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會計信息交換方法與相關標準
從計算機技術應用于會計信息系統以來,企業內部或不同企業的系統之間會計信息交換的需求就開始萌生。隨著會計信息化的發展,越來越明顯的會計信息交換需求推動著相關技術和方法的發展。早期的EDI(電子數據交換)主要用于貿易伙伴的計算機系統之間交換商務信息;關聯的會計主體之間相同的或不同的財務軟件系統相互聯系,就必須依賴一定的數據接口交換會計數據;而在互聯網時代,上市公司與外界進行直接的、廣泛的會計信息溝通,需要借助跨平臺、可擴展、自描述的XML技術及其在會計領域的子集XBRL(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會計信息交換的方法及標準從產生到逐步完善主要經歷了EDI、《財務軟件數據接口標準98—001》、上?!缎畔⒓夹g會計核算軟件數據接口規范》、國家《信息技術會計核算軟件數據接口標準》、XBRL五個階段。
二、會計信息交換工具XBRL的應用
XBRL是XML在財務報告信息交換中的一種應用,是目前應用于非結構化信息處理,尤其是財務信息處理的最新標準和技術。XBRL在會計中的應用能夠實現不同公司之間會計信息共享和操作。我國會計數據交換標準將數據交換格式重點放在文本文件類別,并提出了XML文件類別的格式定義,但并未涉及我國XBRL標準的制定。XBRL致力于提高企業內外部會計信息交流效率,它繼承了XML利于網絡信息交流的特點,并在會計信息交流方面有所發展。利用XBRL,企業可以將企業內各子系統(無論差異有多大)提供的信息(無論格式如何)自動轉換(無須重復錄入)為XBRL的格式;可以將XBRL格式的會計數據以不同形式但內容高度一致地呈現給內外部會計信息使用者。會計信息使用者可以方便地(信息查找成本低、效率高)提取(無須重復錄入)、交換(無論格式如何)、處理及分析各種會計信息。XBRL標準自2000年7月發布之初,XBRL國際聯合會下屬的各國際工作組一直致力于XBRL標準完善和推廣工作,XBRL的應用將為信息產生、流轉到應用的各個環節帶來了深刻的變革。目前,XBRL已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應用,并成為一種更為快捷的會計信息傳遞方式與高效的信息審核工具。
三、會計信息交換方式的特殊性
會計信息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其供求之間的交換方式,有其特殊性,具體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企業(供給方)對外提供的會計信息,從形式上看,其需求者無需支付任何費用就可獲得。因此,會計信息從供給方轉移給需求方,并沒有遵循商品交換中的等價交換的原則。二是會計信息公開披露后,實現了會計信息的“市場交易”,但事實上,會計信息的價值是很難用貨幣計量。企業對外披露的會計信息對需求者有利或不利程度很難用貨幣計量,因此,會計信息本身的價值也很難用貨幣計量。這一特殊性也決定了會計信息無法按等價交換的原則對外披露。三是會計信息有“公用性”。一個企業的會計信息,一旦公開披露,則成為一種“公共物品”,任何個人和組織都可以使用。會計信息的這種“公用性”,使其無法做到“一對一”的交換。四是企業必須依據有關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按照統一規定的格式、內容,在規定的時間內公開對外披露其會計信息。因此,企業對外披露會計信息似乎是一種“強制性”的被動行為。
四、會計信息交換的影響因素
會計信息交換是會計信息生產的延續,其交換效率與會計信息需求、交易成本和交換的技術因素相關。一是會計信息交換的需求推動著會計信息交換的產生和發展。企業的規模越大、外部經濟關系越復雜,則會計信息交換的需求就越旺盛??鐕?、企業集團和供應鏈管理的發展促進了在相關會計主體之間頻繁地交換越來越豐富的會計信息。會計信息交換的需求推動著會計信息交換的產生和發展。二是會計信息交換的應用水平取決于信息交換技術的成熟度。初級的技術只能支持定期提供少量最關鍵的會計信息,而先進的信息技術能提供動態的、實時的、充分的會計信息。高層次的會計管理信息系統、會計決策支持系統和會計檢查系統的數據主要來源于會計核算系統。而數據交換的接口方面不公開、不統一,嚴重阻礙了高層次的會計信息系統的開發和應用。因此就需要有一個統一的、公認的技術準則——會計軟件的標準數據接口文件。三是會計信息交換的成本是其重要的制約因素。根據經濟學原理,會計信息的供給者只有在其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時,才愿意增加會計信息的生產和供給;企業最多只愿意生產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時的會計信息量;當邊際成本大于邊際收益時,企業則不會自愿生產和提供會計信息。
高昂的成本會抑制交換的應用,早期的信息交換系統難以得到普及的重要原因是昂貴的建設成本和運行費用,而現在的互聯網絡及其相關技術則提供了廉價、易用的方法,使得會計信息交換走向現實操作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