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興產業與信息化邂逅發生的故事,正在引發越來越多財會人的思考。
云時代,如何讓會計信息體現其價值?財會人正面臨哪些挑戰?什么樣的企業才能得到投資者的認可?
數據商業管控
今年,短短2個月內,騰訊公司市值從5000億港元躍升至6600億港元。而且,就在今年8月中旬,這只小企鵝的市值已經超過“石油大鱷”中石化。由此,新興產業與傳統行業的兩大巨頭形成正面碰撞。而且,小企鵝的飛速成長還在繼續。
另外,今年年初,阿里巴巴的馬云、中國平安的馬明哲、騰訊的馬化騰聯手設立眾安在線財產保險公司,“三馬奔騰”開創了在互聯網上發展新金融的先河。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湯谷良表示,在云時代,他的一大感觸就是數據重構商業、驅動價值。比如現在如火如荼的京東商城,不能用市盈率、現金流貼現模型等傳統的會計模型去衡量其價值,因為,京東商城的估值遠遠高于其營業收入,而它正是通過大量的數據驅動著企業價值的快速增長。
云計算、大數據、企業社交網絡、移動應用等當今幾大熱點,已經形成一系列成功的商業模式,在傳統行業中形成了非常明顯的競爭力,未來怎么把云計算等新技術應用到企業業務中,將會成為重要的關鍵點。
湯谷良發現,流量與速度正在決定公司的未來,而且更多的非財務資源驅動著公司的財務資源,尤其是思想和決策需要轉變成數據代碼,從而真正地落到實處。
不難發現,財會人面對的情況是,企業價值判斷方式發生改變,或者是公司價值創造思維方式發生轉變,而且,集團管控同時接受著商業模式變化所帶來的挑戰。
如今有一種趨勢,即公司正在自行拆分成更多小單元事業部,最終實現“同一個生態,千萬家公司”的商業生態系統。但是,公司怎么拆分?拆分之后,公司總部的職責功能如何定位?如何全面導入“交互式”的計劃預算系統,以防控風險?
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興山表示,目前,集團管控有了新的內涵,即控制不再是核心,共享和服務成為主旋律。而且,集團管控已經不再僅僅停留在財務管控層面,而是深入到生產、采購、營銷等業務層面,從人財物到產供銷、從企業的內部到包括客戶和供應商在內的全產業鏈管控。
他認為,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電子商務等新技術的繁榮和應用構成了當前的云環境,同時也豐富了集團管控手段與應用方式。
另外,業內人士強調,集團管控必須重視財務系統,同時要架構以前瞻性的、非財務指標為主體的業績評價系統,以及構建與分權機制匹配的風險管控系統。
精益管理與IT技術
“當下,從企業資金、成本和投資三大重點業務方面推動精細化管理,最主要的三個路徑是財務共享服務中心、管理會計的深入應用和數據挖掘。”王興山表示,以上三個路徑都需要信息系統作為重要支撐。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在完成基礎的會計核算的同時,也需要利用云計算技術提升柔化服務。
精細化管理要求加強管理會計,將業務和財務結合。“但這實際上是一個最淺層次的財務與業務一體化。”天職國際咨詢公司合伙人朱耿斌表示,這僅僅實現了信息化的傳遞過程,而現在要實現一體化的價值目標,需要更多地體現出怎樣讓財務進行分析、讓財務決策發揮更大的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精細化管理已是企業的必由之路,是財務管理的唯一方向。精細化管理需要分析公司價值鏈,并以此為依據制訂其戰略。
湯谷良對如何進行精細化管理做了進一步分析,包括識別價值鏈活動、識別每一項價值活動的成本動因以及分析關注戰略和風險。
比如,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不僅需要分析自己的成本,還要分析作為成本動因的與企業共建的供應商的成本,分析該供應商的產品質量和價值。IT系統像這樣實現跨組織,或正成為趨勢。
不過,盡管云環境下的業務模式、財務管理、信息化需求都在發生演變,但目前很多企業的信息化工作尚未到位,更何況私有云、公有云、移動端等這些更廣泛的信息化應用。因此,云時代的財務挑戰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