醫院的生存與發展。為此,醫院必須建立一套科學的、有效的管理機制,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通過成本核算和分析,降低醫療服務成本,提高醫院的營運能力和生存發展能力。因此,實行全成本核算是我院適應市場經濟體制運行規則的必然選擇。
一、實施全成本核算的意義
(一)實施全成本核算是貫徹落實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推進公立醫院運行機制改革,提升醫院競爭力的重大舉措。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控制醫療費用增長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出臺,包括進一步規范醫療收費行為、實行單病種限價、控制藥品加成等,醫院收入必將受到一定影響。在醫院的經營管理中通過對醫院的成本核算結果進行分析,對醫院的成本進行及時、有效的調整,以便優化醫院的醫療業務收入結構,為醫院的有效運行提供重要的依據,提高醫院經營發展的能力。
?。ǘ嵤┤杀竞怂闶墙⒔∪杖敕峙渲贫龋w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推行績效工資制度的關鍵措施。通過全成本核算工作的實施,每位職工都清楚全成本核算對象,醫院各類人員成本意識將會明顯增強,同時根據自身工作特點和管理要求,行使自主權,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主動適應、開拓醫療服務市場,積極開展新技術新業務,改變工作作風和服務態度,這種內在激勵機制對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體現具有保障和促進作用,促使績效工資制度改革的有效施行。
(三)實施全成本核算是國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持續改進,促進醫院精細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的重要內容。對于我院剛剛邁入三級甲等醫院行列,且尚處于發展上升初期階段的醫院而言,醫院通過實施全成本核算,進一步建立健全相應的管理規章制度,并強化制度的執行力度,促進醫院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建設,達到利用有限的衛生資源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醫療保健服務的目的。
二、成本核算與全成本核算的不同之處
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進行科室的獎金核算,以責任成本為主要核算內容來控制考評科室的成本耗費,是一種不完全的成本核算,不能完全反映科室真實的運營狀況。
全成本核算是一種先進、科學的經營管理方法,與科室核算相比,全成本核算實現了財務會計和責任會計的并軌,使成本核算與會計核算結果保持一致,核算結果反映了科室真實的盈虧狀況,醫院財務管理得到了進一步的規范和提高。通過全成本核算全面控制成本,并從成本和效益的對比中尋求成本最小化,設定科室的盈虧平衡點,降低藥品收入比例,降低消耗,才能提高每位職工績效收入和醫院的生存、發展能力。
三、實施全成本核算的效果作用
?。ㄒ唬﹥灮Y源配置
通過全成本核算,能夠客觀反映醫院各種成本產生與形成的過程,充分顯示各核算單位的成本來源與構成情況,為醫院進行資源配置與使用提供相應的量化數據支持,在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浪費等方面發揮導向作用,改變了過去在經營管理中忽視投入與產出關系,醫療資源浪費嚴重,促使廣大干部職工更新觀念、增強節約意識和主人翁意識,人人關心成本支出,人人養成節約意識,從身邊節約水電氣等點滴事做起,樹立醫院、科室與個人利益息息相關的理念,從而避免無成本意識的爭設備、爭人員、爭空間的“三爭”現象。
(二)提高醫療質量
實施全成本核算,將會有效增強醫院每位職工謀生存、求發展的意識,上至院領導、科室主任,下至醫生、護士,乃至護工,都將關注成本,降低消耗,醫院材料支出、消耗性支出的合理性將會明顯提高;開展新技術或引進新項目時,更加重視技術評估,既考慮社會效果又考慮成本效應,積極采用技術適宜、成本低、效益好的診療項目。因此,可以激勵醫院職工專研業務技術,改善服務態度,提升業務能力,從而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
?。ㄈ崿F科學化管理
醫院通過實施全成本核算,建立健全相應的經濟管理規章制度,密切注意對醫院成本的全程控制,緊緊抓住事先控制(成本預算、決策、規劃)、事中控制(各項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控制(成本核算、評價、反饋)等環節,通過全員、全程、全方位的管理,使醫院工作效率明顯提高,逐步實現高質量、低消耗、高效益的管理目標。
?。ㄋ模┨嵘畔⒒ㄔO水平
實施全成本核算,可使醫院信息化管理的內容更加豐富、完整、準確、真實,對應關系清晰,形成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醫院資產運營最終結果的閉合系統,提升信息建設對醫院管理的導向作用。
總之,穩步推進我院全成本核算管理,將會極大提升醫院精益化管理水平,激發廣大職工主人翁責任感和意識,有效改善職工績效收入和醫院發展儲備,為實現三級甲等中醫醫院持續改進和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