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大型醫療設備投資分析與決策之我見
周愛珍
一、醫院面臨關于醫療設備引進與管理方面的難題
大型醫療設備是醫院現代化程度的標志,是醫院開展醫療工作的重要組成要素,是醫院今后生存與發展的基礎,還是醫院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的重要條件,這對醫院發展來講意義非常大。而讓大型醫療設備在醫療工作中切實發揮其作用,提升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減少損失,成為各大醫院關注的焦點。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大型醫療設備的投資大,管理難度大,當前醫院面臨如何將財務管理手段運用到大型醫用設備管理的全過程,解決大型醫用設備引進科學性和進行有效動態管理的難題。
二、解決醫院面臨關于醫療設備引進與管理方面難題的路徑
1.醫院做好大型醫用設備投資前期論證
(1)明確大型醫療設備的特點
大型醫療設備投資的特點是影響時間長、投資額度大、投資風險大。醫院引進的大型醫療設備在提升醫院的核心競爭力方面意義重大,然而,其整體價值高,并且在醫院固定資產內所占到的比例相對較大。有的醫院在引進大型醫療設備的時候,由于缺少一定的規劃性與計劃性,在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前論證不科學,設備的使用性與應用條件相對較低,后續管理上不到位,投資風險意識上顯得不足。
(2)計算項目投資項目風險以及不確定分析
醫院在開展引進大型醫療設備時,需要充分關注風險方面的問題,并能計算好風險程度。計算投資風險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是:在資金總額受到制約時,需要對投資順序加以精心安排,并且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例如億元投資1.5TMRI與3.0TMRI設備,其市場需求預期收益和相關的概率分布實際上就確定其投資風險。經過計算可以得到1.5TMRI收益期望值可以達到150萬,而3.0TMRI收益期望值能達到160萬。計算得出二者的標準離差率分別是21%與89.3%。通過計算可以發現,引進3.0TMRI設備的生命周期成本明顯比1.5TMRI成本高,這也能影響到群眾使用該設備的積極性,投資風險上明顯比1.5TMRI大。需要指出的是等級、規模存在差異的醫院,在配置MRI相關設備的同時,所使用的投資決策結果是存在差距的,需要相關醫院從自身的醫療特點以及所擅長專業出發,切實考慮到設備配置方面的基本特點以及實際使用人群,公正、客觀開展成本效益方面的評價。
(3)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生命周期分析
大型醫療設備生命周期成本指的是從進行前期準備工作一直到醫療設備投入運轉,并且一直到終止使用期間的所有投資費用,其主要包含兩個部分:購置成本以及使用費用。因為設備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方面需要考慮,一個特定時間內的使用成本與最初購置成本資金流轉效果,成本核算表現在具備不同資金鏈多、預案好壞以及用在大型醫療設備上的所有費用。開展大型醫療設備生命周期分析技術的價值分析方面意義重大,這主要是充分考慮到了貨幣時間價值因素與通貨膨脹方面的因素。
(4)投資環境分析
在進行大型設備投資時還要重點考慮醫院環境對大型設備投資回收的影響因素。投資的設備在該地區有幾家醫院擁有同類設備或高于此投資設備;投資醫院的年門診人次、年住院病人數等。
2.醫院做好大型醫用設備決策分析
(1)明確投資決策指標
醫院在大型醫療設備投資進行決策分析的時候,需要切實考慮風險報酬、時間價值等,還使用管理方法以及財務指標等積極開展分析與計算,確保投資決策正確性,避免出現經營性風險,提升盈利能力。常見的評價指標為凈現值法、現值指數法、平均報酬率法、投資回收期法等。
(2)掌握投資決策分析相關方法
醫院內部財務管理部門采取的內部控制制度以及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與運轉,是醫院有效規避財務風險的核心。投資決策在展開全面預算基礎上,采用定量分析法與定性分析法,并且這兩種方法各自具有一定的特性,并且能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具體來說,定性分析的方法是充分依靠決策者的經驗、知識、分析以及判斷能力,雖然稍微有些粗略、偏頗,然而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與全面性等基本特點;定量分析的方法是充分依托數學模型,提升數據間關于量的計算、分析,這具有客觀、精確的優點,然而,也存在未能全面涵蓋所有復雜性問題。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提升決策的有效性、準確性,需要將定量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法有機結合起來。
三、設備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分析
1.評估大型醫療設備投資項目財務效益
財務效益評估是參照國家當前的會計、財稅、外匯制度、金融以及價格系統,分析計算投資項目清償能力、財務盈利能力以及抗擊風險能力等相關的財務情形,根據評價來確定大型醫療設備投資項目在財務上是否是可以實行的。采用設備投資項目財務評價,需要制定資金規劃,并按照資金可能來源以及資金使用效能,科學安排好相關的用款計劃并適當選取籌資方案,此外,還需要經由考察相關項目盈利水平,對有些財務評價不能實行,然而,又具備較好社會效益的項目,并采用優惠方式和幅度確定提供相關根據。醫療設備投資項目財務效益評價包含國家與社會所提供效益展開評估;對投資單位微觀經濟效益展開評估。
2.掌握效益評價的方法
一般來說,使用成本和收益分析的方法、量、本、利的分析以及成本分析的方法是展開效益評價的基本方法。將量、本以及利的分析方法來探索大型醫療設備投資在特定時期內的業務量、成本以及利潤這三者間實行定量分析方法,在投資方向以及投資風險預測方面有其優點,將總成本分成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對邊際貢獻率以及邊際貢獻進行計算,確定設備收益保本基本點,來確定保本點的計算基本前提。
3.科學進行大型醫療設備的使用效益評價
醫院配置大型的醫療設備,勢必會給醫院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單獨意義上的社會效益是不能進行量化的,主要是經由診療的病例數量來反映的,根據每一年的診斷病例人數當成是單臺設備和醫院設備整體所起到社會效益。經濟效益一般是經由設備使用率、利潤率以及合理使用效率。在進行核算的整個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到相關設備的具體情況,將教學設備、特殊診療設備、急救設備、普通診斷設備區別加以區分,采用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核算。也可以采用估算的方式來評估設備的應接診人次,根據實際的診療人次和估算應該診治的人次的比率,綜合考察其它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包含機器故障、正常維護等),計算設備的使用率。大型醫療設備使用效率越高,充分表明醫療資源利用率在逐漸提升,其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醫療實際上是屬于特別的公共服務行業,決策人員在對評價設備進行使用效率時,需要確立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采用恰當的經濟效益來贏得生存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
四、結語
對醫院大型醫療設備投資進行經濟效益方面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針對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經濟效益分析和研究有一定的重要作用。所以,對大型醫療設備展開分析,這是需要面對一項重要任務,需要充分重視醫院面臨關于醫療設備引進與管理方面的難題,采取醫院做好大型醫用設備投資前期論證,做好大型醫用設備決策分析,設備投入使用后的效益分析等措施,解決醫院面臨的關于醫療設備引進與管理方面的難題,提升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的管理水平。