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地鄉鎮財政資金規范化管理的主要舉措。
新疆自治區財政廳按照明確重點、規范程序、科學監管、打牢基礎的工作思路,堅持上下協調,聯動互動,以縣帶鄉,以鄉促縣,形成依靠和重視基層、關心和支持基層、工作落實在基層、監管向基層延伸的工作格局,持續推進全區鄉鎮財政資金規范化、制度化管理。
一是以制度建設為重點規范程序。為進一步規范鄉鎮財政資金監管程序,重點從健全資金監管制度入手,制定《自治區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規程》,對鄉鎮各類資金和村級資金監管步驟繼續進行規范,明確縣市財政部門、資金主管部門和鄉鎮財政所資金監管職責和程序;整合各地鄉鎮財政資金監管臺賬,制定12張鄉鎮財政資金從下達到使用全過程的《自治區鄉鎮財政資金監管工作臺賬》。草擬了《自治區鄉鎮財政資金監管信息傳遞制度》,把握監管關鍵環節,及時發現鄉鎮財政資金在使用、發放中存在的問題,做好資金“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檢查。
二是以檢查考核為基礎強化指導。通過調研、考核和資金安全檢查等多種方式加大對各地的指導和檢查。按照財政部安排,完成全國鄉鎮財政資金監管檢查,針對審計廳對鄉鎮及村集體資金審計中發現的私設小金庫等6類問題,我們組織各地開展鄉村財政財務資金安全檢查,涉及全區87個縣市、860個鄉鎮。通過檢查,發現并及時整改鄉鎮及村集體資金監管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了各地對資金安全運行的認識。
三是以抓點促面為核心整體推進。按照“監管主體是縣市、具體落實在鄉鎮”的思路,抓示范促典型,以點帶面扎實推進資金監管工作。通過召開示范縣市座談會討論資金監管工作,統一監管主體的思想認識。建立直接聯系點考核獎勵機制,對聯系點工作進行考核通報,優秀獎勵、末位批評,督促直接聯系點嚴格執行資金監管各項制度。建立縣鄉聯動監管機制,經常性組織地州、縣市和鄉鎮財政干部共同培訓、共同調研、共同討論,整體推進資金監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