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物视频网站,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欧美人与zoxxxx视频

免費咨詢電話:400 180 8892

您的購物車還沒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將 1 件商品添加到購物車

去購物車結算>>  繼續購物

您現在的位置是: 首頁 > 免費論文 > 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論文 > 非營利組織財會管理亟待加強

非營利組織財會管理亟待加強

 編者按:近日發生的牙防組事件突顯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狀況的混亂,引起各方關注。本版今日對此問題進行探討。

  近日,牙防組栽了,撤了。牙防組作為民間非營利組織,所暴露出的財務管理問題值得關注。

  根據衛生部規劃財務司審計處的《關于全國牙防組財務收支情況的審計報告》,牙防組通過違規認證獲取了利益,金額至少218.5萬元。該報告還表明,牙防組和全國牙病防治基金會在財務上關系密切,牙防組違規借用牙防基金會的賬戶,進行了諸多違規操作,如從1997年到2006年間累計收入2769.76萬元,除了認證收入外,還通過牙防基金會收入贊助費2068.61萬元、會議收入359.76萬元等。牙防組成員,特別是領導層大量從牙防組獲得個人收益的情況,也在報告中得到披露。在牙防組被撤銷時,該組織的違規貸款壞賬、財物去向不明等問題仍無法解決。

  財務管理之亂相

  牙防組屬于民間非營利組織,所顯現的問題在全國具有代表性。

  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的混亂狀況目前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治理結構不完整,內部制約機制不完善導致不少民辦非營利組織“一把手”一手遮天,為所欲為,毫無制約。有的民辦非營利組織內部制約機制形同虛設;有的民辦非營利組織干脆就是“夫妻店”或“家族鋪”。

  民間非營利組織還普遍存在財會人員素質低下的情況。很多負責人根本不知道民間非營利組織主要負責人的會計責任;有些財會人員甚至不知道該執行哪個會計制度;還有的財會人員根本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培訓;更有甚者就沒有會計,收入揣進老板腰包,支出向老板要錢。如此素質低下的財會人員建立和管理的賬簿可想而知,有的組織只有幾本明細賬,沒有總賬;有的組織只有流水賬,沒有分類賬;有的組織干脆就沒有賬。

  沒有規范的賬簿,收入和支出管理必然混亂。主要表現為收款不使用財政監制的“行政事業性收費票據”,而是使用市場上購買的收據收款,或者就像牙防組那樣借用牙防基金會的票據收款,以逃避管理;有不少“官辦”民間非營利組織還使用財政監制的“收款收據”,以逃避財政部門對其預算外資金的留成和管理,以至于使付款企業的費用因票據不合法而不能在稅前扣除;還有些組織收了款就不給任何收據。而費用的支出流向更是極不規范,如牙防組在1997到2006年間,共支出27695.32萬元。其中,工資福利支出558.5萬元、公務支出834.42萬元、會議支出297.31萬元。在公務支出和會議支出中,包含了大量的各項勞務費用,且大量發放補貼、勞務、獎金、過節補助費用,有時在事業支出列支,有時從專項經費列支,且標準不統一,名目繁多,支出隨意。

  許多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成本混亂。最具典型意義的是很多“民辦學校”、“校中校”在計算教學成本時,將學校購建教室、校舍的資產成本一次性地計作教學成本。之所以要人為膨脹教學成本,是為了報送物價部門,好讓物價部門根據“補償成本、略有贏余”的原則確定學費收取標準。遺憾的是,這種膨脹成本在很多情況下居然能夠通過物價局的審查。這就是為什么“非營利”的教育能夠演變成“暴利”行業的重要原因。

  另外,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偷稅現象嚴重。一是不按稅法要求辦理納稅登記與申報;二是賬面上不計少計收入、亂計成本費用,偷逃稅營業稅、城建稅、企業所得稅等;三是個人(包括出資人和員工)凈收入不按稅法規定交納個人所得稅。

  如何管好錢袋子

  首先,在稅務法規層面,將不久前修正的公立、私立學校的稅收優惠模式,推廣到所有民間非營利組織,即所有的民間非營利組織均需在開辦后30日內辦理納稅登記,并將其所有收入支出納入稅收監管之下;稅收優惠政策不再以單純組織性質認定,而是以收入、支出項目性質確認稅收優惠政策。這也正是國外的經驗所在。在美國的慈善機構,也是享有免稅的。但美國國稅局為防止不法之徒借慈善機構逃稅與洗錢,還需要監管慈善機構的資金流向。

  其次,根據思路統一、體系完整、結構嚴密的法規體系,嚴格厘清官辦和民辦、公益和私益、營利和非營利的界限。將各種官辦的“灰色收入地帶”根據其性質分別歸位,不要讓這種“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四不象”招搖過市、搜刮民財、與民爭利、中飽私囊。凡具有行政職能的劃歸行政單位系列;凡國家出資的公益非營利機構(如官辦協會等)劃歸事業單位系列;凡國家出資的營利組織、或者民間出資的私益組織劃歸企業系列;只有真正由民間出資的、且受到嚴格監管的非營利組織(如民辦協會、民辦學校、民辦醫院、民管基金會等)才能劃歸民間非營利組織系列。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能為新《企業所得稅法》實施后放開公益性捐贈扣除限制打下科學堅實的基礎。

  再次,加強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監管。從源頭做起,嚴格審批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設立過程。根據設立民間非營利組織法定條件,對從業人員、場地、投入資金等嚴格把關。年檢也要切實地“檢”。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年檢來說,特別要注意檢驗其非營利性。因此,財務管理的檢查應該比工商年檢更重要。而現實的情況是恰恰相反。同時,夯實物價部門的監管基礎。所謂的非營利,實質是收入與成本費用的關系。因此,物價部門的監管顯得格外重要。應由真正的社會中介專業機構核實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業務成本,上報物價部門,并接受物價部門的監督管理。對弄虛作假者給予重罰,從而保證成本的準確性。在算準成本的基礎上,根據“略有贏余”的原則審批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收費標準,并切實檢查落實。逐步改變目前社會上幾乎所有的“監管物價”都比“市場物價”更高的奇怪現象。

  稅務部門的監管尚需充實。加強稅務登記管理,改變目前民間非營利組織登記率偏低的現狀。加強稅收征管,改變目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大面積漏征現象。加強稅務稽查,嚴格按照《稅收征管法》打擊偷稅行為。

  財政部門監管也需加強,如加強對民間非營利組織的監督檢查。一是對從業財會人員專業資格的檢查;二是對財務部門日常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監督檢查;三是對單位負責人執行會計法情況的檢查。并根據《會計法》賦予財政部門的職責權限,對會計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對違法違規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處罰。與此同時,財政部門應積極開展對民間非營利組織出資人和管理人培訓,以《會計法》、《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會計工作基礎規范和內部制約制度為內容,加強民間非營利組織財會人員培訓,提高財會人員的根本素質。



  □相關制度   

  2004年8月,財政部、民政部聯合發布的《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明確,民間非營利組織應具備以下特征:(1)該組織不以營利為宗旨和目的;(2)資源提供者向該組織投入資源不取得經濟回報;(3)資源提供者不享有該組織的所有權。   

  《民間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相關內容摘登

  第三條會計核算應當以民間非營利組織的交易或者事項為對象,記錄和反映該組織本身的各項業務活動。

  第四條會計核算應當以民間非營利組織的持續經營為前提。

  第五條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算賬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第八條民間非營利組織在會計核算時,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狀況、業務活動情況和現金流量等信息。

  (二)會計核算所提供的信息應當能夠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如捐贈人、會員、監管者)等的需要。

  (三)會計核算應當按照交易或者事項的實質進行,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其依據據。

  (四)會計政策前后各期應當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如有必要變更,應當在會計報表附注中披露變更的內容和理由、變更的累積影響數,以及累積影響數不能合理確定的理由等。

  (五)會計核算應當按照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信息應當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六)會計核算應當及時進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七)會計核算和編制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使用。

  (八)在會計核算中,所發生的費用應當與其相關的收入相配比,同一會計期間內的各項收入和與其相關的費用,應當在該會計期間內確認。

  (九)資產在取得時應當按照實際成本計量,但本制度有特別規定的,按照特別規定的計量基礎進行計量。其后,資產賬面價值的調整,應當按照本制度的規定執行。除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另有規定的外,民間非營利組織一律不得自行調整資產賬面價值。

  (十)會計核算應當遵循謹慎性原則。

  (十一)會計核算應當合理劃分應當計入當期費用的支出和應當予以資本化的支出。

  (十二)會計核算應當遵循重要性原則的要求,對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費用等有較大影響,并進而影響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據以作出合理判斷的重要會計事項,必須按照規定的會計方法和程序進行處理,并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充分披露;對于非重要的會計事項,在不影響會計信息真實性和不致于誤導會計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判斷的前提下,可適當簡化處理。

  第十二條民間非營利組織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管理會計檔案等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和《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等的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民間非營利組織應當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結合本單位的業務活動特點,制定相適應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以加強內部會計監督,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管理水平。

  

  □相關鏈接  

  牙防組事件始末

  ●2005年

  牙防組內幕曝光

  ●2006年3月

  上海律師狀告全國牙防組違法認證,牙防組回應,承認其認證不具法定權威性

  ●2006年11月

  認監委衛生部叫停牙防組口腔保健認證

  ●2007年4月30日

  衛生部決定撤銷牙防組

  ●2007年5月10日

  衛生部稱正在調查牙防組經濟問題

  ●2007年5月22日

  媒體披露財務審計報告

服務熱線

400 180 8892

微信客服

<th id="q6zaz"></th>
    1. <del id="q6zaz"></del>

    2. <th id="q6zaz"></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